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局部倾斜叠加的快速射线束叠前时间偏移
发布时间:2022-02-04 18:52
宽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可以有效的提高地震资料的空间分辨率和裂缝预测的精度,但地震道数的增加也大幅度提升了地震数据的处理成本.为提高海量地震数据偏移处理的计算效率,本文发展了一种快速射线束叠前时间偏移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给定的射线束中心间隔将炮记录划分为一系列数据子集,然后利用倾斜叠加将数据子集分解为不同方向的平面波,最后根据射线束中心到地下成像点的双程走时和射线参数拾取相应的平面波振幅累加到成像点上.同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相比,本文方法不但保持了一致的成像精度,且由于仅需在稀疏的射线束中心位置进行成像累加运算,计算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文中所给出的模型和实际资料的测试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文章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2020,63(04)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 时间偏移地震波走时近似
首先使用洼陷模型数据进行测试.图2a为模型的深度域层速度场,模型网格为640×750,水平采样间距为15m,垂直采样间距为4m.使用有限差分法正演了120炮单炮记录,每炮120道,炮间距和道间距均为30m.接下来以切除直达波后的第61炮记录(图2b)为例,展示FBPSTM的实现过程.首先设定射线束中心间隔为210m,射线参数采样为30,根据射线束中心间隔可以将炮记录划分为21个数据子集,然后对于每个数据子集应用式(7)所示的局部倾斜叠加求得对应不同射线参数的局部平面波(图3a),最后应用式(6)即可求得对应第61炮记录的FBPSTM成像结果(图3b).将所有炮记录的偏移结果进行叠加,即可得到图4a所示的最终FBPSTM成像结果,可以看到其同图4b所示的KPSTM结果基本一致.对比两者的计算时间,KPSTM总计算时间为276.8s,FBPSTM倾斜叠加的(时空域算法)计算用时为20.3s,叠加成像的计算用时为49.8s,总计算时间为71.3s,仅为KPSTM的1/4.图3 对第61炮记录应用局部倾斜叠加后得到的局部平面波(a)和单炮FBPSTM成像结果
对第61炮记录应用局部倾斜叠加后得到的局部平面波(a)和单炮FBPSTM成像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声波介质一次散射波场高斯束Born正演[J]. 岳玉波,钱忠平,张旭东,王德营,岳媛媛,常稳.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2)
[2]弹性各向同性介质一次散射波场高斯束Born正演[J]. 岳玉波,孙鹏飞,王德营,孙鹏远,郭振波,刘增强.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2)
[3]结合稳相的高效黏弹性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及应用[J]. 初海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8(06)
[4]转换波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的成像优化方案[J]. 岳玉波,李振春,钱忠平,孙鹏远,杨雪霖,薛贵仁. 地球物理学报. 2018 (03)
[5]起伏地表叠前成像技术在川东高陡构造工区中的应用[J]. 谢万学,李德珍,金德刚,何光明,彭文,陈丹.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8(05)
[6]复杂地表条件下保幅高斯束偏移[J]. 岳玉波,李振春,钱忠平,张建磊,孙鹏远,马光凯.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4)
[7]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角度道集[J]. 邹振,刘洪,刘红伟. 地球物理学报. 2010(05)
[8]二维Offset平面波有限差分法叠前时间偏移[J]. 王华忠,冯波,任浩然. 石油物探. 2009(01)
本文编号:3613754
【文章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2020,63(04)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 时间偏移地震波走时近似
首先使用洼陷模型数据进行测试.图2a为模型的深度域层速度场,模型网格为640×750,水平采样间距为15m,垂直采样间距为4m.使用有限差分法正演了120炮单炮记录,每炮120道,炮间距和道间距均为30m.接下来以切除直达波后的第61炮记录(图2b)为例,展示FBPSTM的实现过程.首先设定射线束中心间隔为210m,射线参数采样为30,根据射线束中心间隔可以将炮记录划分为21个数据子集,然后对于每个数据子集应用式(7)所示的局部倾斜叠加求得对应不同射线参数的局部平面波(图3a),最后应用式(6)即可求得对应第61炮记录的FBPSTM成像结果(图3b).将所有炮记录的偏移结果进行叠加,即可得到图4a所示的最终FBPSTM成像结果,可以看到其同图4b所示的KPSTM结果基本一致.对比两者的计算时间,KPSTM总计算时间为276.8s,FBPSTM倾斜叠加的(时空域算法)计算用时为20.3s,叠加成像的计算用时为49.8s,总计算时间为71.3s,仅为KPSTM的1/4.图3 对第61炮记录应用局部倾斜叠加后得到的局部平面波(a)和单炮FBPSTM成像结果
对第61炮记录应用局部倾斜叠加后得到的局部平面波(a)和单炮FBPSTM成像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声波介质一次散射波场高斯束Born正演[J]. 岳玉波,钱忠平,张旭东,王德营,岳媛媛,常稳.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2)
[2]弹性各向同性介质一次散射波场高斯束Born正演[J]. 岳玉波,孙鹏飞,王德营,孙鹏远,郭振波,刘增强.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2)
[3]结合稳相的高效黏弹性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及应用[J]. 初海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8(06)
[4]转换波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的成像优化方案[J]. 岳玉波,李振春,钱忠平,孙鹏远,杨雪霖,薛贵仁. 地球物理学报. 2018 (03)
[5]起伏地表叠前成像技术在川东高陡构造工区中的应用[J]. 谢万学,李德珍,金德刚,何光明,彭文,陈丹.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8(05)
[6]复杂地表条件下保幅高斯束偏移[J]. 岳玉波,李振春,钱忠平,张建磊,孙鹏远,马光凯.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4)
[7]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角度道集[J]. 邹振,刘洪,刘红伟. 地球物理学报. 2010(05)
[8]二维Offset平面波有限差分法叠前时间偏移[J]. 王华忠,冯波,任浩然. 石油物探. 2009(01)
本文编号:3613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61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