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黄瓜上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04 20:29
  黄瓜作为我国主要的蔬菜品种,在黄瓜的种植过程中黄瓜霜霉病给黄瓜的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吡唑醚菌酯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有优异防效,在黄瓜生产种植中使用广泛。为了保证黄瓜的食用安全,本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土壤和黄瓜中的吡唑醚菌酯,并通过两年三地的田间试验研究吡唑醚菌酯在黄瓜上残留,通过最终残留试验为30%的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黄瓜上的安全使用提供合理施药建议。对30%的吡唑醚菌酯在黄瓜上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超高效液相(UPLC)色谱检测黄瓜和土壤中的吡唑醚菌酯的分析方法。土壤和黄瓜样品采用改良的QuEChERS方法进行前处理,净化过程采用吸附剂N-丙基乙二胺(PSA)。采用该检测方法分别检测吡唑醚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样品。其在0.2-50.0μg/mL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为0.9999。该方法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02 mg/kg和0.05 mg/kg。其在土壤和黄瓜中的添加水平为0.02-5.0 mg/kg时,回收率>92.15%,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7-5.42%。本实验检测方法满足农药残...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吡唑醚菌酯简介
    1.2. 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2.1 前处理方法
        1.2.2 检测方法
    1.3 吡唑醚菌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4 吡唑醚菌酯免疫分析方法
    1.5 吡唑醚菌酯的消解动态研究进展
    1.6 吡唑醚菌酯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1.7 小结
第二章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吡唑醚菌酯在土壤和黄瓜中的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剂
        3.1.2 仪器设备
        3.1.3 吡唑醚菌酯的检测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仪器的选择
        3.2.2 波长的选择
        3.2.3 土壤前处理条件的初步探索
        3.2.4 黄瓜前处理条件的初步探索
        3.2.5 土壤和黄瓜前处理方法优化
        3.2.6 方法线性考察
        3.2.7 前处理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
    3.3 小结
第四章 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黄瓜上的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研究
    4.1 田间试验设计
        4.1.1 试验时间、地点
        4.1.2 供试药剂、试验作物
        4.1.3 试验方法
    4.2 田间试验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4.2.1 消解动态试验样品
        4.2.2 最终残留试验样品
    4.3 田间样品及实验室样品的运输和储存
    4.4 两年三地样品测定与分析
        4.4.1 消解动态样品检测结果
        4.4.2 最终残留样品检测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吡唑醚菌酯在土壤中降解行为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试剂
        5.2.1 仪器设备
        5.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5.3 实验材料
        5.3.1 样品检测方法
            5.3.1.1 土壤样品前处理方法
            5.3.1.2 土壤样品检测条件
        5.3.2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考察
    5.4 实验设计
        5.4.1 有机质含量对土壤中吡唑醚菌酯降解的影响
        5.4.2 含水率对土壤中吡唑醚菌酯降解的影响
        5.4.3 不同温度对土壤中吡唑醚菌酯降解的影响
        5.4.4 不同土壤对吡唑醚菌酯降解的影响
    5.5 不同环境因素对吡唑醚菌酯降解影响实验结果
        5.5.1 有机质含量
        5.5.2 土壤湿度
        5.5.3 温度
        5.5.4 土壤的类型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吡唑醚菌酯的残留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
    6.2 吡唑醚菌酯的消解及最终残留情况
    6.3 吡唑醚菌酯合理使用建议
    6.4 土壤中吡唑醚菌酯降解的主要因素
    6.5 主要创新点
    6.6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本文编号:4000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4000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1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