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近60年黄河源区流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2 22:44
  本文采用黄河源区唐乃亥水文站实测逐月流量、源区8站气候资料,以及NOAA植被指数和欧洲中心环流场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回归分析及贡献率、边界水汽计算等方法,分析了近60a黄河源区流量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气候因子变化对流量的贡献,进而分析高原夏季风、感热通量对源区边界水汽、温度、流量的影响,最后给出气候因子影响流量单、双峰型变化的概念模型,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近60a黄河源区流量呈现2个线性上升时段(1956~1967年、2002~2012年)、1个线性下降时段(1989~2002年)和1个振荡调整时段(1967~1989年),且在流量的上升阶段,其周期变化由8a的长周期转变为2~4a的短周期。2)流量变差系数Cv最大的是80年代,对应流量年内分配呈现7、9月双峰型,变差系数Cv最小的是50年代和90年代,流量年内分配呈现7月单峰型。秋季流量的增加使得流量年内分配出现第二个峰值点,秋季流量决定了年流量距平。3)在平水年流量年内分配主要是单峰型,而在偏丰和丰水年则以7、9月和7、10月双峰型为主,在偏枯和枯水年虽然也以双峰型为主,但是峰值点出现的月份比较随机,且峰值点的流量...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黄河源区流量变化特征的研究
        1.2.2 黄河源区降水变化对流量影响的研究
        1.2.3 黄河源区气温和蒸发变化对流量影响的研究
        1.2.4 源区植被变化对流量影响的研究
        1.2.5 影响黄河源区流量的大气环流
    1.3 存在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1.1 水文资料
        2.1.2 气候资料
        2.1.3 环流场资料
        2.1.4 植被NDVI资料
    2.2 方法介绍
        2.2.1 线性倾向估计
        2.2.2 曼-肯德尔(Mann-Kendall)检验
        2.2.3 Pearson相关系数及其检验
        2.2.4 小波分析
        2.2.5 高桥浩一郎蒸发公式
        2.2.6 回归分析
        2.2.7 变差系数C_v的计算
        2.2.8 气候因子贡献计算
        2.2.9 水汽输送通量的计算
        2.2.10 边界水汽通量的计算
第三章 黄河源区近60a流量变化特征
    3.1 引言
    3.2 源区流量演变趋势及周期变化特征
    3.3 源区流量年内变化特征
        3.3.1 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性
        3.3.2 源区流量年内分配类型的划分及其特征
        3.3.3 流量年内分配类型与丰枯等级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源区气候因子和植被变化对流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气候因子和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
        4.2.1 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4.2.2 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4.2.3 蒸发的时空变化特征
        4.2.4 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
    4.3 气候因子和植被对源区流量变化的贡献
        4.3.1 气候因子和植被对流量变化的历年贡献
        4.3.2 气候因子对流量年内变化的贡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河源区流量单、双峰型的环流特征
    5.1 引言
    5.2 流量单峰型环流场特征
        5.2.1 单峰型流量、降水与600hPa高度场的关系
        5.2.2 单峰型流量与经、纬向风场的关系
    5.3 流量双峰型环流场特征
        5.3.1 双峰型流量、降水与600hPa高度场的关系
        5.3.2 双峰型流量与前期夏季600hPa位势高度场的关系
    5.4 青藏高原地面感热通量对源区流量单、双峰型的影响
    5.5 黄河源区水汽收支特征
        5.5.1 源区各边界水汽收支年内变化
        5.5.2 源区各边界水汽输送的变化趋势
    5.6 高原夏季风对源区气候、流量的影响
        5.6.1 高原夏季风与降水、温度、流量的关系
        5.6.2 高原夏季风强度和位置变化与源区各边界水汽的关系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6.1 全文总结
    6.2 特色和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藏高原冬季风演变的新特征及其与中国西南气温的关系[J]. 王颖,李栋梁,王慧,郑然.  高原气象. 2015(01)
[2]2000-2011年三江源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J]. 刘宪锋,任志远,林志慧,刘焱序,张东海.  地理学报. 2013(07)
[3]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水汽、水汽输送相关研究综述[J]. 周长艳,唐信英,李跃清.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2(03)
[4]青海湖水位变化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响应[J]. 袁云,李栋梁,安迪.  高原气象. 2012(01)
[5]气候变化对黄河径流以及源区生态和冻土环境的影响[J]. 黄荣辉,周德刚.  自然杂志. 2012(01)
[6]近50年来黄河源区流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未来变化趋势预测[J]. 刘彩红,朱西德,白彦芳.  资源科学. 2011(07)
[7]近50年黄河上游径流量与气候变化特征研究[J]. 蒋元春,李栋梁.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1(02)
[8]2010年黄河上游水文情势分析[J]. 仇杰.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11(03)
[9]近30年青藏高原上空大气温度变化特征[J]. 王荣英,周顺武,闫巨盛,王莉萍,王颉.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1(01)
[10]三江源湿地的退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J]. 马艳,靳立亚,段炼,詹红霞.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1(01)



本文编号:3585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585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2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