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不同演化阶段的NAPLs污染区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7 12:42
  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ERT)能够快速、实时探测非水相液体(NAPLs)污染区,但污染发生后不同时间段的NAPLs污染区在土壤中呈现不同的演化特征。为了解ERT调查剖面中NAPLs污染区自泄漏至形成污染羽全过程的异常区变化特征,本文归纳总结污染过程NAPLs饱和度和电阻率变化特点,构建不同演化阶段NAPLs污染区地质及电阻率模型,计算得到不同装置形式的电阻率理论探测剖面;通过对比分析,判断污染区不同演化阶段在ERT剖面中相应的异常特征。结果显示,污染物侵入量较少时,存在于非饱和带中的LNAPLs污染区在电阻率剖面中形成低电阻率异常区,随着污染物的积累,污染区转变为高电阻率异常区,且污染范围逐渐向下扩展。DNAPLs污染区在非饱和带中的电阻率变化特征与LNAPLs污染区具有一定相似性。在饱和带中,污染区表现为高电阻率异常,随着污染物向隔水底板迁移及饱和度的降低,污染区的高电阻率异常特征减弱。ERT剖面中难以识别饱和度低于0.10的污染区。施龙贝格装置水平方向分辨率较高,而偶极装置垂向分辨率较高,这为实地探测中不同范围的高、低电阻率异常区的解译以及不同污染区探测时采集装置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50(S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水文地质模型构建
    1.1 LNAPLs迁移水文地质模型
    1.2 DNAPLs迁移水文地质模型
2 电阻率模型建立
    2.1 LNAPLs迁移电阻率模型
    2.2 DNAPLs迁移电阻率模型
3 计算参数设置
4 结果
5 讨论
    5.1 非饱和带污染区电阻率变化特征
    5.2 饱和带污染区电阻率变化特征
    5.3 采集装置效果分析
6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DNAPLs污染的适宜性探讨[J]. 朱建友,邓亚平,施小清,吴吉春,姜月华,苏晶文.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7(01)
[2]多孔介质中DNAPLs运移行为研究进展[J]. 邓亚平,郑菲,施小清,徐红霞,孙媛媛,吴吉春.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6(03)
[3]含水饱和度和含油饱和度对柴油污染土壤电阻率的影响研究[J]. 潘玉英,杨金生,邓小艳,水柏年.  土壤通报. 2016(02)
[4]LNAPLs污染物在层状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试验研究[J]. 刘汉乐,马腾飞,程亚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01)
[5]某炼油厂退役场地土壤与浅层地下水酚类污染特征研究[J]. 裴芳,罗泽娇,彭进进,祁士华.  环境科学. 2012(12)
[6]土壤与地下水中DNAPL的污染机理与调查技术[J]. 刘雪松,蔡五田,李胜涛.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11(06)
[7]监测井对加油站内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的监测作用[J]. 王莉,闫玲.  天津科技. 2006(02)

博士论文
[1]污染含水介质ERT法探测技术研究[D]. 郭秀军.中国海洋大学 2009
[2]石油污染含水介质的水理和力学特征研究[D]. 童玲.中国海洋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81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481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0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