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聚变堆内高热流部件强化换热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9 16:59
【摘要】:聚变能由于清洁、蕴能巨大而受到全球重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是一个为验证受控核聚变技术可行性而建立的超导托卡马克实验反应堆。堆内直接面向等离子体的高热流部件,如包层和偏滤器第一壁等,需要承受高温等离子体辐射的高热流和高能中子沉积的高功率密度核热,当热流密度超过允许值时,结构应力将超过许用应力,造成部件失效进而形成安全事故,因此需要采取强化换热手段,提高换热效率、降低结构材料的最高温度和温度梯度。论文围绕聚变堆内高热流部件的强化换热重难点问题,主要针对水冷超汽化第一壁强化换热技术和氦冷包层第一壁强化换热技术开展了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研制的水冷超汽化实验回路对第一壁不同的超汽化实验样件、流动参数、输入热流等进行了超汽化换热机理实验,发展了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高速微距摄影(HSP)和粒子图像测速(PIV)相结合的测量技术,用于观察超汽化现象中气泡的成核、生长、汇聚和破裂,并测量了超汽化流场中的温度分布及涡旋运动,为超汽化强化换热实验研究发展了一种可行的实时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建立了基于流体动力学软件的超汽化过冷沸腾强化换热数值模拟模型和方法,相变过程通过用户自定义程序(UDF)接口加载到流体体积函数模型(VOF)控制方程中,利用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合理性和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创新性提出“充-放”式方法建设氦气实验系统,实验压力在3~8MPa范围内可调,流量最大0.21Kg/s。利用研制的高压氦气实验系统,加工了实验段对第一壁高压氦气强化换热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在第一壁流道面向等离子体侧内壁设置肋片,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最高温度和温度梯度,提高结构临界热流密度。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强化换热实验测量值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光滑壁流道时采用RealizbleKε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误差最小;当面向等离子体侧内壁设置肋片的复杂流动工况下,采用分离涡模型(DES)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误差最小。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氦冷球床包层(HCCB)第一壁流道中设置横肋和V型肋等强化换热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获得了 HCCB氦冷第一壁肋片强化换热的最优方案。为提高氦冷第一壁冷却能力和效率,降低驱动功率和成本,提出采用He/CO2二元混合气体作为工质冷却HCCB第一壁的新方法,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与纯氦冷相比时的冷却性能和循环功率,并讨论了新方法的可行性和强化换热机理,为第一壁的高效冷却提供了一种潜在可行的新方案。
【图文】:

研究现状,实验堆,热核聚变,高热流


1.2.1邋ITER屏蔽包层研究现状逡逑屏蔽包层的主要作用为移除热沉积,屏蔽聚变中子,保护外部设备不受中子逡逑辐照而活化。如图1.2所示,ITER屏蔽包层采用模块化设计,沿极向方向分割逡逑为18块,第1?6号为内包层模块,7?10号为上部包层模块,11?18号为外包层逡逑模块,内包层环向20。为一个扇形区,外包层环向HT为一个扇形区,整个屏蔽逡逑2逡逑

包层,壁结构,第一壁


逑包层系统由18个内包层扇形区和36个内包层扇形区组成[11]。逡逑图1.2邋ITER屏蔽包层位置及编号逡逑ITER屏蔽包层共分为440个模块,每个模块由第一壁、屏蔽模块和支撑结逡逑构等组成,如图1.3(a)所示,第一壁和屏蔽模块内部结构如图1.3(b)所示,模块逡逑上的第一壁根据位置不同被分为4?6块,通过焊接方式连接到屏蔽块。主管输入逡逑的冷却水通过同轴水力连接器分流,由第一壁前集箱进入第一壁内冷却流道对第逡逑一壁进行冷却,之后再流入屏蔽模块内部进行冷却,最后经过同轴水力连接器流逡逑出[12]。逡逑进出口主水管逡逑_逡逑(a)邋ITER屏蔽包层结构逦(b)第一壁结构逡逑图1.3邋ITER屏蔽包层及第一壁结构逡逑ITER屏蔽包层参数如表1.1所示,,第一壁上的最大热流密度达到1.4MW/m2,逡逑目前1TER设计的屏蔽包层冷却剂均为水冷,压力3MPa,入口温度为100°C。逡逑由于在某些位置的屏蔽包层第一壁需承受高热流(如在赤道附近区域的包层第一逡逑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L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海栋;;换热器强化换热的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年08期

