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山丘区小流域河网提取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8 18:17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提取流域河网水系的重要基础数据,DEM分辨率直接影响河网水系的空间拓扑关系和数字流域水文特征。选取美国俄亥俄州印第安纳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分辨率的DEM提取河网,引入野外勘测河源信息,建立可靠度、灵敏度评价指标,探讨不同DEM分辨率所提取数字河网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与野外勘测河源相比,基于高分辨率DEM提取的河网与实际河网更为接近,但会生成伪支流;(2)研究流域地形破碎化程度高,局部地形坡度大,河网发育主要受上游集水面积控制;(3)DEM分辨率为5 m时,研究流域河网提取结果的可靠度和灵敏度较为理想,过高或过低的分辨率均不适用于该流域的河网提取。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研究流域与数据源
1.1 流域概况
1.2 基础数据
2 研究方法
2.1 阈值确定
2.2 评价指标
3 结果与讨论
3.1 集水面积阈值确定
3.2 河网提取分析
3.3 水文及地貌特征分析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DEM数字河网提取时集水面积阈值与河源密度关系的研究[J]. 李照会,郭良,刘荣华,王雅莉.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09)
[2]太湖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编制要点及其创新性[J]. 李蓓,李昊洋. 水利发展研究. 2018(06)
[3]数字河网提取时集水面积阈值的确定[J]. 张建勋,汤雷,谢桃,彭清娥. 水利水电技术. 2016(11)
[4]基于DEM的数字流域特征提取研究进展[J]. 宋晓猛,张建云,占车生,刘九夫. 地理科学进展. 2013(01)
[5]改进的SWAT模型在平原灌区的应用[J]. 郑捷,李光永,韩振中,孟国霞. 水利学报. 2011(01)
[6]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与应用进展[J]. 徐宗学,程磊. 水利学报. 2010(09)
[7]利用DEM提取河网时集水面积阈值的确定[J]. 孔凡哲,李莉莉. 水电能源科学. 2005(04)
[8]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河网提取及子流域生成[J]. 叶爱中,夏军,王纲胜,王晓妮. 水利学报. 2005(05)
[9]栅格DEM的尺度与水平分辨率对流域特征提取的分析——以黄土岭流域为例[J]. 王培法.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6)
[10]空间分辨率与取样方式对DEM流域特征提取的影响[J]. 郝振纯,池宸星. 冰川冻土. 2004(05)
博士论文
[1]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汇流演算研究[D]. 李丽.河海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集水面积阈值确定及其水文响应研究[D]. 杨邦.河海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9281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 言
1 研究流域与数据源
1.1 流域概况
1.2 基础数据
2 研究方法
2.1 阈值确定
2.2 评价指标
3 结果与讨论
3.1 集水面积阈值确定
3.2 河网提取分析
3.3 水文及地貌特征分析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DEM数字河网提取时集水面积阈值与河源密度关系的研究[J]. 李照会,郭良,刘荣华,王雅莉.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8(09)
[2]太湖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编制要点及其创新性[J]. 李蓓,李昊洋. 水利发展研究. 2018(06)
[3]数字河网提取时集水面积阈值的确定[J]. 张建勋,汤雷,谢桃,彭清娥. 水利水电技术. 2016(11)
[4]基于DEM的数字流域特征提取研究进展[J]. 宋晓猛,张建云,占车生,刘九夫. 地理科学进展. 2013(01)
[5]改进的SWAT模型在平原灌区的应用[J]. 郑捷,李光永,韩振中,孟国霞. 水利学报. 2011(01)
[6]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与应用进展[J]. 徐宗学,程磊. 水利学报. 2010(09)
[7]利用DEM提取河网时集水面积阈值的确定[J]. 孔凡哲,李莉莉. 水电能源科学. 2005(04)
[8]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河网提取及子流域生成[J]. 叶爱中,夏军,王纲胜,王晓妮. 水利学报. 2005(05)
[9]栅格DEM的尺度与水平分辨率对流域特征提取的分析——以黄土岭流域为例[J]. 王培法.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6)
[10]空间分辨率与取样方式对DEM流域特征提取的影响[J]. 郝振纯,池宸星. 冰川冻土. 2004(05)
博士论文
[1]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汇流演算研究[D]. 李丽.河海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集水面积阈值确定及其水文响应研究[D]. 杨邦.河海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92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692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