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汉江上游流域径流模拟及未来气候变化响应

发布时间:2020-07-22 17:56
【摘要】:气候变化是现今全球关注的热点,水资源变革制约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下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干旱与洪涝并存、水环境恶化和水质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评估未来气候变化下流域水资源变化,对于流域水资源管理规划及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区域为汉江上游流域,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取水地,涉及重大民生工程,研究该流域未来水资源变化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利用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汉江上游流域水文循环系统进行模拟,采用SDSM统计降尺度模型预测未来不同情景下气象要素,通过两模型耦合对未来情景下的径流进行预测,得到如下结论:(1)SWAT模型在汉江上游区域具备很好的适用性。甄别出汉江上游径流敏感性参数有CH_N2、SOL_BD、SOL_AWC。模型模拟为月尺度,相对误差Re均在10%以内,决定性系数R~2和纳什系数Ens多大于0.8,评价等级为乙等。(2)搭建了适合该流域的SDSM模型,对CanESM2模式输出RCP2.6和RCP8.5两种情景下的大气环流因子,输入SDSM模型中进行降尺度预测。结果表明,降雨相对于基准期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增速达到每十年9.9~26.1mm;最高温度会略有上升,每十年仅为0.052~0.144℃;最低温度整体会稍有下降,每十年为-0.018~0.082℃。不同排放情景下增幅也有较大的差异,RCP8.5比RCP2.6变化强烈。(3)将CanESM2模式输出与已校准好的SWAT模型进行耦合,得到变化情景下的未来径流。预测结果表明,RCP2.6和RCP8.5两种情景下,未来汉江上游流域各月径流相比基准期波动较大,且径流会呈现增加态势,最大增速可达到每10年增加50m3/s。在RCP2.6情景中,2020S和2050S两期的3月径流出流极不稳定,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概率会提高,径流量在2020S期增加后呈稳定态势。在RCP8.5情景中,各期径流量会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333;P467
【图文】:

汉江上游,流域水系


图 2-1 汉江上游流域水系图2.1.2 地质地貌汉江流域地跨秦岭和扬子两个地层区,自元古界至新生界皆有分布,秦岭地层区多为变质岩系,而扬子地层区则以沉积岩为主,流域内地层断裂规模较大,活动性较强,地震往往与其伴生,历史上最大震级为 6.5 级。地势西高东低,干流总落差达到 1964m,西部秦巴山区高程达 1000~3000m,中部南襄盆地高程多在 100~300m,东部江汉高程在 23~40m 左右。流域山地类型超过一半,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和平原区各占两成,湖泊为 1%,主要分布在汉江平原。流域上游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形成了“两山夹一川”的地貌骨架。主河道基本呈现为“U”字型峡谷,基岩裸露,河道深而窄,水流湍急,故河槽调蓄能力较差[32]。2.1.3 气象水文

示意图,水文循环,示意图


图 3-2 水文循环示意图3.1.3 SWAT 模型基本原理在 SWAT 研究的各种问题中,水量平衡始终是流域内所有水文过程的前提和根本。流域水文建模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每个子流域内水流、泥沙和杀虫剂负荷等向主河道的输入,二是河网中的水流、泥沙向流域出口运移的过程。水文循环中的水量平衡方程:t 01( )tday surf a seep gwiSW SW R Q E W Q (3-1)式中:tSW 表示土壤最终含水量,单位 mm;0SW 表示第i 天的土壤初始含水量,单位 mm;t 表示时间,单位 d;dayR 表示第i 天的降水量,单位 mm;surfQ 表

汉江流域


图 3-4 汉江流域 DEM 图(2)土地利用数据土地利用类型影响水文响应单元的划分,对径流模拟的精度影响较大。由于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土地分类体系和 SWAT 模型中的土地利用代码不对应,故需要对其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重分类。本文中土地类型分布图比例尺为1:10万。研究区域土地利用重分类图 3-5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侦;贾绍凤;吕爱锋;朱文彬;高彦春;;IPCC AR5全球气候模式对1996-2005年中国气温模拟精度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10期

2 王晓朋;乔飞;雷坤;任广军;王小龙;;SWAT模型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年05期

3 傅莎;邹骥;张晓华;姜克隽;;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历史排放趋势和未来减缓情景相关核心结论解读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年05期

4 段居琦;徐新武;高清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关于适应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认知[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年03期

5 孟现勇;吉晓楠;刘志辉;肖军仓;陈曦;王芳;;SWAT模型融雪模块的改进与应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03期

6 刘贵花;栾兆擎;阎百兴;王忠欣;闫丹丹;;基于SWAT模型的三江平原沼泽性河流的径流模拟[J];水文;2014年01期

7 王怡;张雪;;探讨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J];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03期

8 张华;黄建平;;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关于人为和自然辐射强迫的解读[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年01期

9 秦大河;Thomas Stocker;;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亮点结论[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年01期

10 初祁;徐宗学;蒋昕昊;;两种统计降尺度模型在太湖流域的应用对比[J];资源科学;2012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磊华;考虑气候模式影响的径流模拟不确定性分析[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杰;乌鲁木齐河上游径流模拟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D];新疆大学;2015年

2 王宁;基于VIC模型和SDSM的气候变化下西北旱区的径流响应模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66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766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7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