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10-20 13:54
文章采用高密度电法对某地区断裂构造进行探测,并结合地质勘察资料,查明了该断裂的地下分布形态以及围岩情况。实例表明,对于断裂与周围岩层存在电性差异且具有一定规模和埋深的地层断裂,采用高密度电法进行探测是一种高效、可靠的物探方法。
【文章来源】:工程技术研究. 2020,5(14)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电法工作原理示意图
高密度电法在实际工作中常用排列方式有温纳排列α、偶极排列β、施伦贝谢尔排列α2、三极AMN排列或三极MNB排列。一般情况下,温纳排列的垂向分辨率相对较高,在深部浅部均有较大的一次场电压VP值,在地表干燥、接地不良、供电电流较小时也有较高信噪比,地形起伏造成的干扰较小;其缺点是由于MN随着AB的增大而增大,在地层深部分辨率降低[5]。综合考虑探测目标和地形条件,该次工作选择温纳排列形式,如图2所示。温纳排列的电极排列顺序为A→M→N→B(其中A和B是供电电极,M和N是测量电极)。开始测量时,AM=MN=NB为一个电极距,A、B、M、N逐点同时向右滚动,测得第一条剖面线;然后AM、MN、NB同时增加一个电极距,A、B、M、N逐点同时向右滚动,测得另外一条剖面线。测量过程中,MN的电极间距与AB的电极间距始终保持着1∶3的关系,即AM=MN=NB,经过这种方法不断采集直至结束,最终的测量断面为倒梯形。2 工程实例
该测区自然地形坡度较陡,海拔为1890~1985m,出露地层为第三系(N)砾岩、粉砂岩、砂砾层、黏土和石炭系中上统(C2+3)鲕状灰岩、生物灰岩、灰岩夹白云岩。第四系覆盖层或全—强风化层电阻率一般比较低,通常<200Ω·m,但是浅部松散层电阻率相对较高,甚至可高达1000Ω·m以上。砂岩主要呈中低阻分布,电阻率为100~800Ω·m。完整的灰岩电阻率较高,通常>2000Ω·m,岩体越完整,电阻率越高。在岩体风化、破碎强烈、岩溶发育、节理裂隙发育的情况下,电阻率会出现不同程度降低,最低可达100Ω·m以下。根据各地层电性变化特征,岩(土)层的电性存在差异,具备高密度电法开展的地球物理条件。测区地质情况如图3所示。2.2 工作布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机场岩溶勘察中的应用[J]. 戴国强,王俊,刘成,刘杰. 工程技术研究. 2019(22)
[2]高密度电法在滑坡灾害勘察中的应用[J]. 万佳俊. 工程技术研究. 2018(06)
[3]高密度电法不同装置的勘探效果对比[J]. 马志飞,刘鸿福,叶章,杨建军. 物探装备. 2009(01)
[4]隐伏断层电性特征及浅层电法探测[J]. 王爱国,马巍,张向红,柳煜. 西北地震学报. 2006(03)
本文编号:3447021
【文章来源】:工程技术研究. 2020,5(14)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电法工作原理示意图
高密度电法在实际工作中常用排列方式有温纳排列α、偶极排列β、施伦贝谢尔排列α2、三极AMN排列或三极MNB排列。一般情况下,温纳排列的垂向分辨率相对较高,在深部浅部均有较大的一次场电压VP值,在地表干燥、接地不良、供电电流较小时也有较高信噪比,地形起伏造成的干扰较小;其缺点是由于MN随着AB的增大而增大,在地层深部分辨率降低[5]。综合考虑探测目标和地形条件,该次工作选择温纳排列形式,如图2所示。温纳排列的电极排列顺序为A→M→N→B(其中A和B是供电电极,M和N是测量电极)。开始测量时,AM=MN=NB为一个电极距,A、B、M、N逐点同时向右滚动,测得第一条剖面线;然后AM、MN、NB同时增加一个电极距,A、B、M、N逐点同时向右滚动,测得另外一条剖面线。测量过程中,MN的电极间距与AB的电极间距始终保持着1∶3的关系,即AM=MN=NB,经过这种方法不断采集直至结束,最终的测量断面为倒梯形。2 工程实例
该测区自然地形坡度较陡,海拔为1890~1985m,出露地层为第三系(N)砾岩、粉砂岩、砂砾层、黏土和石炭系中上统(C2+3)鲕状灰岩、生物灰岩、灰岩夹白云岩。第四系覆盖层或全—强风化层电阻率一般比较低,通常<200Ω·m,但是浅部松散层电阻率相对较高,甚至可高达1000Ω·m以上。砂岩主要呈中低阻分布,电阻率为100~800Ω·m。完整的灰岩电阻率较高,通常>2000Ω·m,岩体越完整,电阻率越高。在岩体风化、破碎强烈、岩溶发育、节理裂隙发育的情况下,电阻率会出现不同程度降低,最低可达100Ω·m以下。根据各地层电性变化特征,岩(土)层的电性存在差异,具备高密度电法开展的地球物理条件。测区地质情况如图3所示。2.2 工作布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机场岩溶勘察中的应用[J]. 戴国强,王俊,刘成,刘杰. 工程技术研究. 2019(22)
[2]高密度电法在滑坡灾害勘察中的应用[J]. 万佳俊. 工程技术研究. 2018(06)
[3]高密度电法不同装置的勘探效果对比[J]. 马志飞,刘鸿福,叶章,杨建军. 物探装备. 2009(01)
[4]隐伏断层电性特征及浅层电法探测[J]. 王爱国,马巍,张向红,柳煜. 西北地震学报. 2006(03)
本文编号:3447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447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