2 潘朝峰;葛忆茹;陈宁;王军;张东辉;;脉动强化换热的研究与进展[J];中外船舶科技;2017年02期

3 林梦;欧阳新萍;袁道安;;管外冷凝强化换热管的结构及发展趋势[J];能源研究与信息;2015年03期

4 董們,郝平;换热器人工粗糙壁面强化换热研究[J];流体工程;1988年11期

5 曹玉璋,赵令德,朱谷君;管内流体振荡强化换热的机理探讨[J];航空动力学报;1989年02期

6 王亚杰;孙晓明;段祖武;;L10(T)空调机的研制[J];通风除尘;1989年03期

7 朱业樵;赵天玉;;空调用液 气式换热器的强化换热分析与主要节能强化措施[J];节能;1989年07期

8 李林星;陈威;宋忠源;朱倩;;泡沫金属对射流冲击强化换热的影响[J];制冷;2016年01期

9 胡志明;袁益超;孟凡茂;;凝汽器强化换热管的研究与应用[J];能源工程;2015年05期

10 霍喜军;刘巨保;张强;;内外流动介质下强化换热管耦合传热数值模拟[J];石油化工设备;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梦;欧阳新萍;袁道安;;管外冷凝强化换热管的结构及发展趋势[A];2013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陈建红;欧阳新萍;李辉;;制冷强化换热管实验台测控系统的研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常春;;极端热流条件下熔融盐在吸热管内流动传热与强化换热研究[A];首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论文集[C];2015年

4 高青;李明;江彦;于鸣;乔广;;地下换热器回填传热模拟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建红;欧阳新萍;熊高鹏;姜涛;薛娜;;几种管外凝结强化管的传热试验及分析[A];中国制冷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肖鹏;申峰;刘赵淼;;微通道中矩形微凹槽内流场的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何雅玲;陶文铨;刘迎文;黄竞;刘启斌;唐连伟;陶于兵;杨卫卫;;新型制冷技术与强化换热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三届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义逢;;毛细蒸发弯月面在电场作用下的传热特性[A];第十二届长三角能源论坛——互联网时代高效清洁的能源革命与创新论文集[C];2015年

9 支浩;汤慧萍;朱纪磊;;换热器的研究发展现状[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10 马忠英;陆道纲;吴立村;张盼;;板状窄通道内一种换热强化方式的数值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三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马庆涛;汽轮机凝汽器自动除垢强化换热装置的研发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然;平板型超蒸发强化换热部件的设计与制备[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2 邓海飞;聚变堆内高热流部件强化换热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3 孟继安;基于场协同理论的纵向涡强化换热技术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2003年

4 柴磊;周期性扩缩微通道单相及两相流动传热特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5 马可;基于热管技术的磨削弧区强化换热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段德荣;弹性管束流体诱导振动强化换热与疲劳强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7 郭剑;管内强化换热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唐新宜;矩形通道内流动与强化传热的实验与数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冯丽丽;火电机组直接空冷凝汽器空气侧强化传热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10 李晓伟;通道湍流换热强化的数值与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博文;复杂带肋通道内脉动蒸汽流强化换热研究及流动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2 刘黎飞;热管强化换热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供暖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3 王忠会;场协同理论指导下的强化换热[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4 赵友君;双侧微肋强化换热管在电厂加热器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3年

5 徐承隆;基于汽车尾气热利用装置烟—水换热表面强化换热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6 马良;偏心旋流管强化换热的数值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贺士晶;单相对流强化换热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任坤;纵弯复合球面超声振动系统的聚焦及强化换热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4年

9 沈航明;等温容器放气过程中强化换热的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15年

10 张毅;强化换热管型对超声波传播特性及空化效果的影响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33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633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9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