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对地下水的影响及地下水调蓄利用研究 ——以泾惠渠灌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21 20:40
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作为一个典型的渠井结合双灌灌区,在关中地区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灌区水资源短缺、管理结构不完善以及渠井用水调配不合理等,导致地下水开采量偏大,造成灌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出现了大面积的大埋深区域及多个降落漏斗。因此,为研究大埋深条件下不同灌溉水量对地下水的演变规律,本论文采用野外试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泾惠渠试验区不同灌水量条件下土壤水含水率与地下水位监测试验及Visual Modflow三维可视化软件对大埋深条件下灌溉对地下水的补给规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灌区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动态资料等,对灌区地下水调蓄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设置了3种地下水调蓄方案,并运用所建立的数值模拟模型对不同调蓄方案下的地下水位动态及水均衡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选取了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三支渠所辖十二斗、十五斗和十六斗共7253.7亩地作为灌水试验田间试验区,开展大埋深条件下灌溉对地下水的补给规律研究。(2)通过对泾惠渠试验区不同灌水量条件下土壤水含水率及地下水位的监测试验,从地下水埋深变化及土壤含水率变化两个角度反推大埋深条...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陕西省泾惠渠灌区行政分区图
图 2.4 泾惠渠灌区水文地质的分区图表 2.2 泾惠渠灌区不同水文地质地下水埋深水文地质分区面积(km2)含水层厚度(m)含水层岩性地下水埋(m)渭河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地区188.8 10-35m以粗砂、中粗砂及砂卵石为主。上部亚砂土、亚砂土、砂层,下部砂砾卵石层5-10m河二级阶地地区 738.7 20-50m上部亚粘土、亚砂土夹粉细砂层,下部砂卵砾石层10-20m三级阶地、渭级阶地地区60.2 13-59m以砂砾石为主。上部上更新统冲积亚砂土、亚粘土,下部砂砾石层20-40m黄土台塬地区 192.3 60-100m以亚砂土、亚砂土夹砂、砂砾石层为主,上覆黄土50-80m
图 2.9 泾惠渠灌区灌溉渠系分区图灌区水源工程主要有张家山水库和西郊水库。张家山水库总库容 1060 万 m3,有容 427 万 m3。西郊水库总库容 3405 万 m3,有效库容 1984 万 m3,水库充库水量主泾河水调蓄,年调节水量 4708 万 m3。另外,还有渡槽工程 6 座,倒虹吸工程包括 ,涵洞工程 13 座,水闸工程 46 座,泵站工程 2 座。近年来,由于水源流量变化较大,含沙量大,给灌区引水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43此研究灌区灌溉对土壤水及地下水的影响规律,可尽可能减少水资源的巨大浪费,限度的满足灌区作物的生长要求。.3 社会经济情况陕西省泾惠渠灌区辖西安市的高陵县、临潼区、阎良区,咸阳市的泾阳县、三原及渭南市的富平县共四县两区,共 48 个乡镇,597 个行政村,总人口 120.2 万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ARIMA模型的灌区地下水动态预报[J]. 李娜,周维博,董起广,李慧,马聪. 人民长江. 2014(09)
[2]利用地下水模型模拟分析灌区适宜井渠灌水比例[J]. 代锋刚,蔡焕杰,刘晓明,刘璇,梁宏伟. 农业工程学报. 2012(15)
[3]陕西省泾惠渠灌区75%水平年地下水资源评价[J]. 岳中奇. 陕西水利. 2012(04)
[4]基于水分平衡原理的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水动态模型研究[J]. 侯琼,王英舜,杨泽龙,师桂花.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05)
[5]基于随机-确定模型的渠井结合灌区用水优化配置[J]. 贺屹,祝田多娃. 干旱区研究. 2011(03)
[6]泾惠渠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 刘燕. 人民长江. 2010(08)
[7]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变化试验研究[J]. 李仕华,贺军奇,赵宝峰.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7)
[8]华北平原地下水调蓄研究[J]. 许广明,刘立军,费宇红,李铎,钱永. 资源科学. 2009(03)
[9]不同灌溉量对长绒棉产量的影响[J]. 吉恒莹,李磐. 干旱区研究. 2008(05)
[10]浅析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应用[J]. 李文智,王勇. 治淮. 2008(05)
博士论文
[1]干旱地域地下水浅埋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D]. 朱红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2]灌区水文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研究[D]. 李军媛.长安大学 2013
[3]吉林西部平原区地下水生态水位及水量调控研究[D]. 赵海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4]渠井双灌区地下水超采情况下的动态分析及人工补给研究[D]. 贺屹.长安大学 2011
[5]地下水库调控研究[D]. 戴长雷.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泾惠渠灌区水资源健康配置研究及地下水数值模拟[D]. 董起广.长安大学 2014
[2]引水灌溉对大安市地下水及表生生态景观的影响研究[D]. 张丽姝.吉林大学 2012
[3]泾惠渠灌区需水与用水管理分析[D]. 魏新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4]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利用条件下的水权问题研究[D]. 祝田多娃.长安大学 2009
