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绿豆发芽过程中组分及营养变化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2-06-02 21:46
  本文综述了绿豆发芽对其营养物质、抗营养因子和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绿豆在萌发过程中随着外部形态的变化,其内部营养成分均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中部分大分子物质为满足萌发过程的需要通过酶促反应被降解为一系列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物质。另外,随着萌发过程的进行,绿豆内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得以释放,抗营养因子减少,使其营养价值及功能特性都有所增加。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绿豆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
    1.1 蛋白质与氨基酸
    1.2 碳水化合物
    1.3 脂类物质
    1.4 矿物质元素
2 绿豆萌发过程中抗营养因子的变化
    2.1 植酸
    2.2 胰蛋白酶抑制剂
    2.3 植物红细胞凝集素
3 绿豆萌发过程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变化
    3.1 γ-氨基丁酸
    3.2 酚类化合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萌发条件对绿豆芽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研究[J]. 石磊,刘超,周柏玲,孟婷婷.  粮食与油脂. 2019(03)
[2]绿豆萌发过程中蛋白组分及亚基变化[J]. 赵天瑶,张亚宏,金涛,康玉凡.  中国农业科学. 2018(09)
[3]绿豆发芽过程中淀粉的变化研究[J]. 左娜,吕莹果,陈洁,范立英,刘淑丽.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4]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分离和纯化[J]. 刘同祥,牛建昭,许惠玉,屠衡青,王继峰.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7(03)
[5]豆类萌发期矿物质元素和糖类含量变化的研究[J]. 王莘,王艳梅,董浩.  扬州大学学报. 2003(02)

博士论文
[1]绿豆萌发的动态代谢组学研究[D]. 吴香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14

硕士论文
[1]发芽绿豆和青稞宏量组分结构、理化性质及对面条品质的分析[D]. 刘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2]绿豆凝集素的分离提取及其部分性质研究[D]. 黄泽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53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653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e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