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松辽盆地EGS地热资源评价及勘察开发选区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4 22:2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短缺,开发与使用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日益明显。在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应运而生。其中,地热能因为其储量巨大,分布广泛备受各国专家学者的瞩目。但是,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依旧面临着一系列技术难题。比如,适宜的干热岩(Hot Dry Rocks)选区确定,深部钻井技术,压裂技术等。松辽盆地位于中国东北部,横跨东北三省,有一小部分在内蒙古境内。盆地属于大陆边缘裂谷型盆地,盆地可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形成年代距今约650Ma,主要含有片麻状花岗岩和深变质岩,上层行成时间约为135350Ma,主要包含浅变质岩和花岗岩。盆地基底厚度可达11km左右,其中白垩纪占据主导。东北地区的平均热流值68.78m W/m2,松辽盆地大地热流值在51.590m W/m2之间,盆地由浅到深地温逐渐增加,并且由盆地东北部移动到西南部。盆地主体部分的平均地温梯度为3.8℃/100m,地温梯度介于3.05.0℃/100m,其中大庆—白城一带地温梯...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干热岩地热能潜力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EGS研究现状
        1.3.2 干热岩勘查开发靶区选择的发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松辽盆地自然地理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象水文
第3章 松辽盆地地质特征
    3.1 盆地概况
        3.1.1 盆地基底的岩性
        3.1.2 盆地基底断裂
        3.1.3 盆地成因机制
        3.1.4 盆地类型的确定
    3.2 盆地地层系统
    3.3 构造单元与盆地地质结构
    3.4 盆地水文地质条件
    3.5 地震与活动断裂
    3.6 盆地三维地质模型
第4章 松辽盆地地温特征及资源量计算
    4.1 盆地地温场一般特征
    4.2 盆地热源来源分析
    4.3 盆地浅部地温场
    4.4 盆地不同深度温度分布特征
    4.5 盆地不同深度地温梯度特征
    4.6 盆地大地热流值
    4.7 盆地干热岩资源量计算
第5章 干热岩勘查开发选区
    5.1 评价单元选取
    5.2 评价因子选取
    5.3 评价因子量化分级
    5.4 层次分析求取权重
    5.5 靶区适宜性综合评价
    5.6 地球物理方法综合研究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松辽盆地增强型地热系统开发选区评价[J]. 鲍新华,张宇,李野,吴永东,马丹,周广慧.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02)
[2]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四版)[J]. 姜光政,高堋,饶松,张林友,唐晓音,黄方,赵平,庞忠和,何丽娟,胡圣标,汪集旸.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8)
[3]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圈定松辽盆地干热岩靶区[J]. 赵雪宇,曾昭发,吴真玮,王坤,李静,许天福.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6)
[4]地球系统动力学与取热减灾减排[J]. 李德威.  地学前缘. 2014(06)
[5]增强型地热系统(干热岩)开发技术进展[J]. 许天福,张延军,曾昭发,鲍新华.  科技导报. 2012(32)
[6]中国大陆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评估[J]. 汪集旸,胡圣标,庞忠和,何丽娟,赵平,朱传庆,饶松,唐晓音,孔彦龙,罗璐,李卫卫.  科技导报. 2012(32)
[7]我国陆区干热岩资源潜力估算[J]. 蔺文静,刘志明,马峰,刘春雷,王贵玲.  地球学报. 2012(05)
[8]中国干热岩勘查开发现状[J]. 杨方,李静,任雪姣.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2(04)
[9]伊利石40Ar-39Ar定年技术在松辽盆地北部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物源和油气成藏时代研究中的应用[J]. 付丽,邱华宁,霍秋立,王雪,曾花森.  地球化学. 2011(05)
[10]青海共和盆地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兼述CSAMT在地热勘查中的作用[J]. 王斌,何世豪,李百祥,宋窑东.  矿产与地质. 2010(03)

博士论文
[1]增强型地热系统水力压裂和储层损伤演化的试验及模型研究[D]. 郭亮亮.吉林大学 2016
[2]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区萨二、三油层油气藏形成机理研究[D]. 梁江平.大庆石油学院 2007

硕士论文
[1]水岩作用对EGS地热储层孔渗特征的影响研究[D]. 吴永东.吉林大学 2016
[2]松辽盆地白垩系岩相古地理研究[D]. 李伟.山东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01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301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4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