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赣东南地区岩体放射性生热率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2 11:06
  为了开展江西省干热岩资源选区评价,选取岩浆岩类型多且出露面积大的赣东南地区为研究区,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采集地表及钻孔样品进行岩矿鉴定、地球化学分析,并计算岩体生热率。研究结果显示,赣东南地区岩体生热率随岩体时代从老到新,呈现升高的趋势;燕山期岩浆岩生热率在赣东南地区平面上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明显规律;龙南地区热参1井岩体垂向上表现为生热率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大余-崇义-上犹地区和龙南地区岩体生热率较高,可作为江西省干热岩勘查优选有利区。研究成果可为江西省进一步开展高放射性产热型干热岩评价工作提供依据。 

【文章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3(06)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赣东南地区岩体放射性生热率特征研究


江西省岩浆岩分布图

照片,花岗岩,显微镜,照片


本次研究的花岗岩样品共78个,其中燕山期59个,生热率平均值为4.99 μW/m3,印支期10个,生热率平均值为4.46 μW/m3,加里东期9个,生热率平均值为3.46 μW/m3。整体生热率呈现燕山期>印支期>加里东期,表现为时代越新,生热率越高(图3)。图3 赣东南不同期次岩体生热率关系图

关系图,岩体,关系图,加里东期


图2 花岗岩的野外和显微镜下照片对不同期次的花岗岩类岩体的铀、钍、钾含量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燕山期铀含量平均为10.33×10-6,印支期铀含量平均为8.52×10-6,加里东期铀含量平均为6.36×10-6,各期次铀含量规律与生热率特征相对应。各期次的钍含量也呈现时代越老含量越低,但相差不大,依次为燕山期(30.17×10-6)、印支期(29.13×10-6)、加里东期(24.40×10-6)。各期次钾含量规律性不明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岭成矿带铀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全位成矿模式[J]. 赵如意,王登红,陈毓川,冷成彪,秦锦华,赵晨辉.  地质学报. 2020(01)
[2]桂东南地区干热型地热资源潜力分析[J]. 孙明行,刘德民,康志强,管彦武,梁国科,黄锡强,叶家辉,郭尚宇,孙兴庭,唐维,冯民豪.  地学前缘. 2020(01)
[3]山东文登ZKCW01干热岩钻孔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J]. 江海洋,王树星,康凤新,史猛,范振华,张玲.  地质学报. 2019(S1)
[4]我国东南沿海干热岩赋存前景及与靶区选址研究[J]. 蔺文静,甘浩男,王贵玲,马峰.  地质学报. 2016(08)
[5]漳州岩体放射性生热率特征及干热岩资源潜力[J]. 杨立中,刘金辉,孙占学,王安东,万建军,周毅.  现代矿业. 2016(03)
[6]广东佛冈岩体放射性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干热岩资源潜力研究[J]. 万建军,孙占学,胡宝群,王安东,刘金辉,刘成东,陈功新,李小聪.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7]江西省干热岩资源有利区优选研究[J]. 伯慧,宋炉生,王运,夏为平,王涛涛,王鹤,周胜.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8]江西省龙南县火山碎屑岩盆地存在干热岩可能性探讨[J]. 伯慧,王运,宋炉生.  煤炭技术. 2015(11)
[9]中国干热岩资源主要赋存类型与成因模式[J]. 甘浩男,王贵玲,蔺文静,王潇,马峰,朱喜.  科技导报. 2015(19)
[10]中国大陆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评估[J]. 汪集旸,胡圣标,庞忠和,何丽娟,赵平,朱传庆,饶松,唐晓音,孔彦龙,罗璐,李卫卫.  科技导报. 2012(32)



本文编号:35283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5283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6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