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基于HEC-HMS模型的碧流河流域未来径流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5 09:57
【摘要】:近年来,我国受极端天气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强烈,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因此研究未来的气象要素的变化,进而研究径流的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有关部门科学规划水资源配置、水库调度以及开展生态保护等决策提供依据。本文以碧流河水库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研究区的HEC-HMS模型,针对历史时期径流进行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再建立研究区的SDSM模型,利用实测气象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通过筛选预报因子、建立预报量与预报因子之间的统计经验关系率定模型,利用解释方差以及标准误差分析模型模拟效果,并基于SDSM模型对Can ESM2模式三种情景RCP 2.6、RCP 4.5以及RCP 8.5下未来降水进行降尺度模拟;最后将得到的未来情景降水结果输入到率定好的HEC-HMS模型中,进而分析碧流河水库流域径流在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响应。本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基准期(1978-2011年)内的降水和径流均呈现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显著。降水量年下降率为1.42 mm/a;径流量年下降率为0.08亿m~3/a。通过M-K趋势检验得出径流量的下降趋势较降水量大。(2)通过均方根误差、最大洪峰流量相对误差、径流深相对误差、径流量相对误差和峰现时间五个指标分别对HEC-HMS模型对径流的模拟结果进行评定,其中峰现时间的预报合格率为0.91;洪峰流量的合格率为0.77;径流量的合格率为0.86及年流量的合格率为0.82,都达到了乙级的预报标准。(3)通过Nash-Suttcliffe模型效率系数(DC)、合格率QR值及n_t值(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实测序列的标准差SD的次数)对HEC-HMS模型模拟的精度进行评定。其中DC和n_t值表明在22年的率定期中,有6年预报不合格,16年预报合格,其QR值为0.73,达到了乙级的精度标准。(4)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在研究区建立预报因子与预报量(P)之间的统计关系。先通过解释方差和标准误差进行评价,后通过DC值和QR值分析模型的合格性。其合格率为0.77,达到了乙级的预报标准。结果表明可以利用该模型进行大尺度气象因子的降尺度模拟。(5)基于通过验证的SDSM降尺度模型对Can ESM2模式中RCP 2.6、RCP 4.5及RCP 8.5三种情景降水量进行模拟,得到流域未来三种气候情景下9个雨量站的逐日降水数据。结果表明在RCP 2.6、RCP 4.5及RCP 8.5三种情景下降水量较基准期均有所增加,三种情景年均降水量较基准期增加值分别为163.7 mm、178.1 mm及163.7 mm。未来三种情景下降水量整体均呈现减少的趋势,不同模式下多年平均降水量依次为877.0mm、888.8mm和874.4 mm,其年下降率依次为1.14mm/a、0.49 mm/a和0.24 mm/a。三种模式下年降水峰值均集中于汛期,但随着CO_2排放量的增加,降水峰值有一定后移的特征。RCP 4.5内的降水峰值较RCP 2.6后移半月,RCP 8.5内的降水峰值较RCP 4.5又后移半月。(6)将各雨量站的逐日降水量输入HEC-HMS模型中的时间序列模块,通过验证后的HEC-HMS模型获取未来三种情景下流域出口的逐日流量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在RCP 2.6、RCP 4.5以及RCP 8.5三种情景下的径流深均有所增加,三种情景下未来径流深相较于基准期增加值分别为143.86 mm、151.05 mm及135.28 mm。在RCP 2.6、RCP 4.5以及RCP 8.5三种情景下径流量较基准期均有所增加,不同模式中较基准期增加值不同,其值分别为2.41亿m~3、2.34亿m~3和2.25亿m~3。三种情景下未来径流量整体呈现减少的趋势,不同模式下多年平均径流量依次为7.59亿m~3、7.52亿m~3和7.43亿m~3;年均下降率依次为0.025亿m~3/a、0.0032亿m~3/a和0.006亿m~3/a。三种情景下的峰现时间同降水量相似,均有后移的特征,RCP 4.5下的峰现时间较RCP 2.6后移半月,RCP 8.5下的峰现时间较RCP 4.5后移时间更久。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333;P467
【图文】:

