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MgO、ZnO多级结构的制备及铀吸附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2 15:52
【摘要】:矿物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已深刻影响到居民健康和实体经济,而陆地上化石能源日渐枯竭,能源结构调整刻不容缓,核裂变能作为目前商业化应用最为成熟的新型能源是应对问题的有效手段。然而,铀具有强烈的放射性和生物毒性,威胁生物生存;铀矿开采和核燃料加工过程中向环境中排放产生大量的铀,同时,核电的快速发展要求从海洋中探索新的核燃料来源;寻找高效的吸附材料,解决溶液中铀的分离与纯化难题,成为环境和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首先对MgO的原料配比进行了减量化改进,得到原料中EG的最佳加入量为10mL,运用改进的气氛蒸发炉批量制备了 MgO,并通过SEM、TEM和N_2吸附-脱附等手段证明了产品的多级结构;随后,考察了 MgO产品对模拟海水中U(Ⅵ)的分离效果,其对铀的吸附率高达95%~100%,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09mg/g(25℃,141μg/L);最后,利用XRD和XPS等表征手段探索了 MgO对UO_2~(2+)的吸附机理。针对MgO在溶液中稳定性差、选择性和连续吸附效果不佳等缺陷,采用溶剂蒸发自组装法制得了ZnO多级结构;经过考察葡萄糖(G)的加入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得到了原料中G的最佳比例,并通过SEM、TEM和BET等设备和方法证明了产品为类球状ZnO颗粒聚集成的具有多级结构的团簇;对其进行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合成的ZnO多级结构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量达到1004mg/g(pH=4.0,25℃,500mg/L),常温下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R2=0.979)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78/100mg/L;R2=0.998/400mg/L);接着,利用 XRD 和 XPS 等表征手段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材料的微观吸附过程模型;最后考察了材料对铀酰对的循环吸-脱附性能和选择性,结果显示:在最优脱附剂NaHCO_3(0.01mol/L)的作用下循环吸附-脱附五次,ZnO对铀的去除率仍保持在92%,材料对铀酰离子具有优异的选择性。为进一步改善ZnO的稳定性,向原料中加入镁、铝、铁和钛的硝酸化合物,制得了 Zn-Al-O、Zn-Fe-O和Zn-Ti-O三种二元氧化物;综合考察其吸附容量、稳定性以及对铀的选择性后发现,三种材料中Zn-Al-O的综合性能最佳,单次吸附过程中的质量损失率降至5%左右,最佳脱附剂为0.01mol/LNa_2CO_3溶液,脱附率达到99%。
【图文】:

交流电法,半波整流,生物法,吸附机理


图1.1半波整流交流电法铀吸附机理逡逑除生物法之外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73]开发了一种利用电化学法进行铀吸附的新方逡逑法(如图1.1),该方法,基于半波整流交流电的电化学方法(HW-ACE),将对铀有着逡逑很强选择性和吸附性的偕胺肟材料负载到导电基底上,导电后,电场使铀离子迁移到电逡逑6逡逑

铀酰,吸附机理,半波整流,交流电法


逦.邋e"逡逑图1.1半波整流交流电法铀吸附机理逡逑除生物法之外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73]开发了一种利用电化学法进行铀吸附的新方逡逑法(如图1.1),,该方法,基于半波整流交流电的电化学方法(HW-ACE),将对铀有着逡逑很强选择性和吸附性的偕胺肟材料负载到导电基底上,导电后,电场使铀离子迁移到电逡逑6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47.3;TL2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萍;吕彩霞;盛青;孙宏图;张露;;含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6年12期

2 胡鄂明;邵二言;赵静;;含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6年01期

3 任勃;范美青;王蕾;;含铀废水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科技展望;2015年33期

4 邱亮;丰俊东;;微生物对放射性核素吸附行为的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2015年06期

5 杨杰;董发勤;代群威;刘明学;聂小琴;张东;马佳林;周娴;;耐辐射奇球菌对放射性核素铀的吸附行为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5年04期

6 张晓文;付长亮;肖静水;周耀辉;张宇;谭焱鹏;;离子交换树脂从含铀矿坑水中深度回收铀[J];化工进展;2011年S2期

7 蒋鑫萍;程舸;王韶;刘晓梅;于雷;石磊;;壳聚糖与壳寡糖结构及其对放射性核素铀吸附性能[J];应用化学;2010年04期

8 许春富;谢刚;贺韬;俞小花;李荣兴;;离子交换吸附回收地浸采铀浸出液中的铀[J];重庆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9 ;关于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研发促进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年06期

10 张学礼;徐乐昌;李先杰;王尔奇;魏广芝;胡鹏华;;某铀矿开采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J];铀矿冶;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侯伟强;;放射性含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A];全国铀矿大基地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纳薇;介孔有机氧化硅材料的合成、改性及酶固定化[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辛馨;改性黑曲霉吸附水中低浓度U(Ⅵ)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2 李彦霖;超声辅助合成钙铝水滑石及其复合物对铬(Ⅵ)和铀(Ⅵ)的吸附[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3 李跃;小球藻对铀的吸附试验研究[D];南华大学;2008年

4 秦茂钊;铀矿山废渣治理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24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624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4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