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极化中的赛格尔近似及饱和效应
发布时间:2021-06-11 21:54
为探究激发极化中赛格尔公式的适用性及饱和效应的问题,笔者分析了赛格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做的近似,通过正演模拟分析赛格尔公式的适用范围;并研究了饱和效应问题。结果表明:赛格尔公式不适合用于高极化地质体或复杂极化地电结构模型计算,特别是电性变化剧烈的地电结构情况;饱和效应在理论上存在,且其饱和值与极化体大小有关系。极化体越大,饱和时所对应的地质体电阻率相对围岩电阻率就越低,饱和效应的存在使得激电异常的极大值可能会偏离富集矿体中心。
【文章来源】:世界地质. 2020,39(03)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均匀半空间中极化球体的视极化率曲线
综上,对多层有极化的层状介质或低阻高极化球体来说,赛格尔公式计算结果会有较大误差。这种情况表明,利用赛格尔公式反演极化率同样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即使可以通过增加电阻率反演迭代次数来改善电阻率反演结果进而改善极化率的结果,但这种改善只能是对反演曲线拟合程度的改善,无法避免赛格尔公式的近似性所造成的误差。2.2 饱和效应的模拟
为了进一步说明饱和效应的规律,图6给出了一组不同球体半径r对应的视极化率异常值随μ12变化的曲线图,球体中心相同。图3 极化率差别较小情况下层状介质的视极化率曲线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激发极化法测深曲线反演方法及对比分析[J]. 柳建新,蔡盛,刘海飞,张维. 物探与化探. 2012(06)
[2]三维地电断面激发极化法有限元数值模拟[J]. 黄俊革,阮百尧,鲍光淑. 地球科学. 2003(03)
[3]视电阻率对模型电阻率的偏导数矩阵计算方法[J]. 阮百尧. 地质与勘探. 2001(06)
[4]激发极化数据的最小二乘二维反演方法[J]. 阮百尧,村上裕,徐世浙. 地球科学. 1999(06)
[5]电阻率/激发极化率数据的二维反演程序[J]. 阮百尧,村上裕,徐世浙.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1999(02)
[6]激发极化法的“饱和效应”问题[J]. 王庆乙. 地球物理学报. 1977(02)
博士论文
[1]直流激电反演中的线性与非线性方法研究[D]. 刘海飞.中南大学 2007
[2]三维电阻率/极化率有限元正演模拟与反演成像[D]. 黄俊革.中南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25352
【文章来源】:世界地质. 2020,39(03)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均匀半空间中极化球体的视极化率曲线
综上,对多层有极化的层状介质或低阻高极化球体来说,赛格尔公式计算结果会有较大误差。这种情况表明,利用赛格尔公式反演极化率同样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即使可以通过增加电阻率反演迭代次数来改善电阻率反演结果进而改善极化率的结果,但这种改善只能是对反演曲线拟合程度的改善,无法避免赛格尔公式的近似性所造成的误差。2.2 饱和效应的模拟
为了进一步说明饱和效应的规律,图6给出了一组不同球体半径r对应的视极化率异常值随μ12变化的曲线图,球体中心相同。图3 极化率差别较小情况下层状介质的视极化率曲线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激发极化法测深曲线反演方法及对比分析[J]. 柳建新,蔡盛,刘海飞,张维. 物探与化探. 2012(06)
[2]三维地电断面激发极化法有限元数值模拟[J]. 黄俊革,阮百尧,鲍光淑. 地球科学. 2003(03)
[3]视电阻率对模型电阻率的偏导数矩阵计算方法[J]. 阮百尧. 地质与勘探. 2001(06)
[4]激发极化数据的最小二乘二维反演方法[J]. 阮百尧,村上裕,徐世浙. 地球科学. 1999(06)
[5]电阻率/激发极化率数据的二维反演程序[J]. 阮百尧,村上裕,徐世浙.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1999(02)
[6]激发极化法的“饱和效应”问题[J]. 王庆乙. 地球物理学报. 1977(02)
博士论文
[1]直流激电反演中的线性与非线性方法研究[D]. 刘海飞.中南大学 2007
[2]三维电阻率/极化率有限元正演模拟与反演成像[D]. 黄俊革.中南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225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2253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