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美国山核桃嫁接愈合过程中特异蛋白的分离鉴定与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6 17:46
  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是世界上著名经济林树种之一。本研究以美国山核桃生长季方块芽接不同发育时期的嫁接口为材料,探索美国山核桃蛋白的最优提取方法,并建立适用、高效的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体系,构建嫁接口不同发育时期的蛋白表达图谱,筛选与嫁接成活相关的差异蛋白,并进行质谱鉴定,对鉴定成功的蛋白质通过数据库检索进行功能分析及归类,旨在为揭示美国山核桃芽接嫁接口愈合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适合于美国山核桃总蛋白提取的最优方法和双向电泳体系。以Tris-HCL浸提法进行蛋白质的提取,以p H47的IPG胶条、上样量260μg进行双向电泳,效果最佳。2.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愈合过程10个不同发育时期的蛋白质2-DE图谱进行分析,随着美国山核桃嫁接口的发育,各时期分离的总蛋白点数总体呈先上升后降低再上升的变化趋势。不同阶段蛋白质点数差异较大的时期是嫁接后第03d之间、嫁接后第1015d之间、嫁接后第2030d之间。各时期差异达5倍以上的蛋白质点共138个,... 

【文章来源】: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美国山核桃嫁接愈合过程中特异蛋白的分离鉴定与功能研究


种蛋白提取方法双向电泳图谱比较

点分布,双向电泳,胶条,图谱


的双向电泳图谱。经 Image Master TM 2D 软件分析不同 pH 范围双向电泳图谱蛋白点分布数据,pH3~10 双向电泳图谱共检测到蛋白点 853 个,其中 pH4~7 内蛋白点分布较多,约 759 个,占蛋白质点总数的 89%,而 pH3~4 和 pH7~10 内的蛋白质点分布较少,分别为 44 和 50 个,占蛋白质点总数的 11%,从图可看出蛋白质点大多数分布在图谱的酸性端,碱性端分布的蛋白点较少。pH4~7 双向电泳图谱共检测到蛋白点数 1102 个,明显多于 pH3~10 图谱中的蛋白点数量,由此可知使用不同 pH 范围胶条可提高特定范围内蛋白质点的分辨率。此外,胶条 pH 范围在 3~10 时,在 pH4~6 间的中、高分子量蛋白质点非常邻近,彼此之间排列过于紧密甚至重叠在一起,无法得到有效的分离,影响后期的图像分析和特异蛋白的切取,而 pH4~7 图谱中,蛋白质得到了有效的分离,蛋白点清晰可见。综上可知,采用 24cm,pH4~7 的 IPG 胶条,双向电泳分离效果最佳,更适合美国山核桃嫁接茎段蛋白质的双向电泳。IEFIEFpH310ABpH47

双向电泳,图谱,蛋白,嫁接口


图 4 不同蛋白上样量双向电泳图谱比较Fig.4 Comparison on 2-DE gel maps of different protein loading注:图谱 A 和 B 分别对应蛋白上样量为 240μg 和 260μg。4.2 嫁接口不同发育时期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谱分析4.2.1 嫁接口不同发育时期总蛋白点数目的变化情况采用 Tris-HCL 浸提法提取蛋白,使用 24cm、pH4~7 IPG 干胶条和 13% SDS-PAGE胶,上样量 260μg/gel,通过严格一致的双向电泳程序,对美国山核桃嫁接愈合过程 10 个不同发育时期(实生 CK、嫁接后第 1、3、6、8、10、15、20、25 和 30 天)的嫁接口蛋白质进行了 IEF-SDS-PAGE 分离,经银染后,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 2-DE 图谱(见图 5),并采用 Image Master TM 2D Platinum Software7.0 软件对 10 个发育时期的 2-DE 图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美国山核桃嫁接口的发育,各时期分离的总蛋白点数总体呈现先上升后降低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在未嫁接实生对照的蛋白质图谱上检测到分离的蛋白质点数约 1852 个,而嫁接后第 1 天检测到的蛋白点数目最多为 2566 个,其次在嫁接后第 30 天的蛋白质图谱上检测到分离的蛋白质点数为 2261 个。在嫁接后第 3、10 天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砧穗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J]. 王瑞,陈永忠,王湘南,陈隆升,彭邵锋,马力,杨小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2]油茶芽苗砧嫁接口愈合过程解剖学研究[J]. 杨志坚,冯金玲,陈辉.  植物科学学报. 2013(03)
[3]瓜类异属间嫁接亲和/不亲和组合形成过程中特异蛋白的产生[J]. 宋慧,张香琴,应泉盛,闫立英,王迎儿,张永兵,严蕾艳,王毓洪.  华北农学报. 2013(02)
[4]油茶芽苗砧嫁接口不同发育时期差异蛋白质分析[J]. 冯金玲,杨志坚,陈辉.  应用生态学报. 2012(08)
[5]油茶芽苗砧嫁接体愈合过程AFLP分析[J]. 冯金玲,杨志坚,陈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03)
[6]不同苗龄接穗西瓜嫁接体愈合的组织细胞学研究[J]. 张红梅,丁明,姜武,段青青,唐东梅,黄丹枫.  园艺学报. 2012(03)
[7]植物嫁接系统及其在植物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 王幼群.  科学通报. 2011(30)
[8]油茶芽苗砧嫁接口愈合过程中苯丙烷代谢的若干生理指标[J]. 冯金玲,杨志坚,陈世品,刘玉宝,陈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9]油茶芽苗砧嫁接体的亲和性生理[J]. 冯金玲,杨志坚,陈辉,陈世品,刘玉宝.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10]A Model System of Development Regulated by the Long-distance Transport of mRNA[J]. David J. Hannapel.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10(01)

博士论文
[1]荔枝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 李开拓.福建农林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CcARF基因在山核桃嫁接过程中的功能分析[D]. 方佳.浙江农林大学 2013
[2]嫁接引起茄科植物可遗传的DNA甲基化模式变异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D]. 吴蕊.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山核桃嫁接成活相关基因克隆[D]. 褚怀亮.浙江林学院 2008



本文编号:3499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499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f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