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远震双平面波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壳幔速度结构
发布时间:2021-08-26 13:22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最年轻的高原,它的形成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在约50 Ma以来碰撞的结果,高原的东南缘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强烈变形地带,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是研究青藏高原变形机制和块体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区域。地球科学家们对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化机制提出了不少模型,主要有高原地壳(刚性体)东向挤出模型、中下地壳流模型和岩石圈连续挤压变形模型等。在这些模型中,青藏高原东南缘不仅是下地壳物质塑性流动的重要地区,还是大量物质向旁逃逸的重要通道,因此高原东南缘是检验不同理论模型的重要区域。研究该区域三维壳幔S波速度结构,对于了解和认识青藏高原的壳幔变形机制和构造动力学演化过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收集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牵头的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布设的350套地震流动观测台站数据,选取了面波震级大于5.5级,震中距在30°-120°内的605个远震事件。利用远震双平面波层析成像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进行了面波成像,获取了20-143s的瑞利面波相速度,并反演得到了该地区地壳、上地幔顶部(0-150 km)...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左图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及其邻区构造单元示意图,右图为研究区域构造图
木盆地边缘;而下地壳具有低粘滞系数的地区具有平缓的地形,如青藏高原东南缘(3)岩石圈连续挤压变形模型(Englandetal.,1988)。该模型认为受地幔中密度不均匀的流动场影响,板块在地幔区域发生耦合。(图1-2)。图1-2 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模型图。其中图(a)(b)(c)代表中下地壳流物质模型(Clarketal.,2000)。图(a)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地形起伏图,左下角显示各高原边界,AA’,BB’,
图 2-1 左侧为体波和面波质点位移示意图(曾融生, 1984),其中(a)P 波; (b)S 波; (c)瑞利波右侧为两列频率相近、相速度相近的单色波的叠加波及传播过程示意图(Stein et al, 2002)面波只能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其能量在地表二维空间里扩散,可以在地表生良好的路径覆盖;其次,在宽频带地震记录中,面波的能量往往远大于体波量,易于提取其内部信息;同时,不同周期的瑞利面波对地球不同深度的敏感不同。因此,在对地壳和上地幔的研究中,面波频散数据是反演地下介质速度构的重要资料。P 波和 SV 波在地表的相互干涉形成了面波,其质点在平行于震波传播方向的垂直平面内运动,所以在地震台站接收到的面波信号中,其垂分量能量明显高于水平分量,本研究便是使用垂向分量的瑞利面波数据进行相度反演。由于地球内部介质实际上并非均匀且完全弹性的,地震波往往具有不同频的波动成份,这些不同频率成分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传播速度。这种地震波传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用面波频散与接收函数联合反演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J]. 郑晨,丁志峰,宋晓东.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9)
[2]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瑞雷波相速度层析成像[J]. 潘佳铁,李永华,吴庆举,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3]南北构造带南段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J]. 常利军,丁志峰,王椿镛.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4]南北地震带南段远震P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J]. 徐小明,丁志峰,张风雪.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5]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壳速度结构与古地幔柱活动遗迹:来自丽江-清镇宽角地震资料的约束[J]. 徐涛,张忠杰,刘宝峰,陈赟,张明辉,田小波,徐义刚,滕吉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05)
[6]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结构及云南鲁甸、景谷地震深部孕震环境[J]. 李永华,徐小明,张恩会,高家乙. 地震地质. 2014(04)
[7]玉溪—临沧剖面宽角地震探测——红河断裂带及滇南地壳结构研究[J]. 王夫运,潘素珍,刘兰,刘宝峰,张建狮,邓晓果,马策军,张彩军. 地球物理学报. 2014(10)
[8]基于背景噪声研究云南地区面波速度非均匀性和方位各向异性[J]. 鲁来玉,何正勤,丁志峰,王椿镛.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3)
[9]小江断裂带周边地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J]. 吴建平,杨婷,王未来,明跃红,张天中.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7)
[10]Thermal State and Strength of the Lithosphere Beneath the Chinese Mainland[J]. WANG Y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2(04)
本文编号:3364319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左图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及其邻区构造单元示意图,右图为研究区域构造图
木盆地边缘;而下地壳具有低粘滞系数的地区具有平缓的地形,如青藏高原东南缘(3)岩石圈连续挤压变形模型(Englandetal.,1988)。该模型认为受地幔中密度不均匀的流动场影响,板块在地幔区域发生耦合。(图1-2)。图1-2 青藏高原隆升机制模型图。其中图(a)(b)(c)代表中下地壳流物质模型(Clarketal.,2000)。图(a)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地形起伏图,左下角显示各高原边界,AA’,BB’,
图 2-1 左侧为体波和面波质点位移示意图(曾融生, 1984),其中(a)P 波; (b)S 波; (c)瑞利波右侧为两列频率相近、相速度相近的单色波的叠加波及传播过程示意图(Stein et al, 2002)面波只能沿着地球表面传播,其能量在地表二维空间里扩散,可以在地表生良好的路径覆盖;其次,在宽频带地震记录中,面波的能量往往远大于体波量,易于提取其内部信息;同时,不同周期的瑞利面波对地球不同深度的敏感不同。因此,在对地壳和上地幔的研究中,面波频散数据是反演地下介质速度构的重要资料。P 波和 SV 波在地表的相互干涉形成了面波,其质点在平行于震波传播方向的垂直平面内运动,所以在地震台站接收到的面波信号中,其垂分量能量明显高于水平分量,本研究便是使用垂向分量的瑞利面波数据进行相度反演。由于地球内部介质实际上并非均匀且完全弹性的,地震波往往具有不同频的波动成份,这些不同频率成分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传播速度。这种地震波传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用面波频散与接收函数联合反演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J]. 郑晨,丁志峰,宋晓东.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9)
[2]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瑞雷波相速度层析成像[J]. 潘佳铁,李永华,吴庆举,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3]南北构造带南段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J]. 常利军,丁志峰,王椿镛.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4]南北地震带南段远震P波走时层析成像研究[J]. 徐小明,丁志峰,张风雪.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5]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壳速度结构与古地幔柱活动遗迹:来自丽江-清镇宽角地震资料的约束[J]. 徐涛,张忠杰,刘宝峰,陈赟,张明辉,田小波,徐义刚,滕吉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05)
[6]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结构及云南鲁甸、景谷地震深部孕震环境[J]. 李永华,徐小明,张恩会,高家乙. 地震地质. 2014(04)
[7]玉溪—临沧剖面宽角地震探测——红河断裂带及滇南地壳结构研究[J]. 王夫运,潘素珍,刘兰,刘宝峰,张建狮,邓晓果,马策军,张彩军. 地球物理学报. 2014(10)
[8]基于背景噪声研究云南地区面波速度非均匀性和方位各向异性[J]. 鲁来玉,何正勤,丁志峰,王椿镛. 地球物理学报. 2014(03)
[9]小江断裂带周边地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J]. 吴建平,杨婷,王未来,明跃红,张天中.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7)
[10]Thermal State and Strength of the Lithosphere Beneath the Chinese Mainland[J]. WANG Y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2(04)
本文编号:3364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36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