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用被动源地震探测方法研究青藏高原东缘与扬子地台西缘地壳上地幔结构

发布时间:2021-09-05 05:11
  本研究利用四川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成都理工大学与法国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等单位合作部署的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的观测资料,采用被动源地震探测接收函数方法对青藏高原东缘与扬子地台西缘地壳上地幔结构进行研究。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和扬子地台西缘的四川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复杂。研究表明,由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推移,受欧亚板块的阻挡,青藏高原产生强烈隆升,并伴随向东、南东方向的水平挤出运动,在四川盆地西缘受阻,转换成为龙门山断裂带的逆冲运动,并引发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和则木河断裂带的走滑断裂活动。在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接触边界,出现了一系列北东走向或近似南北及北西走向的陡峻山脉。在这些地区地壳增厚,且中、下地壳出现低速层。相反四川盆地显示为较刚强的地壳上地幔,地壳内不存在低速层。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地壳上地幔的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青藏高原地壳的速度明显低于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内上地壳Vs速度值为3.0-3.5km/s,中地壳达3.6-3.8km/s,下地壳达4.0-4.3km/s,而上地幔为4.5-4.8km/s。并且地壳内不存在低速层,岩性上... 

【文章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项目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主要内容
    1.3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1.4 小结
第2章 研究区域的构造地质环境和被动源地震观测
    2.1 构造及地质背景
        2.1.1 青藏高原东缘的异常地貌
        2.1.2 青藏高原东缘及周边区域的深部构造动力环境的差异
    2.2 被动源地震观测
        2.2.1 野外工作流程
        2.2.2 台站位置和资料选取
        2.2.3 野外观测系统和台站建设
        2.2.4 地震波形记录数据格式
    2.3 小结
第3章 接收函数理论方法及其发展
    3.1 被动源接收函数方法的发展
    3.2 相关概念和处理方法
        3.2.1 等效源概念
        3.2.2 地震转换波
        3.2.3 坐标系的转换
        3.2.4 水准因子反褶积
    3.3 接收函数理论
        3.3.1 接收函数基本概念
        3.3.2 转换震相的走时和地壳厚度
        3.3.3 接收函数的计算
        3.3.4 参数选取
        3.3.5 CCP偏移叠加成像
    3.4 小结
第4章 接收函数研究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和泊松比
    4.1 数据处理
        4.1.1 数据预处理
        4.1.2 波形数据滤波
    4.2 提取接收函数和接收函数反演及成像
        4.2.1 坐标系转换和接收函数提取
        4.2.2 H-k计算Moho面深度及波速比
        4.2.3 研究区S波速度反演
        4.2.4 共转换点(CCP)偏移叠加成像
    4.3 小结
第5章 青藏高原东缘与扬子地台西缘深部结构研究
    5.1 青藏高原东缘与扬子地台西缘地壳结构研究
        5.1.1 青藏高原东缘与扬子地台西缘S波速度结构
        5.1.2 青藏高原东缘泊松比和波速比
        5.1.3 CCP叠加结果成像
    5.2 青藏高原东缘与扬子地台西缘岩石圈及软流圈结构研究
    5.3 小结
第6章 青藏高原东缘与扬子地台西缘地壳速度结构特征与动力学研究
    6.1 青藏高原东缘与扬子地台西缘地壳细结构
        6.1.1 人工爆破地震对地壳结构的研究
        6.1.2 被动源地震台阵观测成像的地壳结构研究
    6.2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流研究
        6.2.1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流分布
        6.2.2 地壳厚度分布及其物质流动
        6.2.3 地壳流的运动方式与地壳变形
    6.3 青藏高原东缘与扬子地台西缘地下结构及动力作用过程讨论
    6.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用接收函数建立区域模型的震源机制反演及其在芦山地震序列研究中的应用[J]. 杨宜海,梁春涛,苏金蓉.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0)
[2]四川及邻区地壳流与动力特征研究[J]. 范军,朱介寿,江晓涛,吴朋,杨宜海.  中国地震. 2014(04)
[3]四川芦山7.0地震和汶川8.0地震震源区地壳岩石圈变形特征分析[J]. 沈旭章.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6)
[4]Lithospheric structure and deformation in SE Tibet revealed by ambient noise and earthquake surface wave tomography: Recent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J]. Huajian Yao.  Earthquake Science. 2012(Z1)
[5]Crustal flow beneath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J]. Jieshou Zhu,Junmeng Zhao,Xiaotao Jiang,Jun Fan,Chuntao Liang.  Earthquake Science. 2012(Z1)
[6]用H-Kappa方法反演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邻区的莫霍面深度及波速比分布[J]. 江晓涛,程先琼,宋文杰,王成.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2(03)
[7]利用接收函数反演龙门山断裂带及邻区深部结构[J]. 王成,朱介寿,宋文杰,江晓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8]利用共转换点叠加方法研究华北地区地壳结构[J]. 武岩,丁志峰,朱露培.  地球物理学报. 2011(10)
[9]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地区地壳厚度与波速比研究[J]. 刘琼林,王椿镛,姚志祥,常利军,楼海.  地球物理学报. 2011(09)
[10]汶川-映秀8.0级大地震的发生与岩石圈精细速度结构和动力机制[J]. 滕吉文,杨辉,张洪双,张雪梅,闫雅芬,张永谦,阮小敏.  第四纪研究. 2010 (04)

博士论文
[1]远震体波接收函数方法:理论与应用[D]. 陈九辉.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7

硕士论文
[1]利用接收函数反演龙门山断裂带及邻区深部结构[D]. 王成.成都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84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384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3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