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汪南地区扶杨油层地震反演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1 19:12
  高精度井震联合反演是储层预测的核心,论文中利用了测井资料在垂向上的分辨率和地震资料在横向上的连续性,通过二者有机的结合,获得既具有较高分辨率又把界面性地震资料转换成岩层性测井资料,使其能与测井、钻井直接对比。汪南地区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内的安达—肇州断裂带,属汪家屯背斜构造,由于汪南地区扶杨组储层砂体分布复杂、规模小,在800-1000米井网条件下大部分砂体分布比较分散,从而探明储量和井控动态储量的之间的差异。我们以汪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利用测井、地质、地震资料相结合,以工区的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生成的构造格架为基础,对汪南区块采用Jason软件来进行波阻抗反演,运用测井资料、地质资料对波阻抗反演数据体以及地震属性进行储层的标定,综合储层的波阻抗和地震属性特点,从而对工区扶杨油层各段进行立体精细的储层预测。 

【文章来源】: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汪南地区扶杨油层地震反演应用研究


工区地理位置图

原理图,褶积模型,原理


图 2.2 褶积模型原理通过估算子波的逆—反,通过反子波和地震道进行褶积运算,即系数,把所得反射系数带入(3-1)式从而得出递推公式:iiiiiiRRvv 1111 以通过各层的波阻抗信息推导出来的,所以它能反映界面转换成得到的速度和密度分布,可以通过 Gardner 公式把速度及密度从0.25 0. 31 反演方法分类震数据的反演结果信息,地质、测井资料反演的效果和反演方法法[7-9],见表 2-1。本论文主要以经过叠后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为

直方图,曲线校正,直方图


所以必须使用标准化的处理。3.1.1.2 测井曲线标准化除了环境因素的原始测井数据误差,误差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由于仪器的校准。这是因为长期的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油田难以保证所有井测量数据是相同类型的仪器、同样的操作方式及统一的标准刻度器,这样以刻度因素为主要的误差就必然的会在井和井之间存在。实际测井资料标准化是同一层的同一领域或地区使用,通常有一个地质地球物理性质类似于自相似的分布规律,为每一个测井数据区域或领域进行全面分析,校准不确定度,从而达到全区域或测井数据标准化。我们对本研究区进行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对此主要采用直方图这种方法。研究区共优选出 32 口井,其中 27 口井常规曲线基本齐全(DT、SP、LLD、RHOB、GR),对所需曲线进行了标准化处理。由图 3.1 可以看出研究区声波测井曲线标准化前的部分井直方图频率分布图,虽然大多数井频率分布上具有比较好的一致性,但是个别井的 DT曲线值还是有相对的偏移,假如把这样的有偏移的资料直接用在多井处理或者是反演中的话,必定会导致存在很大的误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维高分辨率反演技术在苏里格气田的应用[J]. 刘学清,魏福吉,王大全,秦俐,白玉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3(01)
[2]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在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王香文,刘红,滕彬彬,王连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05)
[3]地质统计反演方法在新木油田128区块砂体预测中的应用[J]. 王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27)
[4]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在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中的应用[J]. 舒克栋,张才智,程超,杨小晏.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11(01)
[5]分频反演方法及其在塔河A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季玉新,刘春园,陈冬,王康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01)
[6]测井曲线重构技术在储层反演中的应用[J]. 余瀚熠,李瑞,蒋涔,赵诚亮.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09(06)
[7]地震反演中测井数据的预处理[J]. 侯伯刚,刘文岭,罗娜.  物探与化探. 2009(03)
[8]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在精细油藏描述中的应用[J]. 朱金富,于炳松,姚纪明,聂保锋.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9(01)
[9]随机模拟反演技术在泌阳凹陷中南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常炳章,王雪敏,李永清,武子钰,付江娜,纪甜甜.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9(01)
[10]地质统计反演之随机地震反演方法——以苏丹M盆地P油田为例[J]. 李方明,计智锋,赵国良,吴昌吉,李志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04)

博士论文
[1]肇源—太平川地区葡萄花油层储层精细预测及成藏条件研究[D]. 李占东.大庆石油学院 2009
[2]测井属性的地震测井智能联合反演[D]. 张学庆.成都理工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地震反演在北二西东块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 陈彦奇.东北石油大学 2013
[2]黑82区块构造精细解释及有效储层刻画[D]. 唐美涛.东北石油大学 2013
[3]多学科油藏研究技术在窄薄砂体油田中的应用[D]. 蔡淑波.东北石油大学 2013
[4]西峰油田西137区块储层特征研究[D]. 何青城.东北石油大学 2013
[5]井震结合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研究[D]. 白军辉.东北石油大学 2012
[6]茂805-茂807区块地质特征研究及增储潜力评价[D]. 王德平.东北石油大学 2012
[7]松辽盆地北部江桥—平洋地区萨尔图油层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D]. 衣晓东.东北石油大学 2012
[8]卫星—升平地区登娄库组沉积相研究[D]. 王妍.东北石油大学 2012
[9]卫星—升平地区登娄库构造精细解释[D]. 孙吉爽.东北石油大学 2012
[10]深层超压环境储层孔隙度预测方法研究[D]. 袁青.中国石油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25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225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1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