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利津干热岩型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0 19:16
  干热岩型地热资源是储量大、用途广的新型、可再生绿色能源,对其进行调查评价意义重大。本次从区域干热岩靶区选址、物探、钻探、岩芯取样测试、综合测井、抽注水试验、目的层压裂、热储评价等方面,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干热岩型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同时以利津干热岩GRY1孔进行说明,结果表明:虽然其天然裂隙率及渗透性较差,但经水力压裂后其渗透系数有大幅提高,压裂模式属于人工高压+天然裂隙复合压裂模式,在可控的孔口压力下能获得较大的注入水量,有利于干热岩资源的开发利用;干热岩做压裂试验时应选取天然裂隙发育段作为压裂试验的目的层,陈庄潜凸起区内埋深5000m范围内干热岩蕴藏的热资源量为2.654×1020J,折合标准煤90.21亿t;可利用资源量为5.29×1018J,折合标准煤1.804亿t。该研究对干热岩勘查开发工程场地选址、调查评价等方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地质学报. 2020,94(07)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利津干热岩型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关键技术研究


陈庄潜凸起地质构造与基岩面埋深等值线图(据谭现锋等,2015修改)

剖面图,干热岩,利津,概念模型


因世界各地干热岩赋存深度各异,钻探深度不同,井深多为1000~5000 m。目前,最深的干热岩开采井为苏尔茨场地的5105m。井身结构与井径多设计为三开或四开结构,钻井的终孔口径要求不小于Φ215.9mm,以满足压裂装置与试验需要。为提高钻进效率,美国采用孔底动力马达匹配高速钻头的钻进工艺,针对高温花岗岩与片麻岩地层钻进,采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PDC)与牙轮复合钻头,有效地提高了钻进效率。在固井方面,要求井筒的其他部分不能泄压。固井水泥浆在高温下的稠化性能、失水控制和抗压强度,需经试验满足要求后才能应用。图3 利津县付窝—新立村人工地震勘探剖面图

剖面图,干热岩,人工地震,利津


图2 利津干热岩概念模型图干热岩钻探在我国起步较晚,耐高温钻具和钻井技术、高温钻井液技术还不够成熟,主要是改良利用地矿和石油行业现有钻探技术,尚未形成成熟的干热岩高温钻井技术体系,严重制约了干热岩钻探的施工效率。因此在干热岩型地热资源中进行钻探存在一定的技术难点,研究在干热岩型地热资源中如何规范钻探对以后的资源开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西干热岩地热资源赋存条件分析[J]. 康志强,张起钻,管彦武,刘德民,袁金福,杨志强,陆济璞,王新宇,张勤军,张美玲,冯民豪.  地学前缘. 2020(01)
[2]山东文登ZKCW01干热岩钻孔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J]. 江海洋,王树星,康凤新,史猛,范振华,张玲.  地质学报. 2019(S1)
[3]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赋存地质特征及开发潜力[J]. 张盛生,张磊,田成成,蔡敬寿,唐保春.  地质力学学报. 2019(04)
[4]干热岩地热开发实践及技术可行性研究[J]. 荆铁亚,赵文韬,郜时旺,王金意,张健.  中外能源. 2018(11)
[5]增强型地热系统:国际研究进展与我国研究现状[J]. 许天福,胡子旭,李胜涛,姜振蛟,侯兆云,李凤昱,梁旭,冯波.  地质学报. 2018(09)
[6]干热岩勘查开发工程场地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李胜涛,张森琦,贾小丰,许天福,任涛,李甫成.  中国地质调查. 2018(02)
[7]5000 m深部干热岩钻井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J]. 赵远刚.  中国地质调查. 2018(02)
[8]干热岩压裂开发技术现状及展望[J]. 罗天雨,刘全稳,刘元爽.  中外能源. 2017(10)
[9]利津陈庄干热岩GRY1孔压裂试验研究[J]. 谭现锋,王浩,康凤新.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6(10)
[10]我国东南沿海干热岩赋存前景及与靶区选址研究[J]. 蔺文静,甘浩男,王贵玲,马峰.  地质学报. 2016(08)

硕士论文
[1]干热岩形成机理及开发潜力研究[D]. 张杨.长安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22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222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8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