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气田三维地震的整体综合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4 07:20
随着海上油气田逐步开发,有利油气区带挖潜任务重大,由于海上钻井少、偏态分布,造成测井、地质资料相对缺乏,无法准确落实井间有效储层的空间刻画和储层内部流体的描述,必须通过地震技术再现目标地质体的三维空间展布。由于以往常规地震处理、反演、解释分别由不同部门和不同单位独自完成,地震、测井、地质、油藏各专业信息更是处于不相往来的分散状态,因此初期以勘探为主的地震成果只能应用于构造分析,难以满足面向储层的精细需求。国际上针对储层油藏需求,从地震采集方式改变入手,投入大量资金,采用井间地震、VSP、时间延迟地震、多波地震及高精度三维地震等多种开发地震采集地震数据,结合处理、解释、反演等各项技术进步,进行开发地震技术攻关研究,应用于某些整装大油气田开发,取得显著效益。但开发地震技术本身不具有普适性,从投入产出的效益比来看,更不适合我国海上的复杂断块多层系油气田的开发,因此本文着力于对已有三维地震资料挖潜,整合地震、测井、地质、油藏、岩芯等综合信息,通过地震资料处理、反演、储层研究一体化的整体综合研究,提高储层描述精度和小断层识别能力,为油气田开发方案调整提供面向储层的综合信息支持。本文正是基于海洋油...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6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一体化技术流程
第 2 章 油气田的区域地质特征根据前期调研及分析,结合油公司的开发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需求,坚持技创新和生产效益并行的原则,优选了两个开发油气田靶区:南海 YC13-1 气田和海 XJ24-3 油田。.1 南海 XJ24-3 油田的区域地质特征南海 XJ24-3 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北部坳陷带惠州凹陷的构造带上(图 2-1),近系中新统的珠江组和韩江组为惠州凹陷南部的主要目的层, 以辫状河三角洲原辫状河道为主的含砾粗砂岩沉积为主要储层(周超宇 等,2011)。自 2003开始,油田进入开发建设中后期,替代储量不足,薄油层及超薄油层成为开发的点探索方向。截止 2011 年底,累产油 2393.79 万方,综合含水 94.5%。目前开井 26 口,日产油 14343bbl/d,日产液 267600bbl/d。
;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考套改报告,XJ24-3区4口井的常规岩心分析结果,孔隙度主要为,渗透率为11~8360md。海 XJ24-3 油田的含油层分布在新近系韩江组下部和珠江组,测井解的平均孔隙度为 12.2~29%,平均渗透率为 9-3432 md 。区含油井段的长度约为 500m,埋深介于-1900~-2450m 之间。根据小,划分了 4 个油组,油层 21 层(表 2-1),油层单层最厚达 22.4m,。其中油层 H1、H2、H2A、H2B、H3A、H3D、H3E、H4A 、H4B 水油藏;H3、H4D 为底水油藏。其余新发现的薄油层多为油帽子(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海油地震勘探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J]. 李绪宣,朱振宇,张金淼. 中国海上油气. 2016(01)
[2]基于反射系数和地面力信号的谐波干扰消除法[J]. 韩文功,曲英铭,胡立新,李振春,黄建平,黄金强.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6)
[3]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发展与应用实践[J]. 王延光,孟宪军,夏吉庄,杨宏伟,孔庆丰,刘浩杰,芮拥军,林松辉,王玉梅.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5)
[4]海洋地震资料子波零相位化技术研究与应用[J]. 王守君,方中于,史文英,张兴岩,刘明珠. 石油物探. 2015(05)
[5]基于GRNN振幅谱估计的井控提高地震分辨率技术[J]. 王姣,李红梅,李振春,王德营,董烈乾,徐文才,李河昭. 石油学报. 2015(06)
[6]地质统计学反演在三道桥工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宁松华,曹淼,刘雷颂,曹哲,屈燕微,宁文钰,陆嘉.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07)
[7]中国石油集团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J]. 撒利明,甘利灯,黄旭日,陈小宏,李凌高.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03)
[8]小断层识别方法在海上油田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 李熙盛,杨平华,严浩雁,王成龙,关伟龙.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4(02)
