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花色溪荪呈色机制初探及立体干燥花制作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5 18:33
本论文为中央高校创新团队基金项目研究内容(DL13EA07)。本文以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溪荪(Iris sanguinea Donnex Horn)10个不同花色品系为研究对象,进行表型测量,利用其三刺激值进行离差平方和花色法聚类分析。并从每个色系中选定一个代表品系,通过花色素液相分析、特征显色反应、紫外-可见光谱测定、不同发育时期花瓣pH值及金属元素含量变化测定,初步探讨不同花色溪荪的呈色机制;同时开展了立体干燥花制作技术的应用研究,以期为阐明溪荪花色显色机理、培育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为溪荪立体干燥花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10个溪荪品系花色的亮度(L*)、红度(a*)和黄度(b*)值进行聚类分析,得到4个代表色系分别为:白色系、粉紫色系、蓝紫色系、紫色系;不同花色品系的L*和a*表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而L*与b*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5个参数值特征中,4个代表品系白色系(B02)、粉紫色系(H02)、蓝色系(L02)、紫色系(Z02)的L*和b*值的大小关系均为:B02>H02>L02>Z02;彩度(C*)和a*的大小关系为:Z...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观赏植物花色呈色机理
1.1.1 花色素的三大种类
1.1.2 花瓣组织结构对呈色的影响
1.1.3 花瓣液泡pH对呈色的影响
1.1.4 金属离子对花色苷呈色的影响
1.2 观赏植物花色表型测色技术
1.2.1 目视测色
1.2.2 仪器测色
1.3 立体干燥花制作技术
1.4 鸢尾属植物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溪荪不同花色表型测量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RHSCC对溪荪花色的评价
2.2.2 CIELAB颜色坐标对溪荪花色的评价
2.2.3 溪荪品系分类
2.2.4 溪荪品系花色三刺激值之间的关系
2.2.5 溪荪品系花色表型分布特点
2.3 本章小结
3 四种花色溪荪品系花色素成分的初步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蓝白溪荪品系的HPLC图谱
3.2.2 溪荪四个品系的特征显色反应
3.2.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金属元素含量及pH值的测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pH值测定结果
4.2.2 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
4.2.3 金属元素含量
4.3 本章小结
5 溪荪立体干燥花制作技术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讨论
6.1 溪荪花色表型测量及花色三刺激值之间的关系
6.2 不同花色溪荪色素成分初步分析
6.3 不同花色溪荪金属元素分析
6.4 溪荪花干燥条件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974054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观赏植物花色呈色机理
1.1.1 花色素的三大种类
1.1.2 花瓣组织结构对呈色的影响
1.1.3 花瓣液泡pH对呈色的影响
1.1.4 金属离子对花色苷呈色的影响
1.2 观赏植物花色表型测色技术
1.2.1 目视测色
1.2.2 仪器测色
1.3 立体干燥花制作技术
1.4 鸢尾属植物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溪荪不同花色表型测量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RHSCC对溪荪花色的评价
2.2.2 CIELAB颜色坐标对溪荪花色的评价
2.2.3 溪荪品系分类
2.2.4 溪荪品系花色三刺激值之间的关系
2.2.5 溪荪品系花色表型分布特点
2.3 本章小结
3 四种花色溪荪品系花色素成分的初步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蓝白溪荪品系的HPLC图谱
3.2.2 溪荪四个品系的特征显色反应
3.2.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金属元素含量及pH值的测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pH值测定结果
4.2.2 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
4.2.3 金属元素含量
4.3 本章小结
5 溪荪立体干燥花制作技术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讨论
6.1 溪荪花色表型测量及花色三刺激值之间的关系
6.2 不同花色溪荪色素成分初步分析
6.3 不同花色溪荪金属元素分析
6.4 溪荪花干燥条件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974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3974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