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基于网格层析成像偏移速度建场技术在跃满地区应用

发布时间:2021-01-07 10:41
  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叠前深度偏移已经逐渐成为各大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该方法对速度模型的精度要求较高,如果所建速度模型不准确,就会影响最终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质量,因而叠前深度偏移的关键在于速度模型是否精确。本文研究基于网格层析成像偏移速度建模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品质和保真度,降低层位误差,提高钻探成功率。本文所研究区域整体反射层比较齐全,资料整体信噪比较高。但主要目的信噪比低,受上覆二叠系火成岩影响较大,火成岩速度在横向上的变化剧烈。针对以上情况,本文首先研究了当前一些主流建模方法,对比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其次是分析了网格层析成像的基本原理,加深对网格层析成像建模技术的理解和认识;最后是在跃满工区应用网格层析成像偏移速度建模技术。我们发现该建模技术能反演出接近真实地层情况的速度,所有的共反射点道集均被拉平,并且速度的剩余延迟几乎接近于零,最终的偏移剖面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这充分证明了该建模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油气勘探中遇到的复杂地质构造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网格层析成像偏移速度建场技术在跃满地区应用


初始深度域速度模型的建立流程

流程图,网格层,成像技术,流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专业学位论文;④读取数据库中构造属性信息、背景速度、层位个层析成像矩阵;⑤求解网格层析成像矩阵,得到优化前后偏移道集,如果同相轴上的道集被拉平,被拉平,则进重复前面的各个步骤,直至得到拉2 所示。

示意图,曲率,示意图,道集


深度偏移的成像深度和振幅保真度上就出现偏差,偏差的极性和度模型的精度直接有关。当前速度建模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可以概括类:一类是基于不同道集的偏移速度建模方法;另一类是不同判别标准建模方法[12]。前一类包括各道集偏移速度建模。后一类包括剩余曲率A)、深度聚焦分(DFA)、相干速度反演、Deregowski 环速度分析、基于析成像、全波形反演等。对于前一类建模方法这里不做具体介绍,接下绍后一类方法。剩余曲率分析(RCA)震资料处理过程中的偏移速度分析,经常会用到剩余曲率分析法,这种论基础为:当对地下的任意一点进行成像,如果使用的速度模型符合地则与使用不同叠前道集进行偏移后的成像效果应该一致,并且得到的共集也应该是水平的[13]。否则,道集上的同相轴就会有剩余时差。RCA理如图 2.1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在K油田的应用[J]. 沈水荣,覃天,彭文绪,谢文胜.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3)
[2]近地表速度建模方法综述[J]. 崔栋,张研,胡英,李斌,张小栓.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06)
[3]网格层析成像技术在桂中坳陷的应用研究[J]. 司卫,万城程,马锐,刘峰,蒲勇,孙进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12)
[4]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方法分析[J]. 马彦彦,李国发,张星宇,田纳新,祝文亮,翟桐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4(04)
[5]三维曲波变换在地震资料去噪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 张之涵,孙成禹,姚永强,肖广锐.  石油物探. 2014(04)
[6]网格层析成像速度建模方法与应用[J]. 李慧,成德安,金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3(S1)
[7]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发展现状[J]. 丁安徐.  西部探矿工程. 2013(11)
[8]网格尺度对走时层析成像结果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 王敬,杨艳,胡英,张小磊,张东,秦前清.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3(04)
[9]各种速度分析与反演方法的对比研究[J]. 王华忠,冯波,李辉,王雄文,胡江涛.  岩性油气藏. 2012(05)
[10]自动拾取的成像空间域走时层析速度反演[J]. 秦宁,李振春,杨晓东,周卿,陈富强,桑运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2(03)

博士论文
[1]地震反射走时层析理论与应用研究[D]. 成谷.同济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网格法射线追踪研究及应用[D]. 刘殿秘.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62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962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3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