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温热稠密氢的电子离子耦合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20:48
【摘要】:温热稠密物质结构和性质问题是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是研究天体物理、行星内部、惯性约束聚变的物理基础,对极端条件下材料的设计有重要的意义。温稠密物质是指密度在固体密度附近,温度在几个电子伏到几十个电子伏之间(费米温度附近)。同样,热稠密物质是指密度在固体密度附近,温度在几百个电子伏到几千个电子伏之间。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在实验室产生温热稠密物质。这些实验平台,主要包括以美国国家点火装置为代表的大型激光设备,X射线自由激光器,以及氢气炮冲击压缩平台等,实验室产生温热稠密物质的技术日渐成熟。由于物质温度较高,动力学过程快,传统的光学诊断方法不能很好地诊断出物质的状态及动力学性质,当前,发展最快的是利用X射线汤姆孙散射技术诊断温热稠密物质状态。理论上,由于温热稠密物质密度较高,跨越了弱耦合和强耦合区间,现有很多理论模型的适用性需要验证,同时,电子也包含了部分简并和强简并区域,因此量子效应的影响也需要考虑。特别是电子离子温度弛豫过程,现有的理论模型跟实验结果相差很大。这给研究温热稠密物质性质带来了重大的挑战。首先,本文利用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稠密氢中电子离子能量弛豫过程,离子温度固定在10 eV,电子温度从20 eV到200 eV,电子数密度从1.0×10~(22)cm~(-3)到1.0×10~244 cm~(-3),在此条件下,电子处于全电离情况下。为了解决分子动力学中“库仑灾难”问题,我们引入了两种势函数,一种是HM势函数,一种是截断的库仑势函数。通过与现有理论模型的对比显示,经典分子动力学结果能够很好地与现有的理论模型符合,同时,我们研究了电子的交换效应对弛豫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电子的交换作用使电子离子弛豫过程变慢,并且只有当耦合参数Γ0.6时,电子的交换效应才明显。接着,为了深入理解温度弛豫过程中电子的量子效应和离子的强耦合作用的影响,我们引入了电子力场方法(electron force field method)。本质上,电子力场方法是一种波包动力学方法,离子用点电荷表示,电子用高斯波包表示,其中包含电子质心的平动和径向的振动。另外,动力学方程是通过把高斯波包带入薛定谔方程中得到的。这样就可以自洽地考虑分子的解离、电离、以及电子的激发和复合,而不需要人为地定义哪些电子是自由的,哪些电子是束缚的。本文利用电子力场方法继续研究了稠密氢中能量弛豫问题,结果显示,电子离子能量弛豫速率远小于现有的理论模型以及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这跟现有的实验结论一致。本文对比了电子力场方法和经典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平衡态结构、扩散系数以及平均自由程,深入分析了导致弛豫速率变慢的原因。结果表明,电子的简并、非局域化、量子散射以及与稠密环境的耦合共同导致电子离子温度弛豫速率变慢。最后,本文利用电子力场方法对温热稠密氢的输运性质进行计算,通过Green-Kubo公式计算电子的电导和热导。对于热稠密区域,由于温度比较高,电子波包会弥散,并且电子温度在费米温度以上,体系处于非简并区域,我们利用控制波包的方法,不让电子波包振荡,并且通过选取合适的波包大小,结果能够很好地与经典模型符合。同时我们考虑了离子间的碰撞对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离子的碰撞使电子的电导变小。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L6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闻彤;;分子动力学模拟试验对锆基固体电解质超离子间的传导和微结构的影响[J];山西青年;2017年15期

2 于万瑞,刘戈三;固体中冲击波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1988年01期

3 邵俊,舒光裕,陈念贻,徐桦;LiCl熔盐急冷形成非晶固体的分子动力学计算机模拟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88年05期

4 庞小峰;生物自组织的分子动力学理论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89年03期

5 张春斌;物态方程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1989年01期

6 于万瑞;高应变率下材料行为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1989年02期

7 王继海,张景琳;二维晶格中激波的传播和自由面反射的分子动力学数值研究[J];计算物理;1989年01期

8 范西俊,范椿,吴大诚,江体乾;流变学研究的若干问题[J];力学进展;1989年04期

9 陈致英,丁家强,蔡锡年;双原子分子晶体振动弛豫过程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力学学报;1989年01期

10 王汉奎;张雄;刘岩;;并行化光滑分子动力学方法及其与分子动力学的耦合[J];计算物理;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圆兀;;基于分子动力学的酶柔性分析[A];第十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志勇;刘海燕;施蕴渝;;分子动力学与粗粒化模型相结合提高采样效率的方法[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李春华;孙庭广;陈慰祖;王存新;;谷氨酰胺结合蛋白与谷氨酰胺结合机制的分子动力学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鲁红权;张俊乾;;基于机群的并行分子动力学裂纹模拟[A];第十一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康英永;吕守芹;霍波;龙勉;;利用力致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构建剪切流场[A];第九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祝文军;;冲击压缩铁的塑性与相变的分子动力学研究[A];2015年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I)[C];2015年

7 王传奎;孟庆田;;超强超短脉冲激光场下分子动力学行为的含时理论研究[A];2006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王佳飞;蒋光南;;分子动力学在汽车空气动力学中的应用[A];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空气动力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9 罗金平;路岱辉;苏鹏;刘立军;;周期性边界条件下分子动力学计算中2种镜像转换方法的比较[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10 贺年丰;刘岩;张雄;;分子动力学-光滑分子动力学自适应耦合方法[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蛋白质的分子动力学基础[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2 ;QCDoC上研究 分子动力学[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3 李军;国内最大Linux集群建在天津[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4 ;从模拟肉毒杆菌开始[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谦;温热稠密氢的电子离子耦合动力学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8年

2 张国伟;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单晶纳米铜典型构件的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3 薛山;强场中原子分子动力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4 史鹏辉;金属β-内酰胺酶与β-内酰胺抗生素相互作用的光谱及计算模拟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5 张丽丽;半导体中缺陷对载流子寿命的非绝热分子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6 朱卫多;纳米受限和电场环境对水体系结构及相变影响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7 倪菲;熔融沉积成型用聚乙烯醇水溶性支撑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8 贺年丰;基于光滑分子动力学方法的多尺度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6年

9 曹炳阳;速度滑移及其对微纳尺度流动影响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10 刘信力;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门控机制的动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洁敏;微纳尺度气体流动速度滑移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8年

2 范盼;氧化铪基薄膜铁电性起源的第一性分子动力学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3 王思敏;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天然气水合物生长过程模拟及热导率计算[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4 柯昊;分子动力学在碳材料物化性质研究上的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5 陈甜;Ge_2Sb_2Te_5结构光学和分子动力学第一性原理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6 高风雨;基于TiO_2的柔性阻变存储器的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7 马兵;离子液体电润湿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9年

8 张淑亭;共价有机框架的第一原理计算和分子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年

9 唐义洲;银合金在高温下表面张力的理论计算[D];重庆理工大学;2019年

10 张广辉;金刚石纳米抛光碳化硅的分子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28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628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c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