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陕北榆林地区河川径流变异类型识别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2 20:40
  近年来,由于驱动水文循环过程的二元因素(气候和人类活动)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致使水分的传输转化机制和赋存条件皆发生了不同程度、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变化,即水文变异,其对区域水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近年来,水文变异已引起学界高度重视,其统计规律与归因也已成为国际相关领域的热点研究对象之一。河川径流是陆地水资源的重要赋存形式,其时间序列是记录和表征流域地表径流过程随时间变化的重要观测变量,其统计特征和变化形式反映并蕴含了水文系统的演化信息。水文变异在河川径流序列中的表现存在于诸多方面,如均值、方差、中位数、回归系数等统计参数,或是序列的分布概率、相关性结构、循环周期等变化特征。榆林地区位于陕蒙交界,黄土高原北部,长年干旱少雨,蒸发强烈,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建国以来,为了改善区域的生态与人居环境,当地人民和政府陆续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活动,下垫面条件发生显著变化。1990年以来,榆林地区积极推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区域水文循环受到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干扰,河川径流过程发生了显著了水文变异,其由于影响因素复杂,各种变异类型互相交织叠加,使得传统的单一检验方法很难认...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陕北榆林地区河川径流变异类型识别方法研究


榆林市水系和水文站点榆林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7.4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2.90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24.78亿m3,二者之间的不重复量为14.51亿m3

水库,淤地坝,位置,供水工程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扬黄定边供水工程、李家梁水库供水工程、采兔沟水库供水工程、朱盖沟水库供水工程。六七十年代以来,黄土高原地区持续开展了水土保持建设,其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措施,有记载的人工筑坝始于明代万 多年的发展历史。榆林市现共有各类淤地坝 21168 座,其中,3%建于 70 年代,骨干坝 373 座,大(一)型淤地坝 578 座,大(,中型淤地坝 7075 座,小型淤地坝 12045 座,分别占总数的 1.76.42%和 56.90%,布坝密度每平方公里 0.5 座,总库容 45.54 亿 m 亿 m3,可淤地 62.3 万亩,已淤 53.8 万亩。

等值线图,榆林市,等值线图,气象站


[86]。应用变差系数公式和Mann-Kendall检验法对榆林地区的各站年降水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1和图3.1。其中,表3.1统计了榆林地区各站降水量年际变化特征,图3.1描绘了榆林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表 3.1 各气象站降水量年际变化特征气象站 置信水平 变化率赵石窑站 0.25 62.53% -0.21%丁家沟站 0.24 60.31% -0.18%绥德站 0.23 66.84% -0.25%白家川站 0.23 73.38% -0.46%温家川站 0.29 94.49% -1.22%高家堡站 0.32 83.47% -0.84%高家川站 0.30 84.53% -0.84%申家湾站 0.25 59.18% -0.15%横山站 0.25 66.84% -0.33%神木站 0.30 95.25% -1.34%皇甫站 0.29 81.21% -0.88%清水站 0.30 75.71% -0.87%高石崖站 0.31 87.43% -1.08%王道恒塔站 0.31 84.87% -0.89%殿市站 0.24 9.38% 1.04%


本文编号:3491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491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9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