[9]海洋深水地震资料中的多次波衰减技术[J]. 肖二莲,何玉梅,潘新志,张治忠,赵明. 西部探矿工程. 2013(12)
[10]EEI反演技术在南海A区开发气田中的应用[J]. 肖为,史文英,方中于,但志伟,杨平华,钟明睿.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3(05)
硕士论文
[1]喇嘛甸油田萨尔图油层构造及储层特征研究[D]. 齐林.大庆石油学院 2010
[2]深层信号相位一致性处理方法研究[D]. 王希萍.中国石油大学 2008
[3]基于波动方程的三维叠前深度偏移[D]. 李慧.大庆石油学院 2007
本文编号:2897216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6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一体化技术流程
第 2 章 油气田的区域地质特征根据前期调研及分析,结合油公司的开发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需求,坚持技创新和生产效益并行的原则,优选了两个开发油气田靶区:南海 YC13-1 气田和海 XJ24-3 油田。.1 南海 XJ24-3 油田的区域地质特征南海 XJ24-3 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北部坳陷带惠州凹陷的构造带上(图 2-1),近系中新统的珠江组和韩江组为惠州凹陷南部的主要目的层, 以辫状河三角洲原辫状河道为主的含砾粗砂岩沉积为主要储层(周超宇 等,2011)。自 2003开始,油田进入开发建设中后期,替代储量不足,薄油层及超薄油层成为开发的点探索方向。截止 2011 年底,累产油 2393.79 万方,综合含水 94.5%。目前开井 26 口,日产油 14343bbl/d,日产液 267600bbl/d。
;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考套改报告,XJ24-3区4口井的常规岩心分析结果,孔隙度主要为,渗透率为11~8360md。海 XJ24-3 油田的含油层分布在新近系韩江组下部和珠江组,测井解的平均孔隙度为 12.2~29%,平均渗透率为 9-3432 md 。区含油井段的长度约为 500m,埋深介于-1900~-2450m 之间。根据小,划分了 4 个油组,油层 21 层(表 2-1),油层单层最厚达 22.4m,。其中油层 H1、H2、H2A、H2B、H3A、H3D、H3E、H4A 、H4B 水油藏;H3、H4D 为底水油藏。其余新发现的薄油层多为油帽子(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海油地震勘探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J]. 李绪宣,朱振宇,张金淼. 中国海上油气. 2016(01)
[2]基于反射系数和地面力信号的谐波干扰消除法[J]. 韩文功,曲英铭,胡立新,李振春,黄建平,黄金强.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6)
[3]油藏地球物理技术发展与应用实践[J]. 王延光,孟宪军,夏吉庄,杨宏伟,孔庆丰,刘浩杰,芮拥军,林松辉,王玉梅.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5)
[4]海洋地震资料子波零相位化技术研究与应用[J]. 王守君,方中于,史文英,张兴岩,刘明珠. 石油物探. 2015(05)
[5]基于GRNN振幅谱估计的井控提高地震分辨率技术[J]. 王姣,李红梅,李振春,王德营,董烈乾,徐文才,李河昭. 石油学报. 2015(06)
[6]地质统计学反演在三道桥工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宁松华,曹淼,刘雷颂,曹哲,屈燕微,宁文钰,陆嘉.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07)
[7]中国石油集团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J]. 撒利明,甘利灯,黄旭日,陈小宏,李凌高.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03)
[8]小断层识别方法在海上油田开发中的应用研究[J]. 李熙盛,杨平华,严浩雁,王成龙,关伟龙.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4(02)
[9]海洋深水地震资料中的多次波衰减技术[J]. 肖二莲,何玉梅,潘新志,张治忠,赵明. 西部探矿工程. 2013(12)
[10]EEI反演技术在南海A区开发气田中的应用[J]. 肖为,史文英,方中于,但志伟,杨平华,钟明睿.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3(05)
硕士论文
[1]喇嘛甸油田萨尔图油层构造及储层特征研究[D]. 齐林.大庆石油学院 2010
[2]深层信号相位一致性处理方法研究[D]. 王希萍.中国石油大学 2008
[3]基于波动方程的三维叠前深度偏移[D]. 李慧.大庆石油学院 2007
本文编号:2897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972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