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基于弥散—粘滞模型的地震低频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0 06:58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地震勘探的深度和精度日益提高,油气的储集的形式也日益复杂,勘探的目标已经从简单的构造油气藏转向了复杂岩性油气藏以及岩性-构造复合油气藏。这就需要提出精度更高的储层预测方法和技术、更加符合实际介质地震波传播理论,同时地震波在含流体储层中传播会发生能量衰减,尤其在高频段地震信号衰减更严重,而地震波低频信息比中高频信息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更深更远并且含有大量反映岩石孔隙中流体的信息,因此发展低频信预测息储层的方法和技术已经成为地球物理学家研究和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在几何衰减、物理衰减、影响地震波衰减因素三个方面讨论了地震信号的衰减理论和地震低频的形成机制,并在前人弥散-粘滞型波动方程波场延拓的基础上,应用了弥散-粘滞型波动方程2阶时间、8阶空间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正演模拟。其次分析了方程中弥散系数、粘滞系数以及储层厚度等因素对地震信号尤其是低频段信号振幅和频率信息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含流体储层弥散-粘滞模型的振幅、相位、频率等地震低频响应,为利用低频进行储层预测奠定理论基础。接着研究了提取低频信息的时频分析方法,应用了一种窗函数线性优化的广义S变换,在不影响高频时频分辨率...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弥散—粘滞模型的地震低频响应研究


流体在岩石骨架中流动示意图

饱和度,砂岩,孔隙中流体


图 2-2 砂岩衰减与饱和度(侵油时间)关系(据席道瑛,1997)由图可知,当岩石孔隙中含流体较少,地震波衰减随着饱和度的增加而呈线势;当饱和度再增大,衰减随饱和度增加的速度减慢,直到衰减达到一个峰,随着流体饱和度继续增加,地震波衰减会非线性下降。另外,地震波衰减同孔隙流体类型的影响。度的影响在孔隙中流体的饱和度较高时,流体的粘滞性随温度变化是温度对地震波衰原因;孔隙中流体饱和度较低时,由于粘度的松弛和吸附挥发物的分离,地受温度增加影响作用明显。席道瑛(1995)通过低频共振试验,研究了砂岩和流体情况下地震波衰减随温度的变化。

曲线,饱和石油,温度关系,砂岩


图 2-2 砂岩衰减与饱和度(侵油时间)关系(据席道瑛,1997)图可知,当岩石孔隙中含流体较少,地震波衰减随着饱和度的增加而呈;当饱和度再增大,衰减随饱和度增加的速度减慢,直到衰减达到一个随着流体饱和度继续增加,地震波衰减会非线性下降。另外,地震波衰孔隙流体类型的影响。的影响孔隙中流体的饱和度较高时,流体的粘滞性随温度变化是温度对地震波因;孔隙中流体饱和度较低时,由于粘度的松弛和吸附挥发物的分离,温度增加影响作用明显。席道瑛(1995)通过低频共振试验,研究了砂流体情况下地震波衰减随温度的变化。


本文编号:3486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486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7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