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中印南瓜远缘杂交种自交系耐热性评价

发布时间:2021-12-16 23:55
  以母本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MO和父本印度南瓜(Cucurbita maxima Duch.)MA为对照,通过测定热胁迫前后植株叶片的相对电导率(E)、计算伤害率(RI)以及正向超亲优势PHA值和负向超亲优势NHA值,对36个中(MO)×印(MA)南瓜远缘杂交新种质的F5和F6自交系进行耐热性评价。结果显示,RI对材料耐热性差异区分度高,与植株耐热表型结果吻合,与植物耐热性负相关,可直观评价中印南瓜远缘杂种后代耐热性。供试南瓜材料在热处理之后,相对电导率(E)均升高,表明热处理破坏了叶片细胞膜;不同材料之间相对电导率增加幅度不同,表明材料间细胞膜热稳定性存在差异。中国南瓜MO比印度南瓜MA耐热性强,其RI值分别为0.24±0.10和0.65±0.29。以MO和MA的RI值为阈值,共筛选到16个耐热株系(PHA值为-8.3%~-87.5%,平均值为-54.1%,PHA绝对值越大,正向超亲优势越明显),14个不耐热株系(NHA值为3%~40%,平均值为24.3%),及6个耐热性介于亲本之间的株系。供试材料整体... 

【文章来源】: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21(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中印南瓜远缘杂交种自交系耐热性评价


36个株系(1~36)及亲本MO(37)和MA(38)的E值和RI值垂线图

比例尺,热害,情况,倒伏


降低RI阈值为0.15,可以筛选到13个表现出超亲优势的耐热株系(图1),PHA值为-41.7%~-87.5%,包括源于18SH的10个F5株系,2个源于18SE的F5株系和1个源于18FB的F6株系。在表1中这13个株系的S-N-K多重比较结果标注字母a。由图2可见,叶片伤害率最小的5号和9号(RI值分别为0.03±0.14和0.03±0.04),热处理后,植株叶片轻微萎蔫和倒伏,生长基本正常,表现极为耐热,热害指数分别为3.0和4.7(表1)。36份材料中叶片伤害率最高的2个株系是源于18SF的26号和27号株系(RI值分别为0.91±0.04和0.91±0.02),图2中这2个株系经过热处理,植株已经完全萎蔫倒伏,表现极不耐热,热害指数均为100.0(表1)。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铁线莲品种耐热性分析及评价指标筛选[J]. 刘志高,邵伟丽,申亚梅,季梦成,叶盈.  核农学报. 2020(01)
[2]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印度南瓜(C.maxima)种间杂交幼胚培养和杂种真实性鉴定[J]. 宋慧,王迎儿,黄芸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06)
[3]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种间杂交试验[J]. 叶飞华,张明方,金永祥.  蔬菜. 2018(05)
[4]茄子创新资源的耐热及抗青枯病评价研究[J]. 李涛,李植良,夏碧波,黎振兴,孙保娟,李颖,徐小万,王恒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17(36)
[5]葫芦耐热性遗传规律分析[J]. 宋慧,张香琴.  北方园艺. 2017(01)
[6]北方冬麦区与黄淮北片优良小麦品种(系)耐热性评价[J]. 耿晓丽,张月伶,臧新山,赵月,张金波,尤明山,倪中福,姚颖垠,辛明明,彭惠茹,孙其信.  麦类作物学报. 2016(02)
[7]我国南方地区老南瓜品种栽培技术综述[J]. 旷碧峰,闵岳灵,向晓阳,刘志华,陈祖华,谭建军.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15(03)
[8]砧用南瓜种质资源耐热性鉴定及形态指标选择[J]. 李鹤,郭世荣,高攀,邢雯雯,束胜,孙锦.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06)
[9]不同茄子材料的耐热性鉴定评价[J]. 孙保娟,黎振兴,罗少波,金庆敏,李植良.  热带作物学报. 2012(10)
[10]浙江省南瓜生产情况及潜力品种介绍[J]. 陈建瑛.  长江蔬菜. 2010(09)

硕士论文
[1]不同细胞质源甘蔗亲本与主要性状遗传表现的相关性研究[D]. 岑华飞.广西大学 2014
[2]甘蓝型油菜与蔊菜远缘杂交亲和性及后代性状遗传变异研究[D]. 汤洁.江西农业大学 2010
[3]裸仁南瓜耐热性初步研究[D]. 马宁.山东农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39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539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5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