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地热资源及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8 10:06
【摘要】:地热资源是指贮存在地球内部的可再生热能,一般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起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本文以厦门地区的地热分布为研究对象,以现场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成果等资料,采用多种研究手段,再采用从地层、区域地质构造、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来分析区域内地热形成原因。同时总结相关数据资料,提出进一步寻找厦门区域地热资源的建议。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结论:(1)厦门地热点分布及其特征按地貌位置来看,厦门的地热异常区均布于海积地貌区、入海溪流下游区、冲洪积平原地区、山前冲洪积区及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南园组火山岩和燕山期的花岗岩中;大多分布在北西向和北东向等多组断裂的复合部位上。(2)厦门地热热储特征及动态变化厦门市地热资源的地下热水储水层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及表层松散基岩裂隙层、混合区、热储层,构造断裂带是地下热水主要赋存区及流通区,因各地热异常区断裂构造带的宽度、裂隙流通性能差异及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差异,从而导致各地热异常区地热资量有所不同。(3)地热异常区地温场特征在平面上:在台地区、冲洪积区及滨海区其异常范围形态一般呈不规则的椭圆、浑圆状;在低山丘陵区一般仅沿构造断裂走向呈狭长带状分布。在垂向上:从区域上看各地热区均呈孤岛状,岛的中部温度高,向外逐步降低,个别地段在浅部就联成一片,两个异常中心之间呈鞍部形态。(4)地热异常区成因分析地热异常区及其周边的近地表地下水可沿地层的孔隙和岩石的节理、构造裂隙下渗,其下渗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吸收热量(加温、体积膨胀、比重变小)的过程。当其下渗达到一定深度位置(热源)时,因其温度较外围的高,形成压力差,推动地热水(沿张性裂隙)上升,并释放热能,周边低温地下水又源源不断渗入补给,导致地热水源源不断上涌,即形成热对流循环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314
【图文】:
通过收集资料,从全球大地质环境与地热点分布的相关数据分析出地质环与地热点分布的初步关系。(2)厦门地质条件与地热分布资料的收集、分析通过搜集近年来厦门地区已发现的地热异常区及厦门地质情况的相关资,初步得出地热点与厦门地质环境的关联性,详细分析厦门地热点的分布及征、厦门地热热储特征及动态变化、厦门地区地热地温场特征并统计相关数,得出厦门地热点的共通性与差异性。(3)具体地热点详析通过对凤南农场地热点的具体分析对之前的分析论点进行一个初步验证。(4)对未来工作展望在理论及实际的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厦门地热点特点的归纳及寻找新的地热点提供建议。技术路线图如下:
图 2-1 厦门市交通位置图 (注:本图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2 地形地貌厦门市地貌按成因分成低山丘陵地貌、残丘台地地貌、第四系冲洪积阶、海积阶地四大类(详见图 2-2)。1、低山丘陵地貌:主要分布在本区的东、西、北环向的外侧,以及海沧的尖尾山和厦门岛的云顶岩-五老峰山一带,海拔高程一般在 100m 以上,同的云顶山为厦门最大海拔高程点,高程约 1175m。总体植被较发育,基岩裸,坡陡沟深,切割深度 100~600m。2、残丘台地地貌:主要由圆缓的低丘、残积台地组成,海拔高程一般在0m 以下,低丘在各处零星分布。本区最主要的地貌类型为残坡积台地,地势平缓开阔,主要由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岗岩风化残留原地而
图 2-2 厦门市三维图地图 (注:本图出自《厦门城市地质数据库》)3、第四系冲洪积阶地:海拔高程一般 3~25m,沿河流、沟谷两侧周边分布,地势较平坦。4、海积阶地:高程一般约-5~10m,沿现代海湾、滨海分布,地势为海积含砂淤泥组成。海湾主要有同安、马銮和杏林三大海湾,并有{|五缘湾等较小型的港湾。2.3 气象水文特征厦门地区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温度差异不大。多年平均20℃左右,平均风力一般 3 至 4 级,常向风力大多为东北风,其次为东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 4 至 5 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314
【图文】:
通过收集资料,从全球大地质环境与地热点分布的相关数据分析出地质环与地热点分布的初步关系。(2)厦门地质条件与地热分布资料的收集、分析通过搜集近年来厦门地区已发现的地热异常区及厦门地质情况的相关资,初步得出地热点与厦门地质环境的关联性,详细分析厦门地热点的分布及征、厦门地热热储特征及动态变化、厦门地区地热地温场特征并统计相关数,得出厦门地热点的共通性与差异性。(3)具体地热点详析通过对凤南农场地热点的具体分析对之前的分析论点进行一个初步验证。(4)对未来工作展望在理论及实际的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厦门地热点特点的归纳及寻找新的地热点提供建议。技术路线图如下:
图 2-1 厦门市交通位置图 (注:本图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2 地形地貌厦门市地貌按成因分成低山丘陵地貌、残丘台地地貌、第四系冲洪积阶、海积阶地四大类(详见图 2-2)。1、低山丘陵地貌:主要分布在本区的东、西、北环向的外侧,以及海沧的尖尾山和厦门岛的云顶岩-五老峰山一带,海拔高程一般在 100m 以上,同的云顶山为厦门最大海拔高程点,高程约 1175m。总体植被较发育,基岩裸,坡陡沟深,切割深度 100~600m。2、残丘台地地貌:主要由圆缓的低丘、残积台地组成,海拔高程一般在0m 以下,低丘在各处零星分布。本区最主要的地貌类型为残坡积台地,地势平缓开阔,主要由侏罗系上统南园组火山岩和燕山期花岗岩风化残留原地而
图 2-2 厦门市三维图地图 (注:本图出自《厦门城市地质数据库》)3、第四系冲洪积阶地:海拔高程一般 3~25m,沿河流、沟谷两侧周边分布,地势较平坦。4、海积阶地:高程一般约-5~10m,沿现代海湾、滨海分布,地势为海积含砂淤泥组成。海湾主要有同安、马銮和杏林三大海湾,并有{|五缘湾等较小型的港湾。2.3 气象水文特征厦门地区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温度差异不大。多年平均20℃左右,平均风力一般 3 至 4 级,常向风力大多为东北风,其次为东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 4 至 5 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蔺文静;刘志明;王婉丽;王贵玲;;中国地热资源及其潜力评估[J];中国地质;2013年01期
2 王燕霞;;地热能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石化;2012年12期
3 汪集e
本文编号:2772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7727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