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压裂微地震反演定位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E357.1;P631.4
【图文】:
图 2.4 正演模型与震源分布的地层模型为三层,有两个水平界面,第一个水平界面的 z 方向上的第二个水平界面的 z 方向上的坐标为-450 m 。第一层介质的纵波传播,横波传播速度为 1500 m / s;第二层介质的纵波传播速度为 3000 为 2000 ;第三层介质的纵波传播速度为 3400 ,横波传播。微地震事件数目众多,并且监测时间比较长,在 61 个微地震事件中生中选出部分微地震记录进行分析,下图中的为四个微地震事件,通过三每个震源点与检波器之间的射线参数,故在此只展示有关上述四9)(33,27,-442)和(40,31,-435)、(46,34,-430)与检波器之间的射线路径的参
11 1486.66 1571.02 直达波12 1488.58 1573.98 直达波图2.5为上述四个微地震事件根据得到的各射线参数与地震子波通过褶积合成的纵波、横波在 X、Y 和 Z 方向上的微地震三分量记录:
第一组微地震记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向东;陈波;姜福兴;;微地震工程应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S2期
2 刘建中,王春耘,刘继民,赵玉武,刘志鹏;用微地震法监测油田生产动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02期
3 T. Wallroth ,朱成宏;用注水激发的微地震描述裂隙储层[J];石油物探译丛;1996年06期
4 刘建安,马红星,慕立俊,邱筱琳;井下微地震裂缝测试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J];油气井测试;2005年02期
5 王亚娟;张华光;王成旺;刘利霞;邓军;胡淑娟;;利用微地震测绘和压裂模拟分析进行水力裂缝增长动态研究[J];国外油田工程;2006年10期
6 朱卫星;;相关滤波在微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7年02期
7 黄今;苏华友;沙椿;何刚;郝名扬;;锦屏电站微地震监测仪故障分析与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08年11期
8 周仲礼;王琪;殷静;范谭广;谈伟敦;;用微地震发现高速岩性及识别油气[J];吐哈油气;2008年03期
9 黄今;苏华友;卢国胜;杜林;范波峰;;采动过程中微地震定位方法研究[J];现代矿业;2009年02期
10 黄克献;李利立;刘军芳;岳琳;杨启明;;微地震地下影像技术在注水破裂监测和剩余油分布研究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储仿东;王永辉;李永平;衡峰;容娇君;;微地震井中监测技术在致密砂岩中的应用实例[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二专题论文集[C];2013年
2 余洋洋;梁春涛;杨宜海;;微地震监测系统的设计[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3 张佩;张海江;M.Nafi Toksoz;;犹他州Cove Fort-Sulphurdale地区微地震震源机制研究与应用[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2:强震机理、孕育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论文集[C];2014年
4 骆循;;矿山与大型地下工程灾害监测的微地震技术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特约记者 李铭 通讯员 彭树禹;长庆井下首次实施微地震试验成功[N];中国石油报;2009年
2 特约记者 林勇;胜利油田首次自主微地震压裂监测采集试验成功[N];东营日报;2010年
3 记者 金江山 通讯员 王晓泉;井中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获重大突破[N];中国石油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江海宇;油田压裂微地震地面监测速度模型校正及定位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况文欢;结合地震学和地质力学对微地震数据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张唤兰;微地震数值模拟及震源定位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4 逄焕东;岩体微地震的模式、定位及其失稳预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5 尹陈;微地震震源破裂特征研究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星虎;水力压裂微地震反演定位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2 郭朴;地面微地震事件的反演定位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7年
3 王超;微地震正演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李亮;微地震信号自动检测及震源扫描分割矩阵反演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于子超;水力压裂微地震信号提取与裂缝反演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蒋腾飞;微地震数据去噪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5年
7 毛小波;基于PTP的多节点微地震数据懫集与传输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8 屈敬翔;面向页岩气勘探的微地震采集记录仪研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9 田厚强;郓城煤矿综放采场微地震与应力特征研究及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10 王东鹤;基于射线理论的微地震速度模型校正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07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07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