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水沙变化条件下长江中游河道调整响应

发布时间:2020-07-24 10:49
【摘要】:三峡水库位列世界第一大水库,自开始修建就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受近年来极端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峡水库进出库站水沙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带来了宏大的经济、防洪效益,但水库拦截大量泥沙“清水下泄”的运行方式,也使下游河道发生河床冲刷,水位下降等调整响应。本文运用Mann-Kendall方法、小波分析方法及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选取三峡进出库主要控制站,水库下游宜昌至城陵矶河段为研究对象,探讨水库下游水沙、河道横断面及水位受三峡出库水沙影响的调整响应结果。本文主要有以下几点结论:(1)三峡进出库及下游河道水沙特征序列存在趋势性和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对下游径流量序列影响较小,主要表现为出库径流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上下游年径流量变化的第一、第二主周期接近,说明下游径流主要受上游径流变化的影响,上游修建水库对下游年径流量的影响较小。对下游输沙量、含沙量序列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入库沙量显著减小,出库沙量显著减小,致使下游来沙量显著减小,上下游年输沙量及年均含沙量变化第一主周期并不一致,越往下游,序列变化的第一主周期越大,而第二主周期接近,上游修建水库,延长了下游河道输沙量和含沙量变化的第一主周期。(2)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宜昌至城陵矶河道断面随来水来沙条件变化作出相应调整。断面的平滩面积均呈增大趋势,断面的稳定性调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除宜昌站断面形态基本维持稳定,其他断面仍表现出横向展宽或垂向“掏深”,虽然断面横向稳定系数、纵向稳定系数和综合稳定系数增大,但仍不能满足使断面保持稳定的要求,断面横向、纵向和整体仍处在调整过程中。(3)三峡水库下游河道断面稳定性受三峡出库水沙及江湖关系的影响,而且存在前期水沙累积作用影响。建立响应关系式,提高枝城站横断面的综合稳定性,可采取减小三峡出库含沙量和出库流量;提高沙市站横断面的综合稳定性,可增大三峡出库的流量,减小出库的含沙量,同时增大荆江三口的分流比和分沙比;提高监利站横断面的综合稳定性,可以增大三峡出库的流量和出库的含沙量,同时增大荆江三口分沙比,减小荆江三口的分流比。(4)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使下游河道水位发生响应调整。下游各站年均流量对应水位存在趋势性和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得到适用于枝城站、沙市站和监利站水位受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及江湖关系变化影响的关系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V1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江兴;;对河道管理的思考与建议——以深圳市为例[J];科技资讯;2008年20期

2 李会玲;蔡瑞丽;;深化内部改革,加强河道管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0期

3 王冬梅;;规范河道管理 保护河道安全[J];民营科技;2012年04期

4 董峰;;以党的纯洁性促进淮河河道管理水平提升[J];科技风;2012年15期

5 秦绪华;;浅谈阿城区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01期

6 王卓甫;杨志勇;王道冠;张坤;;河道砂石属性与权属安排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08期

7 吕建民,任京柱,兰俊东;新颁布的《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新在哪里?[J];陕西水利;2001年02期

8 何爱梅,赵培江;河网地区建立河道管理机制的初步探讨[J];安徽科技;2002年11期

9 王兵;山西省河道的数字化管理与信息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12期

10 徐大光;;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影响及管理问题浅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选世;;加强河道管理维护河流健康[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题论坛文集[C];2008年

2 王力;;吕梁市河道管理现状与对策[A];山西省第十一届青年优秀水利科技论文选集[C];2012年

3 陈军军;;浅谈加强河道管理建议[A];山西省第十一届青年优秀水利科技论文选集[C];2012年

4 于翔;;浅淡辽河河道目标管理工作的几点经验[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崔继军;王景叶;;水行政执法在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A];山东水利学会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汇编[C];2003年

6 马培元;赵蛟;谭媛媛;张海坤;;以信息化促进河道管理现代化——谈小清河信息化建设[A];山东水利学会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汇编[C];2003年

7 孙冲;刘福生;张丽华;耿沛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河道管理与开发利用工作[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8 谢汀;黄建君;;镇海区河道现状及整治对策[A];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第2辑)[C];2005年

9 张慕飞;郁义超;;关于河道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与思考[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显生;;从依法行政的角度谈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陈志强;河道保洁用上了信息化管理技术[N];东方城乡报;2007年

2 矫勇;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河道管理工作[N];经济日报;2007年

3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辽宁省河道管理条例》的决定[N];辽宁日报;2006年

4 记者 钟兰花;统筹安排 堵疏并举 切实推进河道保护工作[N];绍兴日报;2006年

5 张鸣岐;五优工程美河道 水清岸靓秀景观[N];天津日报;2006年

6 王鑫邋通讯员 陈太富;成都一河道管理处被判赔偿[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记者 明文团 通讯员 禹志萍;《昌吉回族自治州河道管理办法》正式实施[N];昌吉日报;2008年

8 罗涟浩邋胡章;10条河道定为市级河道[N];宁波日报;2008年

9 记者 龚哲明邋实习生 徐黄河;河道管理成效明显任重道远[N];宁波日报;2008年

10 记者 何继东;万里河道清洗有了专职“保姆”[N];嘉兴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黎荣;排污河道沉积物特性、分布及其疏浚处置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秦毅;黄河上游河流环境变化与河道响应机理及其调控策略——宁蒙河段为对象[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珠江河口治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郑国栋;人类活动对珠江三角洲水动力环境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进娟;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孙军;桓台县防洪除涝现状及对策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3 陈艳芳;淄博市中小型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徐伟;杭州河道水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5 李海宁;水沙变化条件下长江中游河道调整响应[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6年

6 龚云丽;上海市河道绿化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叶军;平湖市河网区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对策及示范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何惠芳;上海市河道长效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刘桂玲;浙江省城镇近自然河道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10 向红梅;汾河河道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建与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68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768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f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