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瞬变电磁法线源构建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0 09:37
  随着油田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油井产油能力逐渐降低,含水率越来越高,而井间剩余油的开采是实现这一时期油田稳产和提高最终采收率的重要保证,要想开采剩余油,必须先探测剩余油,找到剩余油的富集区。本文将瞬变电磁法引入到井间剩余油探测中,在建立井间瞬变电磁探测系统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瞬变电磁法线源的构建技术。此外,本文基于瞬变电磁法理论,求解频域响应,分析频域与时域的关系的关系,通过构建线源的理论模型,计算瞬变电磁发射线源的电磁场。进一步,在线源地层正演模型基础上,模拟仿真线源地层的地电响应,分析套管井对瞬变线源电磁信号的影响,及不同倾斜角度的线源对信号接收的影响。在线源构建的主要实施环节,在构建不同电极位置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发射线源与接收线源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纵向位置关系和线源长度关系,并通过数值计算和模拟仿真得出相应规律。通过对推靠机构的主要结构参数及受力进行数值计算和理论推导,最终设计并研制出一种可以实现电极功能的推靠器。最后,本文通过开展的大量瞬变电磁法相关理论验证的场地试验,测试了推靠器电机的性能规格。试验结果表明电极推靠器能够达到设计的性能要求,可以为瞬变电磁法井间探测剩余油系统试验... 

【文章来源】: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瞬变电磁法线源构建技术研究


井间剩余油探测模型与线源模型

示意图,电磁场,公式推导,线源


2-4 水平层状大地模型示意图线源构建的电磁场公式推导极子电磁场公式推导子源在整个空间中建立了电磁场[24],此电磁场分斯韦方程组在各层大地空间中均成立,由关于jA022 +=jjjA kAj = 0,1,2,......,n型的层数,jjjk = iωμσ2为第 j 层大地介质的波数是轴对称,则介质中的矢量位只含有z 方向分量,2222221()1zAArrArrrA + + =θ

时域波形,偶极子,时域波形,真空


探测是在单井电磁测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测井新方率域正、反演问题上.它将发射器置于一口井中,采发射电磁波,而将接收器置于另一口或多口邻近的电磁波,得到反映井间地质构造的二维乃至三维数和分辨率实现对井间地层岩石的导电特性的直接电磁波成像分辨率与频率选择有很大关系,因此为要多次频率采样,大大增加了时间消耗,有时即使频率,因此频率域方法并不适用于地层中介质较复下精度较低.为了在复杂情况下得到更精确的地下发展时间域电磁探测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发展阶段,目前仅仅是方法研究和试验验证,并没为了能够反演出高精度的图像,有必要对地下介问题作详细研究。真空中偶极子源的时域波形如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垂直线电源的电磁场[J]. 何继善,鲍力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2]高含水期剩余油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J]. 吴错,俸云清,甘森林.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0(23)
[3]常见测井仪器推靠器结构综述[J]. 鲍忠利,于会媛,侯洪为.  石油矿场机械. 2010(05)
[4]伺服电机选型的原则和注意事项[J]. 王军锋,唐宏.  装备制造技术. 2009(11)
[5]基于ADAMS的新型测井仪器推靠装置结构设计及仿真[J]. 邢家乐,刘立.  煤矿机械. 2009(06)
[6]新型VSP仪器推靠装置结构设计[J]. 邢家乐,刘立.  煤矿机械. 2009(04)
[7]长偶极大功率可控源电磁波响应特征研究[J]. 底青云,王妙月,王若,王光杰.  地球物理学报. 2008(06)
[8]基于MATLAB的VSP测井仪推靠机构的优化设计[J]. 赵斌.  石油矿场机械. 2008(06)
[9]井间电磁场时域有限差分数值模拟[J]. 杨曦,潘和平.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02)
[10]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开发控制因素分析[J]. 杨新标.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7(11)

博士论文
[1]海洋瞬变响应理论计算及浅海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研究[D]. 李慧.吉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大庆油田剩余油描述方法研究[D]. 赵兰栓.吉林大学 2007
[2]瞬变电磁法(TEM)勘察研究[D]. 陈贵生.中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32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532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5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