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观花品种‘江山娇’与中华猕猴桃雄株杂交后代观赏性状遗传分析
发布时间:2023-06-02 20:53
本研究以猕猴桃种间杂种‘江山娇’(Actinidia chinensis×A.eriantha)与中华猕猴桃雄株杂交得到的杂交后代群体为研究材料,2012年、2013年和2016年分别对该群体的雌雄性别比及其它开花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杂交群体的雌雄性别比例小于1:1,即雄株偏多。杂交后代的花瓣颜色以红色为基础,但红色的分布区域、深浅及类型出现明显分离。杂交后代群体的始花期、开花天数、花朵大小、开花量及单花花瓣数等性状均出现了广泛分离,且因不同年份而出现变化。群体中杂交个体进入始花期的平均时间跨度为14天,群体的始花期进入高峰时个体平均比例仅占群体的25.5%。2016年群体开花时间最长,最多有47.4%的个体开放10-13天,2013年杂交群体的开放时间最短,有55.2%的后代开花3-5天。筛选出一批花瓣数多、花朵较大或单花序花朵较多的优良单株,并在后代群体中共发现21个含不同花数的花序组合类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对杂交后代花瓣进行检测发现,在杂交后代的花瓣中含有的花色素共有5种,分别为:飞燕草素-3-O-(木糖)半乳糖苷(delph...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猕猴桃属植物概况、观赏研究现状
1.1.1 猕猴桃植物概况
1.1.2 猕猴桃属植物观赏品种研究现状
1.2 猕猴桃属植物杂交育种及性别变异研究进展
1.2.1 猕猴桃属植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1.2.2 猕猴桃属植物性别变异研究现状
1.3 植物花瓣颜色研究进展
1.3.1 植物花色研究进展
1.3.2 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
1.4 F3'H、F3'5'H基因的研究进展
1.4.1 F3'H与F3'5'H基因分子演化的研究进展
1.4.2 F3'H与F3'5'H基因突变与对花色的影响研究进展
2 引言
2.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2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杂交后代的性别分离与开花性状变异分析
3.1.2 杂交后代花色表型变异分析
3.2 实验方法
3.2.1 杂交后代的性别分离与开花性状变异分析
3.2.2 杂交后代花青素的测定
3.2.3 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F3'H和F3'5'H的扩增
3.3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杂交后代的性别分离与开花性状变异分析
4.1.1 杂交后代群体的花期及开花天数变异
4.1.2 杂交后代群体的雌雄性别分析
4.1.3 杂交后代群体的花瓣颜色变异
4.1.4 杂交后代群体的花朵直径、花瓣数及每花序花朵数变异
4.2 杂交后代花色表型变异分析
4.2.1 杂交后代花瓣中花色素类别的定性分析
4.2.2 杂交后代花瓣中花色素组合类别分析
4.2.3 杂交后代花瓣花色素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建立
4.2.4 杂交后代花瓣花色素含量的聚类分析
4.2.5 杂交后代及亲本中调控花色表型的F3'H和F3'5'H基因克隆
5 讨论与讨论
5.1 讨论
5.1.1 杂交后代的性别分离与开花性状变异分析
5.1.2 杂交后代的花色表型变异分析
5.2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28023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猕猴桃属植物概况、观赏研究现状
1.1.1 猕猴桃植物概况
1.1.2 猕猴桃属植物观赏品种研究现状
1.2 猕猴桃属植物杂交育种及性别变异研究进展
1.2.1 猕猴桃属植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1.2.2 猕猴桃属植物性别变异研究现状
1.3 植物花瓣颜色研究进展
1.3.1 植物花色研究进展
1.3.2 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
1.4 F3'H、F3'5'H基因的研究进展
1.4.1 F3'H与F3'5'H基因分子演化的研究进展
1.4.2 F3'H与F3'5'H基因突变与对花色的影响研究进展
2 引言
2.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2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杂交后代的性别分离与开花性状变异分析
3.1.2 杂交后代花色表型变异分析
3.2 实验方法
3.2.1 杂交后代的性别分离与开花性状变异分析
3.2.2 杂交后代花青素的测定
3.2.3 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F3'H和F3'5'H的扩增
3.3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杂交后代的性别分离与开花性状变异分析
4.1.1 杂交后代群体的花期及开花天数变异
4.1.2 杂交后代群体的雌雄性别分析
4.1.3 杂交后代群体的花瓣颜色变异
4.1.4 杂交后代群体的花朵直径、花瓣数及每花序花朵数变异
4.2 杂交后代花色表型变异分析
4.2.1 杂交后代花瓣中花色素类别的定性分析
4.2.2 杂交后代花瓣中花色素组合类别分析
4.2.3 杂交后代花瓣花色素含量测定标准曲线的建立
4.2.4 杂交后代花瓣花色素含量的聚类分析
4.2.5 杂交后代及亲本中调控花色表型的F3'H和F3'5'H基因克隆
5 讨论与讨论
5.1 讨论
5.1.1 杂交后代的性别分离与开花性状变异分析
5.1.2 杂交后代的花色表型变异分析
5.2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28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828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