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地震波在测定地下核爆当量和地震震源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5 14:57
  地下核爆或天然地震发生时,都会产生地震波,研究地震波所带来的信息是地震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地震波理论,根据地震波波形特征,分析和解释地震记录图,是测定地下核爆炸的震源参数、研究天然地震震源过程的有效途径。当量和埋深是地下核爆中两个重要参数,准确的估计当量和埋深对于合理评估核爆的威力以及对核爆进行地震学监测的可信性检验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当量估计方法通常是利用振幅或震级与当量之间的经验关系获得当量的估计,然而在地方性及区域地震范围内,用于研究的体波震相Pn,Pg,Sn和短周期面波Lg波形较为复杂、容易受到源和路径不均匀性等影响,同时直达波的不确定性导致需要用多台站平均来减少实际数据中振幅散射等问题,这些因素均能在震源大小和当量估计上引起较大误差。为了避免上述因素带来的误差影响,并在进行当量估计的同时获得埋深的结果,根据尾波对源区辐射花样、路径不均匀性等不敏感且波形稳定的特征,建立了通过单一地震台站拟合区域波形全波列的尾波包络,同时获得当量和埋深估计的方法。首先,基于尾波单一散射模型,以震源谱、传播效应、台基响应、传递函数及其尾波形状函数的物理模型为基础,直接建立了地方性及区域范围尾波包...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地震波在测定地下核爆当量和地震震源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图2.3?2002年4月16日地震事件MDJ台站兰分量记录??19??

波形,包络,尾波,平滑处理


图2.5实际地虔记录的包络波形??2.5小结??

背景,核爆,朝鲜,黑色


距在200km到500km之间的11个区域范围地震台站(表3.2)?W及2002年到2013??年间该区域发生的27个天然地震记录(M苗.5)来进行朝鲜地下核爆当量和埋深的??数据分析(表3.3)。研巧区域背景图如图3.1所示,图中五角星为朝鲜五次地下核爆??试验点,黑色十字形表示历史地震记录,黑色H角形代表区域地震台站。????、?*?I??45。—?-iAki.??‘N>?A?+??f;沪-?换?斬?t??43.—?PST?-??w:。"C++#??1?'?:?V.':?:?::?■?NKTS??十?,牛?★??4’.-,?,?,羞品.?,??遷—'?:.卽.;::志.‘??,,乐愚敏-???黄海????I?I?i?I??122-?124。?126-?!28°?!30。?132?巧)??图3.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_w7.9级地震震源过程[J]. 王卫民,郝金来,何建坤,姚振兴.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09)
[2]朝鲜2009年和2013年两次核爆的地震学特征对比研究[J]. 田有,柳云龙,刘财,冯晅,郑确.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3)
[3]2014年3月10日加州西北岸M_w6.9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J]. 曹雷,郝金来,王卫民,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1)
[4]2013年芦山7.0级地震的动态破裂过程[J]. 刘成利,郑勇,葛粲,熊熊,许厚泽.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06)
[5]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初步结果[J]. 王卫民,郝金来,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4)
[6]芦山4.20地震破裂过程及其致灾特征初步分析[J]. 张勇,许力生,陈运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4)
[7]朝鲜核爆的Rayleigh波震级测量[J]. 范娜,赵连锋,谢小碧,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3)
[8]东亚地区上地幔顶部P_n速度结构的构造动力学意义[J]. 张国民,汪素云,王辉.  地震地质. 2012(04)
[9]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沿海M_w9.0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J]. 郝金来,王卫民,姚振兴.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06)
[10]东北地区Pn波速度结构研究[J]. 贾军,周仕勇,孟宪森,战玉明.  防灾减灾学报. 2011(02)

博士论文
[1]中国大陆上地幔顶部体波速度层析成像[D]. 裴顺平.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2



本文编号:2899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99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e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