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陕西省降雨和径流变化特征及旱涝事件应对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7 04:33
  旱与涝为反义词,是两个极端事件,连接两个事件的则是水,水极端少而形成旱,水极端多而形成涝。陕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按照地理位置可以划分为陕北、关中和陕南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的降雨量自北向南逐级递增。研究陕西三个典型地区降雨径流变化及旱涝特征,对预防和应对频发的旱涝事件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及其境内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水文模拟、综合对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理论研究、模型研究、系统研发等技术,对陕西省降雨和径流的变化特性进行细致分析,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模型构建了陕西省干旱演变特征总体研究框架,对干旱事件成因和特征,以及极端降水特性进行剖析,提出应对预案和解决方案,并基于综合集成平台,搭建了陕西省防汛抗旱会商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将预案和方案应用于实际。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累积距平法、滑动平均法、线性趋势估计法等对陕北延安市近62年降水特征和典型年暴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延安降水量整体呈减少趋势,但近年来,汛期的降水趋势有所增多,其中小雨和中雨占总降水日数的比例较大;对关中西安市近60年的降水量、降水日数、气温等气象要素和水文要素进行趋势及突变分析,结果表明... 

【文章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陕西省降雨和径流变化特征及旱涝事件应对研究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季节分布,春季降水,年降水量,绥德


多年平均 405.3 428.6 327.7 392.4 466.9 376.5 451.2 541.7 520.3 609.7b.季节变化特征陕北地区由于其地形地貌关系,季节降水量差异大。陕北地区降水季节分布如图2-1所示。四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例分别为17%、57%、24%和2%;50%以上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春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0.6%~49.1%。神木站1965年春季降水53.2mm,占全年降水量108.4mm的49.1%,为最大比例。绥德站1962年春季降水2.3mm,占全年降水389.1mm的0.6%,为最小比例;夏季占全年降水的26.3%~84.9%;秋季降水占全年的4.6%~49.0%;冬季降水所站百分比小于13.5%。图 2-1 陕北地区降水季节分布Fig. 2-1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north of Shaanxi province表 2-2 极值站点季节降水与全年降水比例 单位:%Table 2-2 Proportion between seasonal precipitation and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extreme sites Unit: %季节站点春/全 夏/全 秋/全 冬/全神木站(最大) 49 32 12 7绥德站(最小) 1 59 27 13年均 17 57 24 2

趋势图,趋势,降水变化,趋势方程


2 陕西典型区域降雨特征分析地区降水趋势分析1957—2013 年平均降水量变化趋势如图 2-2 所示。年均降水量为,趋势方程为 y = -0.8268x + 476.44,年均降水量以 8.2 mm/1最大值为 754.8mm,出现在 1964 年;最小值为 260mm,出现m。60 年代中期前,降水变化幅度较大,中期后降水变化趋势世纪后其降水呈现增加趋势,这与本地区水资源利用、土壤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陕西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李斌,解建仓,胡彦华,姜仁贵.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7)
[2]基于CWSI及干旱稀遇程度的农业干旱指数构建及应用[J]. 赵焕,徐宗学,赵捷.  农业工程学报. 2017(09)
[3]1951—2015年洞庭湖区旱涝演变及典型年份旱涝急转特征分析[J]. 胡毅鸿,李景保.  农业工程学报. 2017(07)
[4]1961年-2013年渭河流域降水与径流变化特征[J]. 李斌,解建仓,胡彦华,姜仁贵,王莉.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7(02)
[5]近50年陕南地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李斌,解建仓,胡彦华,姜仁贵.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7(01)
[6]黄河流域极端降水特征分析[J]. 靳莉君,王春青,王鹏,郭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06)
[7]近50年佛坪县降水变化特征分析[J]. 李斌,王莉.  陕西水利. 2016(05)
[8]基于SPEI和NDVI的中国流域尺度气象干旱及植被分布时空演变[J]. 王兆礼,黄泽勤,李军,钟睿达,黄文炜.  农业工程学报. 2016(14)
[9]渭河中下游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J]. 李斌,解建仓,胡彦华,姜仁贵.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6(03)
[10]1960—2010年窟野河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J]. 苏佳园,白红英,张永江,张荟瑶.  中国水土保持. 2016(05)



本文编号:2961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961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8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