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黎贡山典型板岩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1 10:24
板岩是一种介于泥页岩到变质岩的过渡性浅变质岩,是地球浅层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种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且具有典型意义的岩石。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不难发现,以往有关于板岩的大部分研究往往主要集中在板岩的力学性质及其各向异性、水理特性、结构组分等方而,而很少涉及板岩地震波速度特性的研究。为了更好地来认识和识别这种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岩石,开展对板岩地震波速度特殊性质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该工作对于认识、研究浅层地壳的各向异性也将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对采自云南高黎贡山北段地区的新鲜板岩样品进行了地震波速度、性质的室内实验研究,按照相关规范选择质地较均匀低孔隙度无明显裂隙的岩块来制取试样,其中绝大部分工作是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的岩石物性实验室(位于十三陵的实验基地)完成(包括试样的制取和围压0-200MPa条件下的波速测量),实验设备主要为引自于美国NER公司的autolab2000c岩石物性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够按要求完成圆柱试样渗透率、电导率、三维地震波速等物性参数的测量。由于测量时所需最大围压条件的限制(autolab2000c设计围压为400MPa),本实验所涉及的高压部分实验(即围...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已有相关研究
第二章 基础理论
2.1 弹性理论
2.2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2.3 造岩矿物的地震波性质
2.4 岩石地震波室内研究技术
2.5 地壳和上地幔的地震波特性、地震波各向异性
第三章 板岩概述
3.1 成分与结构
3.2 板岩的力学特性
3.3 水的影响
第四章 区域构造背景
第五章 实验
5.1 实验设计
5.2 试样制备与样品特征
5.3 实验设备及方法
5.4 实验结果
5.4.1 P波速度(Vp)
5.4.2 横波速度
5.4.3 横波分裂
第六章 实验结果讨论
6.1 数据对比
6.2 板岩各向异性
6.3 动、静力学参数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7.1 主要结论
7.2 几点认识
7.3 结果应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高黎贡山典型板岩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J]. 郭彬彬,王红才,赵卫华,嵇少丞,孙东生,李阿伟,龙长兴.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3)
[2]云南高黎贡山典型斜长角闪岩地震波速、各向异性及其晶格优选定向的研究[J]. 嵇少丞,道林克祯,邵同宾,赵卫华,近藤洋裕,王红才. 地质论评. 2013(04)
[3]日本关于2011年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的研究报告(三)——震源过程、海底地形变、陆地地形变 根据地震波形看到的2011年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的震源过程[J]. 吉田康宏. 国际地震动态. 2012(10)
[4]低渗砂岩储层渗透率各向异性规律的实验研究[J]. 孙东生,李阿伟,王红才,赵卫华,乔二伟,龙长兴.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03)
[5]Elastic and Seismic Properties of Dabie-Sulu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J]. Matthew H.SALISBURY,Hartmut KER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2(01)
[6]西南日本火山区三维地震成像研究[J]. 韦伟,赵大鹏,石耀霖. 地学前缘. 2010(03)
[7]Vp/Vs Anisotropy and Implications for Crustal Composition Identification and Earthquake Prediction[J]. WANG Qian~1,JI Shaocheng~(1,2,*) and XU Zhiqin~2 1 Département des Génies Civil,Géologique et des Mines,cole Polytechnique de Montréal,Montréal H3C 3A7,Canada 2 Key Laboratory of Continental Dynamics,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10037 Beijing,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9(04)
[8]利用地震波速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组成及其动力学[J]. 刘明军,李松林,方盛明,樊计昌,赵丽. 地球物理学报. 2008(02)
[9]变形组构引起的超高压榴辉岩地震波速各向异性[J]. 章军锋,王永锋,金振民.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11)
[10]各向异性岩石纵、横波的波速比特性研究[J]. 邓涛,杨林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10)
本文编号:3335988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已有相关研究
第二章 基础理论
2.1 弹性理论
2.2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2.3 造岩矿物的地震波性质
2.4 岩石地震波室内研究技术
2.5 地壳和上地幔的地震波特性、地震波各向异性
第三章 板岩概述
3.1 成分与结构
3.2 板岩的力学特性
3.3 水的影响
第四章 区域构造背景
第五章 实验
5.1 实验设计
5.2 试样制备与样品特征
5.3 实验设备及方法
5.4 实验结果
5.4.1 P波速度(Vp)
5.4.2 横波速度
5.4.3 横波分裂
第六章 实验结果讨论
6.1 数据对比
6.2 板岩各向异性
6.3 动、静力学参数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7.1 主要结论
7.2 几点认识
7.3 结果应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云南高黎贡山典型板岩地震波各向异性研究[J]. 郭彬彬,王红才,赵卫华,嵇少丞,孙东生,李阿伟,龙长兴.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3)
[2]云南高黎贡山典型斜长角闪岩地震波速、各向异性及其晶格优选定向的研究[J]. 嵇少丞,道林克祯,邵同宾,赵卫华,近藤洋裕,王红才. 地质论评. 2013(04)
[3]日本关于2011年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的研究报告(三)——震源过程、海底地形变、陆地地形变 根据地震波形看到的2011年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的震源过程[J]. 吉田康宏. 国际地震动态. 2012(10)
[4]低渗砂岩储层渗透率各向异性规律的实验研究[J]. 孙东生,李阿伟,王红才,赵卫华,乔二伟,龙长兴.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03)
[5]Elastic and Seismic Properties of Dabie-Sulu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c Rocks[J]. Matthew H.SALISBURY,Hartmut KER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2(01)
[6]西南日本火山区三维地震成像研究[J]. 韦伟,赵大鹏,石耀霖. 地学前缘. 2010(03)
[7]Vp/Vs Anisotropy and Implications for Crustal Composition Identification and Earthquake Prediction[J]. WANG Qian~1,JI Shaocheng~(1,2,*) and XU Zhiqin~2 1 Département des Génies Civil,Géologique et des Mines,cole Polytechnique de Montréal,Montréal H3C 3A7,Canada 2 Key Laboratory of Continental Dynamics,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10037 Beijing,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9(04)
[8]利用地震波速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组成及其动力学[J]. 刘明军,李松林,方盛明,樊计昌,赵丽. 地球物理学报. 2008(02)
[9]变形组构引起的超高压榴辉岩地震波速各向异性[J]. 章军锋,王永锋,金振民.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11)
[10]各向异性岩石纵、横波的波速比特性研究[J]. 邓涛,杨林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10)
本文编号:3335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335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