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种间杂交后代主要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4 04:15
以不同表型的4个印度南瓜自交系为母本,依次与不同表型的2个中国南瓜自交系杂交,分析种间杂交后代叶形、茎粗、节间长度、果形、果实皮色、果重等主要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化,探讨种间杂交在杂种优势利用和优异性状基因跨种转移的应用潜力。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亲和性存在明显差异,种间杂交存在不亲和性,印度南瓜自交系Y15与中国南瓜杂交的亲和性高于其他印度南瓜亲本材料;杂种F1植株表现出叶片变大、节间变长和单瓜重变大的超亲趋势;杂种F1植株和果实外观兼容了双亲的形态特征,叶上白斑、叶色接近中国南瓜亲本,果实形状及皮色接近印度南瓜亲本。选择亲和性高的亲本材料是杂交成功的关键,杂种后代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在性状改良和品种创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杂交后代叶上白斑和叶色的遗传变化
节间长度的遗传变化
南瓜种间杂交过程中果形和皮色的遗传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瓜类型砧木新品种‘甬砧8号’的选育[J]. 王迎儿,应泉盛,古斌权,张华峰,黄芸萍,王毓洪. 中国瓜菜. 2017(09)
[2]白菜型冬油菜与芥菜型油菜远缘杂交亲和性分析[J]. 何丽,孙万仓,刘自刚,武军艳,赵彩霞,史鹏辉. 西北农业学报. 2013(03)
[3]水稻亚种间、品种间杂交揭示杂草稻的起源和进化[J]. 熊海波,许红云,徐群,朱骞,甘树仙,冯德党,张小玲,谢小东,张慧,李娟,谭亚玲,文建成,李东宣,石瑜敏,魏兴华,陈丽娟. 分子植物育种. 2012(02)
[4]黑籽南瓜种间杂交研究[J]. 马海龙,智海英,岳青.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9)
[5]美洲南瓜与印度南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J]. 张富仙,章心惠,陈润兴,徐建祥,项小敏. 浙江农业学报. 2010(01)
[6]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远缘杂交亲和性与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J]. 蒋宇,李海涛,刘爱群.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08)
[7]南瓜丛生性状的种间转育研究初报[J]. 刘小俊,李跃建,张知仪,刘独臣,房超,梁根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9(01)
[8]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人工杂交制种技术[J]. 姬青云. 中国种业. 2005(03)
[9]利用普通小麦与近缘属间的复合杂交创造小麦新种质[J]. 袁汉民,杨欣明,张富国,范金萍,陈东升,王小亮,孙建昌,赵桂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4(04)
[10]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有性杂交亲和性研究[J]. 程永安,张恩慧,许忠民,王妍妮,付巧玲.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本文编号:3707582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杂交后代叶上白斑和叶色的遗传变化
节间长度的遗传变化
南瓜种间杂交过程中果形和皮色的遗传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瓜类型砧木新品种‘甬砧8号’的选育[J]. 王迎儿,应泉盛,古斌权,张华峰,黄芸萍,王毓洪. 中国瓜菜. 2017(09)
[2]白菜型冬油菜与芥菜型油菜远缘杂交亲和性分析[J]. 何丽,孙万仓,刘自刚,武军艳,赵彩霞,史鹏辉. 西北农业学报. 2013(03)
[3]水稻亚种间、品种间杂交揭示杂草稻的起源和进化[J]. 熊海波,许红云,徐群,朱骞,甘树仙,冯德党,张小玲,谢小东,张慧,李娟,谭亚玲,文建成,李东宣,石瑜敏,魏兴华,陈丽娟. 分子植物育种. 2012(02)
[4]黑籽南瓜种间杂交研究[J]. 马海龙,智海英,岳青.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9)
[5]美洲南瓜与印度南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J]. 张富仙,章心惠,陈润兴,徐建祥,项小敏. 浙江农业学报. 2010(01)
[6]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远缘杂交亲和性与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J]. 蒋宇,李海涛,刘爱群.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08)
[7]南瓜丛生性状的种间转育研究初报[J]. 刘小俊,李跃建,张知仪,刘独臣,房超,梁根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9(01)
[8]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人工杂交制种技术[J]. 姬青云. 中国种业. 2005(03)
[9]利用普通小麦与近缘属间的复合杂交创造小麦新种质[J]. 袁汉民,杨欣明,张富国,范金萍,陈东升,王小亮,孙建昌,赵桂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4(04)
[10]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有性杂交亲和性研究[J]. 程永安,张恩慧,许忠民,王妍妮,付巧玲.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本文编号:3707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707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