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种质资源的形态学和同工酶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2 01:20
本实验调查统计了40份辣椒材料的15个形态学性状(果型、花色、叶色、茎色、第一开花节位、株高、茎粗、青熟期和红熟期的果长、果宽、果肉厚度、单果重);同时,对辣椒材料进行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多酚氧化酶(PPO)同工酶、酯酶(EST)同工酶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形态学标记、同工酶标记,运用聚类分析研究了参试辣椒进行了辣椒亲缘关系,并对其进行分类,为今后辣椒育种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供试辣椒材料不同时期、不同部位进行3种同工酶分析发现,以完全花、花柄、花托、幼叶、茎、幼叶、芽、根七个部位为采样部位分析过氧化物同工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除茎和老叶外都取得较好的效果,以10片真叶期的效果最好,用花朵为采样部位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的效果不及10片真叶期的幼叶。茎和老叶均不适合用于三种同工酶分析,不仅条带极少,且酶活性也比较低。10片真叶期的幼嫩功能叶可以作为研究辣椒POD同工酶、PPO同工酶、EST同工酶的采样部位。利用形态学标记可以将参试辣椒材料在相似系数为为0.19时,可将40份辣椒材料分为4类和1个独立分支。第一类包括:7份材料,它们分别是1号泡椒07-4-10-1...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9号和35号材料的同工酶酶谱图
材料19号?材料35号??N?pr?’?P巧P寸門I?円皆-??幽,,,獅14#供隹暮??「I??完全花花瓣花柄花托花巧?辜幼叶芽根老叶完全花花游花柄花托花药茎幼叶芽根老叶??闻3?19号和35号材料的同工酶酶谱閣??Pictures?PPO?isoenzyme?zymogram?figure?of?19样?and?35#?in?化11?different?parts??4.2.3醋酶化ST)同工酶分析??由图可W看出,在对19号和35号材料进行酷酶(EST)同工酶聚丙稀醜胺??凝胶电泳分析中,两个材料在十个部位均检测出了醋酶(EST)同工酶酶谱带,??在大多数不同部位同工酶条带的显色情况基本一致,两者在少量部位也存在差??异。材料19号在完全花、花托、花药、幼叶、芽、根六个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数??目较多,且在这些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染色较深,活性也较强。材料35号在花托、??花药、幼叶、芽、根5个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数目较多,且在这些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染色较深,活性也较强。两个材料在花瓣、花托、茎、老叶四个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数目较少,且在送些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染色较浅,活性也较化。特别是在茎??和老叶部位均只检测出一条酶带。??材料19号?材科35号??i?M?一M:、:,?、:?.一??幽三二?鸣?一??I??‘决’?,^??1??*??完全花花解巧柄花巧花药?菲幼叶芽根老叶完全花花疵巧柄花巧花巧?菩幼11|芽根老叶??图4?19号和35号材料的同工酶酶谱圓??Picture4?EST?isoenzyme?zymogram?figure?of?19冉?and?35#?in?化打?different?paits??
完全花花瓣花柄花托花巧?辜幼叶芽根老叶完全花花游花柄花托花药茎幼叶芽根老叶??闻3?19号和35号材料的同工酶酶谱閣??Pictures?PPO?isoenzyme?zymogram?figure?of?19样?and?35#?in?化11?different?parts??4.2.3醋酶化ST)同工酶分析??由图可W看出,在对19号和35号材料进行酷酶(EST)同工酶聚丙稀醜胺??凝胶电泳分析中,两个材料在十个部位均检测出了醋酶(EST)同工酶酶谱带,??在大多数不同部位同工酶条带的显色情况基本一致,两者在少量部位也存在差??异。材料19号在完全花、花托、花药、幼叶、芽、根六个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数??目较多,且在这些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染色较深,活性也较强。材料35号在花托、??花药、幼叶、芽、根5个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数目较多,且在这些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染色较深,活性也较强。两个材料在花瓣、花托、茎、老叶四个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数目较少,且在送些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染色较浅,活性也较化。特别是在茎??和老叶部位均只检测出一条酶带。??193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保加利亚辣椒新品种引种试验[J]. 赵丹,林密,曲红云,张军民,潘凤娟. 北方园艺. 2011(07)
[2]鲜食型辣椒农艺性状比较及新品种筛选[J]. 顾闽峰,郭军,郑佳秋,祖艳侠,吴永成,吴春. 江苏农业科学. 2010(05)
[3]辣椒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J]. 李晴,韩玉珠,张广臣. 长江蔬菜. 2010(06)
[4]辣椒种质资源主要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J]. 耿广东,张素勤,盛霞. 长江蔬菜. 2009(08)
[5]国外辣椒产业一览[J]. 王小雄,曹冰凌. 辣椒杂志. 2009(01)
[6]辣椒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聚类与主成分分析[J]. 罗英. 三明农业科技. 2009(01)
[7]辣椒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聚类与主成分分析[J]. 罗英. 三明农业科技. 2009 (01)
[8]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3种同工酶分析[J]. 戴亮芳,罗向东,王述彬,陈劲枫. 西北植物学报. 2007(09)
[9]古巴的辣椒育种[J]. T·Depestre,张西露. 辣椒杂志. 2006(04)
