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分级法在核燃料后处理厂事故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8 04:18
【摘要】:核燃料后处理厂的处理对象涉及易裂变材料、裂变产物、易燃有机溶剂和有毒物质,核安全问题与化学安全问题并存于整个后处理过程中,因此可能发生临界、放射性物质释放、爆炸和着火等事故。目前世界上从事过或正在从事核燃料后处理的国家包括美、法、英、俄罗斯、日本等,这些国家都非常重视核燃料后处理厂的事故分类标准和方法。尤其日本一直在收集核燃料后处理设施发生的事故案例,将收集到的资料汇编入数据库,并从事故的概况、重要后果、主要原因、经验教训和采取的行动进行分析、评价和研究。IAEA对后处理过程安全问题一直很重视,2004年出版了《核燃料循环设施的安全要求(草案)》,报告全面论述了核燃料后处理厂的安全问题,并把事故预防列为首位。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对核事故的处理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为了配合中试厂的设计建造,国家核安全局于1995年发布了核安全法规技术文件HAF·J0051《乏燃料后处理厂潜在事故的假设》。该技术文件对设计基准事故虽作出了若干规定,但事故分类缺乏定量指标,使用起来可操作性较差。要建设工业规模的核燃料后处理厂,急需对核燃料后处理厂的安全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选择合理可行的事故分析方法是核燃料后处理厂安全分析的关键和重点工作。确定论和概率论是目前核工业设施普遍采用的事故分析方法,但在核燃料后处理厂应用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本文通过对美国NRC与DOE相关资料调研,提出了风险评价分级法,建立了具体分析流程,并在某后处理厂进行了事故分析的应用研究,确定了核燃料后处理厂设计基准事故和严重准则。本文认为将风险评价分级法应用在核燃料后处理厂事故分析中是切实可行的,可为后处理厂的工程设计、设施运行、安全分析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安全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审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此方法正应用于我国在建的核燃料后处理工业示范厂事故分析中。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L24
本文编号:2631708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L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单建强;朱继洲;张斌;;核电安全分析与最新动向[J];现代电力;2006年05期
2 吴中旺,奚树人;后处理厂与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方法学的比较[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12期
3 任德曦,胡泊;核电站安全分析方法与安全评价标准初探[J];人类工效学;1996年05期
,本文编号:2631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631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