[5]泾惠渠灌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及预测研究[D]. 魏晶晶.长安大学 2009
[6]地下水位动态分析及预报研究[D]. 马而超.长安大学 2009
[7]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生态水位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刘玉兰.辽宁师范大学 2007
[8]大埋深条件下降雨入渗补给过程分析[D]. 周春华.长安大学 2007
[9]泾惠渠灌区供水调度与优化配置研究[D]. 李洁.西安理工大学 2005
[10]地下水库特征参数分析及降水与地下水资源联合调蓄[D]. 李伟.河海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00923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陕西省泾惠渠灌区行政分区图
图 2.4 泾惠渠灌区水文地质的分区图表 2.2 泾惠渠灌区不同水文地质地下水埋深水文地质分区面积(km2)含水层厚度(m)含水层岩性地下水埋(m)渭河河漫滩及一级阶地地区188.8 10-35m以粗砂、中粗砂及砂卵石为主。上部亚砂土、亚砂土、砂层,下部砂砾卵石层5-10m河二级阶地地区 738.7 20-50m上部亚粘土、亚砂土夹粉细砂层,下部砂卵砾石层10-20m三级阶地、渭级阶地地区60.2 13-59m以砂砾石为主。上部上更新统冲积亚砂土、亚粘土,下部砂砾石层20-40m黄土台塬地区 192.3 60-100m以亚砂土、亚砂土夹砂、砂砾石层为主,上覆黄土50-80m
图 2.9 泾惠渠灌区灌溉渠系分区图灌区水源工程主要有张家山水库和西郊水库。张家山水库总库容 1060 万 m3,有容 427 万 m3。西郊水库总库容 3405 万 m3,有效库容 1984 万 m3,水库充库水量主泾河水调蓄,年调节水量 4708 万 m3。另外,还有渡槽工程 6 座,倒虹吸工程包括 ,涵洞工程 13 座,水闸工程 46 座,泵站工程 2 座。近年来,由于水源流量变化较大,含沙量大,给灌区引水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43此研究灌区灌溉对土壤水及地下水的影响规律,可尽可能减少水资源的巨大浪费,限度的满足灌区作物的生长要求。.3 社会经济情况陕西省泾惠渠灌区辖西安市的高陵县、临潼区、阎良区,咸阳市的泾阳县、三原及渭南市的富平县共四县两区,共 48 个乡镇,597 个行政村,总人口 120.2 万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ARIMA模型的灌区地下水动态预报[J]. 李娜,周维博,董起广,李慧,马聪. 人民长江. 2014(09)
[2]利用地下水模型模拟分析灌区适宜井渠灌水比例[J]. 代锋刚,蔡焕杰,刘晓明,刘璇,梁宏伟. 农业工程学报. 2012(15)
[3]陕西省泾惠渠灌区75%水平年地下水资源评价[J]. 岳中奇. 陕西水利. 2012(04)
[4]基于水分平衡原理的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水动态模型研究[J]. 侯琼,王英舜,杨泽龙,师桂花.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05)
[5]基于随机-确定模型的渠井结合灌区用水优化配置[J]. 贺屹,祝田多娃. 干旱区研究. 2011(03)
[6]泾惠渠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 刘燕. 人民长江. 2010(08)
[7]不同灌水定额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变化试验研究[J]. 李仕华,贺军奇,赵宝峰.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7)
[8]华北平原地下水调蓄研究[J]. 许广明,刘立军,费宇红,李铎,钱永. 资源科学. 2009(03)
[9]不同灌溉量对长绒棉产量的影响[J]. 吉恒莹,李磐. 干旱区研究. 2008(05)
[10]浅析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应用[J]. 李文智,王勇. 治淮. 2008(05)
博士论文
[1]干旱地域地下水浅埋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D]. 朱红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2]灌区水文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研究[D]. 李军媛.长安大学 2013
[3]吉林西部平原区地下水生态水位及水量调控研究[D]. 赵海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4]渠井双灌区地下水超采情况下的动态分析及人工补给研究[D]. 贺屹.长安大学 2011
[5]地下水库调控研究[D]. 戴长雷.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泾惠渠灌区水资源健康配置研究及地下水数值模拟[D]. 董起广.长安大学 2014
[2]引水灌溉对大安市地下水及表生生态景观的影响研究[D]. 张丽姝.吉林大学 2012
[3]泾惠渠灌区需水与用水管理分析[D]. 魏新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4]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利用条件下的水权问题研究[D]. 祝田多娃.长安大学 2009
[5]泾惠渠灌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及预测研究[D]. 魏晶晶.长安大学 2009
[6]地下水位动态分析及预报研究[D]. 马而超.长安大学 2009
[7]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生态水位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刘玉兰.辽宁师范大学 2007
[8]大埋深条件下降雨入渗补给过程分析[D]. 周春华.长安大学 2007
[9]泾惠渠灌区供水调度与优化配置研究[D]. 李洁.西安理工大学 2005
[10]地下水库特征参数分析及降水与地下水资源联合调蓄[D]. 李伟.河海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00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600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