碧流河水库,流域


位于 122°17′E-122°54′E、39°33′N-40°047 m,是大连地区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 2 814河总长 156 km,直线长约 140 km,弯度系数流深 305.6 mm,多年平均径流量 8.6 亿 m3。始入海口 55 km 处,是东北地区大型水库之一,流域的 74.1 %。总库容为 9.34 亿 m3,流域内多平均径流量 6.14 亿 m3。碧流河水库作为大连市准。

序列,数字高程模型,碧流河水库,数据处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对1978-2011年的降水量和径流量进行计算 M-K 检验值为-1.33,说明在原序列中存大,且分别通过了置信度 90 %和 95 %的据空间云(Geospatial Data Cloud)网站上EM)。选择碧流河水库流域范围,利用流IS 系统环境下利用 HEC Geo-HMS 数据处文分析,以获得无洼地的 DEM 数据(如地表水流从哪里产生,流向何处,再现水

面积图,雨量站,控制流,控制面积


图 3-2 雨量站控制流域面积Fig.3-2 Rain stations control catchment area的面积权重如表 3-1 所示:表 3-1 雨量站控制面积权重Tab.3-1 Area weight of rainfall station controlle 控制面积(Km2) 占流域面积权重500 283.8 13.8501 265.9 13.0503 259.8 12.7505 136.8 6.7507 181.6 8.9650 228.5 11.1750 290.2 14.2050 219.4 10.7100 183.6 9.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连君;牟宝权;曲艺;;基于WebGIS的碧流河水库信息服务子系统设计[J];中国水运;2017年01期

2 单连君;牟宝权;曲艺;;碧流河水库防汛安全管理探析[J];中国水运;2017年03期

3 王红梅;;新疆碧流河水闸工程设计方案浅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年02期

4 吕庆荣;;吕庆荣的诗(组诗)[J];辽河;2017年05期

5 李秀文;;清清碧流河[J];东北之窗;2014年11期

6 李秀文;;清清碧流河(外一篇)[J];辽河;2014年07期

7 高惠丽;阎太恩;蒋夙志;;碧流河水库,碧波荡漾的诗[J];海燕;2011年S1期

8 李智慧;张茹;王金伟;;碧流河水库与英那河水库联合优化调度研究[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年S1期

9 赵晓临;杨培民;闫有利;王旭;;浅析碧流河水库陆封型香鱼消亡原因及恢复措施[J];水生态学杂志;2009年03期

10 金英学;方文莉;张春波;牟宝权;吴岳岷;;碧流河流域水文特性的变化规律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春波;单连君;牟宝权;;碧流河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法应用[A];中国水利学会2011学术年会——减灾专委员会暨水库汛限水位动态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海山;;引碧入连优化调度研究[A];水与水技术(第6辑)[C];2016年

3 曹明亮;张爱静;李慧峗;初京刚;;土地利用变化对碧流河水库入库径流的影响分析[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谷秀英;;碧流河水库汛期预报调度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暨2006年水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水文水资源新技术应用)[C];2006年

5 张东升;赵文;李杰;徐峰;朱莹;;碧流河水库细菌生态研究[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崔韧钢;;大连市碧流河水库建设职工特色文化示范基地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水文化(2018年第3期 总第159期)[C];2018年

7 周龙;;大连地区水库雷击危害及防范措施研究[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0 第十三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C];2015年

8 金成洙;孙丽娜;;碧流河上游水环境地球化学[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王淑英;高永胜;殷俊贤;;碧流河水库下游生态补水量研究[A];水生态监测与分析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张晓庆;碧流河水库大坝填筑达到设计高程[N];昌吉日报(汉);2017年

2 郎蓉倩 记者 徐举;碧流河水库昨日启动防汛联防[N];大连日报;2011年

3 崔伦彤邋邵本贤;碧流河村六年绘出富景图[N];大连日报;2008年

4 Q

本文编号:2803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03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a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