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J-TEXT托卡马克超声分子束注入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3 17:15
【摘要】:托卡马克等离子体需要满足能量三重积条件,才能实现可控核聚变反应的自持燃烧。为了达到要求的等离子体密度,快速高效、经济节约的等离子体加料手段必不可少。传统的普通送气方法加料效率低,响应时间长,不能满足将来聚变装置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新的加料方式。超声分子束注入(SMBI)具有加料效率高、结构简单和用途广泛等特点,已经在国内外不同磁约束聚变研究装置上得到应用,取得了不少进展。弄清楚超声分子束的注入过程以及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机制,同时结合现有的加料手段,为托卡马克装置甚至是将来的聚变反应堆提供高效的加料方案,是当前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等离子体加料,SMBI还应用于粒子输运、ELM控制、非局域电子热输运、等离子体密度反馈等不同的物理实验研究中,成为一种良好的边缘调制手段。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为J-TEXT托卡马克超声分子束系统的设计和搭建,以及应用于等离子体加料和非局域热输运物理实验的相关研究。 论文调研了超声分子束的形成原理,介绍了国内外各个装置上超声分子束系统的发展概况。在借鉴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J-TEXT托卡马克超声分子束系统。该系统拥有HSMBI和LSMBI两套子系统,除了传统的垂直注入和常温注入以外,能够实现角度注入和低温注入。论文介绍了系统的组成部分,如气路、注入器和控制器等,并给出了系统调试结果。 论文通过对比J-TEXT上不同注入参数(如压强、脉宽等)下的加料效果,研究了超声分子束加料剂量的影响。实验发现不同注入量下的SMBI具有不同的加料效果,主要分为适量和大量两种情况。两者的区别在于加料的同时是否激发起磁流体不稳定性。在适量SMBI情况下,不稳定性不会被激发,气体注入后能能快速、明显提升等离子体密度,最大加料效率达到50%。在大量SMBI情况下,不稳定性行为被激发,等离子体约束性能变差,加料效果受到影响,效率只有10%-25%。论文研究了加料效率和等离子体参数的关系,探讨了超声分子束加料方案的优化问题。 论文对超声分子束的注入过程和注入期间的等离子体行为做了相应的分析,估计了SMBI进入等离子体之前的平均速度,并观察了其沉积位置。实验发现,超声分子束气体主要沉积在限制器以内1-2cm附近,最大注入深度能达到4cm以上。论文介绍了SMBI注入期间温度、辐射、边界转动速度和湍流等参数的时间演化过程。实验发现在适量SMBI情况下,一定程度的电流密度峰化有助于改善等离子体约束,边界离子饱和流和悬浮电位的涨落量下降。而在大量SMBI情况下,引起的芯部电流密度过于峰化,往往激发m=2,n=1的撕裂模不稳定性。 在J-TEXT低密度放电条件下,实验通过注入SMBI脉冲,成功观察到了非局域电子热输运现象。该现象引起的芯部温度上升幅度一般在10%-15%左右,维持时间大约有十几个毫秒,和J-TEXT能量约束时间相当。通过改变放电qa,实验发现温度反转点的位置介于1q2之间。在J-TEXT欧姆放电条件下,非局域现象的密度阈值大约为1.7×1019m-3。在同时投入外加扰动场条件下,非局域现象更加明显。结合现有实验结果和理论解释,论文对非局域现象的机制做了初步的讨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L63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维良;;世界上最大的四个托卡马克实验装置的现状[J];国外核新闻;1980年16期

2 聂锦麟;;托卡马克将进入工程试验阶段[J];国外核新闻;1981年03期

3 ;25年来托卡马克聚变装置所取得的技术进展[J];国外核新闻;1981年04期

4 施仕潮;;美国托卡马克聚变试验堆提前建成[J];国外核新闻;1983年06期

5 徐强,王少杰;低环径比托卡马克堆中等离子体特性及α粒子输运[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7年S1期

6 彭利林 ,严东海 ,邓柏权 ,唐年益 ,李可华;托卡马克增强约束态的排氦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9年S2期

7 严龙文,石秉仁,焦一鸣;托卡马克中锯齿振荡诱发的逃逸电子损失(英文)[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0年00期

8 冯开明,张国书,郭增基;球形托卡马克聚变嬗变堆中子学设计[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1年01期

9 张庆利,董丽芳;托卡马克中氢原子密度分布的模拟[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何开辉,潘传红,冯开明;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大破裂及防治综述[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2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应翠;;质谱分析技术在托卡马克中的应用[A];中国真空学会质谱与检漏专委会第十一届年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真空校准专委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李莉;刘悦;刘畅;许欣洋;夏新念;年四洪;刘超;崔少燕;郑殊;;托卡马克中平衡电流剖面对磁流体不稳定性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3 徐静怡;袁振圣;武文晶;陈振茂;;托卡马克典型结构耦合动态分析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姜巍;彭燕丽;胡希伟;庄革;;纯欧姆加热的托卡马克启动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3年

5 王晓钢;王先驱;王嘉琦;;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磁流体模式的边界条件[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6 吴斌;张澄;;托卡马克放电过程的计算机模拟[A];全国第十四届计算机科学及其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7 张国平;胡立群;张先梅;黄娟;刘瑾;;诊断中性束在合肥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的衰减计算[A];2006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徐欣亮;陈少永;王中天;唐昌建;;托卡马克中考虑二阶回旋半径近似条件下的带电粒子轨道[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9 梁立振;胡纯栋;;磁约束核聚变与托卡马克等离子体加热[A];安徽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丁玄同;HL-2A实验团队;;HL-2A物理实验的最新进展[A];第十五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会议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敬农 通讯员 程艳;“东方”托卡马克闪耀创新亮点[N];科技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高博;可控核聚变装置,中国领先世界[N];科技日报;2012年

3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张孟军;此时球形胜环形[N];科技日报;2002年

4 黄振中;“托卡马克”路漫漫[N];科技日报;2002年

5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受控自持续核聚变或现新曙光[N];科技日报;2012年

6 记者 邰举;韩超导装置首次实现高能量模式[N];科技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华凌;这里树绿草正青[N];科技日报;2005年

8 记者  吴涛 王晖军;扬州导线点亮中国“人造太阳”[N];扬州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陈瑜;愈走愈近的“人造太阳”[N];科技日报;2011年

10 通讯员 陈沉;人造太阳再创放电新纪录[N];中国电力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华生;托卡马克边界微观湍流的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李聪;聚变装置面对等离子体材料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原位诊断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迟源;J-TEXT托卡马克诊断中性束注入器系统与电荷交换复合光谱谱仪设计与搭建[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余文f,

本文编号:2613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613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6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