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海门潮位站迁建选址方案比选
发布时间:2021-11-10 09:23
以台州市海门潮位站迁建工程为例,从新站选址河段的河床稳定性分析出发,分析河段的水沙特性和历史演变规律,研究不同站址位置断面河床演变特征,对潮位站迁建工程选址方案进行比选研究,最终确定推荐站址,为海门潮位站迁建工程选址提供技术支撑,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文章来源】: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0,32(06)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海门潮位站站址比选方案
椒江河道河床演变和人类活动及上游来水有密切关系。60年代之前,椒江河床比较稳定,河床地貌和动力条件之间基本平衡。此后受上游水库建设、采砂活动影响严重,河床下切刷深。90年代以来主要受永宁江口治理长顺坝工程建设影响,椒江大桥上游南侧冲刷,北侧淤积。椒江大桥下游南槽冲刷,北槽长顺坝入口淤积。椒江河段南侧-5 m等深线连贯通畅,尤其是椒江大桥下游南槽,水深维持在-6 m以上。2013年以来,人类活动影响基本结束,河床处于动态平衡阶段,主要随上游来水变化而局部区域发生冲淤演变,变化幅度在0.5 m以内。3.4 选址断面河床演变分析
图3为方案1—方案5站址所在河道断面历史冲淤图,可以看出,2013年以来椒江段人工采砂和长顺堤的影响趋于结束,近期则处于动态平衡阶段,随径流大小略有调整。从横断面历年变化来看,长顺堤上游河床横断面呈“U型”,长顺堤所在河段分南北槽而呈“W型”。2013—2016年发生的几次大洪水导致椒江大桥上游河床底高程略有降低,椒江大桥下游南槽底高程一直维持在-6 m以下,水深条件良好。从历史演变和河床演变规律看,由于方案1—方案3处于长顺堤工程入口或南槽位置,水深位置在-6 m左右。当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容易形成局部较大的河床冲淤变化。方案四和方案五距离现状站址较近,水深维持在-10 m左右,水深条件较好、交通便利、河岸稳定、河床平坦、不易冲淤,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潮位、蒸发及降雨的连续性较好,可以作为新站址的推荐方案。4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床下切对双桥水文站水文测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讨[J]. 陈国安. 科技与创新. 2019(12)
[2]黑龙江流域乌云河采砂对东风水文站断面河势的影响分析[J]. 孙鸿,郑立军,沈清林.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9(03)
[3]浅析中小河流水文站建设中的断面选址问题[J]. 邓懿,杨津,黄碧波. 四川水利. 2018(04)
[4]河床下切对双捷水文站水文测报的影响及采取的应对措施探讨[J]. 黄春辉. 广东水利水电. 2013(07)
[5]河道采砂对西河镇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J]. 蒋治华. 江淮水利科技. 2011(05)
本文编号:3487017
【文章来源】: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20,32(06)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海门潮位站站址比选方案
椒江河道河床演变和人类活动及上游来水有密切关系。60年代之前,椒江河床比较稳定,河床地貌和动力条件之间基本平衡。此后受上游水库建设、采砂活动影响严重,河床下切刷深。90年代以来主要受永宁江口治理长顺坝工程建设影响,椒江大桥上游南侧冲刷,北侧淤积。椒江大桥下游南槽冲刷,北槽长顺坝入口淤积。椒江河段南侧-5 m等深线连贯通畅,尤其是椒江大桥下游南槽,水深维持在-6 m以上。2013年以来,人类活动影响基本结束,河床处于动态平衡阶段,主要随上游来水变化而局部区域发生冲淤演变,变化幅度在0.5 m以内。3.4 选址断面河床演变分析
图3为方案1—方案5站址所在河道断面历史冲淤图,可以看出,2013年以来椒江段人工采砂和长顺堤的影响趋于结束,近期则处于动态平衡阶段,随径流大小略有调整。从横断面历年变化来看,长顺堤上游河床横断面呈“U型”,长顺堤所在河段分南北槽而呈“W型”。2013—2016年发生的几次大洪水导致椒江大桥上游河床底高程略有降低,椒江大桥下游南槽底高程一直维持在-6 m以下,水深条件良好。从历史演变和河床演变规律看,由于方案1—方案3处于长顺堤工程入口或南槽位置,水深位置在-6 m左右。当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容易形成局部较大的河床冲淤变化。方案四和方案五距离现状站址较近,水深维持在-10 m左右,水深条件较好、交通便利、河岸稳定、河床平坦、不易冲淤,对生态环境影响小,潮位、蒸发及降雨的连续性较好,可以作为新站址的推荐方案。4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床下切对双桥水文站水文测报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讨[J]. 陈国安. 科技与创新. 2019(12)
[2]黑龙江流域乌云河采砂对东风水文站断面河势的影响分析[J]. 孙鸿,郑立军,沈清林.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9(03)
[3]浅析中小河流水文站建设中的断面选址问题[J]. 邓懿,杨津,黄碧波. 四川水利. 2018(04)
[4]河床下切对双捷水文站水文测报的影响及采取的应对措施探讨[J]. 黄春辉. 广东水利水电. 2013(07)
[5]河道采砂对西河镇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J]. 蒋治华. 江淮水利科技. 2011(05)
本文编号:3487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487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