[10]辣椒不同发育时期的同工酶研究[J]. 崔西辰,张清,邓志瑞.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6)
博士论文
[1]番茄RAPD聚类分析、抗ToMV番茄cDNA文库构建和分离RGA的研究[D]. 李焕秀.西南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观赏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 雷进生.华中农业大学 2005
[2]辣椒(Capsicum annuum L.)材料亲缘关系的RAPD和形态学分析[D]. 程云.四川农业大学 2005
[3]“川农泡椒一号”辣椒分类地位鉴定[D]. 宋玉美.四川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83818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9号和35号材料的同工酶酶谱图
材料19号?材料35号??N?pr?’?P巧P寸門I?円皆-??幽,,,獅14#供隹暮??「I??完全花花瓣花柄花托花巧?辜幼叶芽根老叶完全花花游花柄花托花药茎幼叶芽根老叶??闻3?19号和35号材料的同工酶酶谱閣??Pictures?PPO?isoenzyme?zymogram?figure?of?19样?and?35#?in?化11?different?parts??4.2.3醋酶化ST)同工酶分析??由图可W看出,在对19号和35号材料进行酷酶(EST)同工酶聚丙稀醜胺??凝胶电泳分析中,两个材料在十个部位均检测出了醋酶(EST)同工酶酶谱带,??在大多数不同部位同工酶条带的显色情况基本一致,两者在少量部位也存在差??异。材料19号在完全花、花托、花药、幼叶、芽、根六个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数??目较多,且在这些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染色较深,活性也较强。材料35号在花托、??花药、幼叶、芽、根5个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数目较多,且在这些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染色较深,活性也较强。两个材料在花瓣、花托、茎、老叶四个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数目较少,且在送些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染色较浅,活性也较化。特别是在茎??和老叶部位均只检测出一条酶带。??材料19号?材科35号??i?M?一M:、:,?、:?.一??幽三二?鸣?一??I??‘决’?,^??1??*??完全花花解巧柄花巧花药?菲幼叶芽根老叶完全花花疵巧柄花巧花巧?菩幼11|芽根老叶??图4?19号和35号材料的同工酶酶谱圓??Picture4?EST?isoenzyme?zymogram?figure?of?19冉?and?35#?in?化打?different?paits??
完全花花瓣花柄花托花巧?辜幼叶芽根老叶完全花花游花柄花托花药茎幼叶芽根老叶??闻3?19号和35号材料的同工酶酶谱閣??Pictures?PPO?isoenzyme?zymogram?figure?of?19样?and?35#?in?化11?different?parts??4.2.3醋酶化ST)同工酶分析??由图可W看出,在对19号和35号材料进行酷酶(EST)同工酶聚丙稀醜胺??凝胶电泳分析中,两个材料在十个部位均检测出了醋酶(EST)同工酶酶谱带,??在大多数不同部位同工酶条带的显色情况基本一致,两者在少量部位也存在差??异。材料19号在完全花、花托、花药、幼叶、芽、根六个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数??目较多,且在这些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染色较深,活性也较强。材料35号在花托、??花药、幼叶、芽、根5个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数目较多,且在这些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染色较深,活性也较强。两个材料在花瓣、花托、茎、老叶四个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数目较少,且在送些部位检测出的酶带染色较浅,活性也较化。特别是在茎??和老叶部位均只检测出一条酶带。??193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保加利亚辣椒新品种引种试验[J]. 赵丹,林密,曲红云,张军民,潘凤娟. 北方园艺. 2011(07)
[2]鲜食型辣椒农艺性状比较及新品种筛选[J]. 顾闽峰,郭军,郑佳秋,祖艳侠,吴永成,吴春. 江苏农业科学. 2010(05)
[3]辣椒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J]. 李晴,韩玉珠,张广臣. 长江蔬菜. 2010(06)
[4]辣椒种质资源主要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J]. 耿广东,张素勤,盛霞. 长江蔬菜. 2009(08)
[5]国外辣椒产业一览[J]. 王小雄,曹冰凌. 辣椒杂志. 2009(01)
[6]辣椒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聚类与主成分分析[J]. 罗英. 三明农业科技. 2009(01)
[7]辣椒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聚类与主成分分析[J]. 罗英. 三明农业科技. 2009 (01)
[8]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3种同工酶分析[J]. 戴亮芳,罗向东,王述彬,陈劲枫. 西北植物学报. 2007(09)
[9]古巴的辣椒育种[J]. T·Depestre,张西露. 辣椒杂志. 2006(04)
[10]辣椒不同发育时期的同工酶研究[J]. 崔西辰,张清,邓志瑞.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6)
博士论文
[1]番茄RAPD聚类分析、抗ToMV番茄cDNA文库构建和分离RGA的研究[D]. 李焕秀.西南农业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观赏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 雷进生.华中农业大学 2005
[2]辣椒(Capsicum annuum L.)材料亲缘关系的RAPD和形态学分析[D]. 程云.四川农业大学 2005
[3]“川农泡椒一号”辣椒分类地位鉴定[D]. 宋玉美.四川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83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583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