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A-15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对中低放射性金属选择性分离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00:17
【摘要】:中低放射性金属污染物是伴随核电产业发展而出现的一类污染物。目前,工业污水中中低放射性金属离子的存在对人体和生物体构成了严重威胁。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然而传统的中低放射性金属离子吸附剂存在选择性差、吸附容量低、平衡时间长等缺陷。因此,开发利用选择性好、吸附容量高、操作简单、再生性能优良的中低放射性金属离子吸附剂刻不容缓。 离子印迹技术是一类针对性捕获目标模板离子的实验技术。在制备离子印迹聚合物(IIP)的过程中,模板、单体和交联剂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形成高度交联的空间网络结构。通过特定的物理或化学的手段洗脱去除模板离子以后,特异性的识别位点由此获得。然而,高度交联的聚合物网络结构难免会造成传质速率过慢以及模板离子洗脱困难等问题。为了改善传统IIP的吸附性能,表面离子印迹技术应运而生。表面印迹技术通过向印迹过程中引入性能优异的基质材料,从而在基质材料表面获得一层印迹聚合物薄层。在基质材料的选择上,介孔材料凭借其优异性能(如比表面积大、孔径均一且可调、表面存在丰富的硅羟基等)而备受青睐。此外,功能化介孔材料的成功制备更为其介孔材料的应用增光添彩。 本论文以SBA-15为基质材料,分别选择Co(II)、Sr(II)、Ce(III)为模板离子,制备了三种新型的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其详细工作介绍如下: (1)以三甘氨酸功能化SBA-15为基质材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钴离子印迹聚合物(Co(II)-IIP)。表征结果显示,Co(II)-IIP具有典型的介孔孔道结构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吸附实验表明,Co(II)-IIP在25°C的最大吸附容量高达181.67mg/g且其等温吸附过程和吸附动力学数据分别符合Freundlich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Co(II)-IIP的吸附为自发过程(G00)。选择性实验和再生实验结果表明Co(II)-IIP对Co(II)有很强的专一识别能力且重复利用率高。 (2)选用后接枝法制备的磁性SBA-15为基质材料,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温敏单体,基于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磁性温敏型介孔锶离子印迹聚合物(Sr(II)-TMIIP)。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磁性介孔印迹复合物保持了良好的介孔结构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磁响应性(Ms=10.34emu/g)和温度敏感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Sr(II)-TMIIP在低临界相转变温度(33.56°C)附近取得最大吸附量(89.29mg/g)且其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动态吸附实验结果显示,Thomas模型的非线性拟合方法更适用于描述吸附剂在固定柱中的动态吸附行为。选择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Sr(II)-TMIIP对Sr(II)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吸附能力。 (3)通过湿浸渍法制备了磁性SBA-15(m-SBA-15),以m-SBA-15为基质材料,利用表面引发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制备了新型的磁性铈离子表面印迹聚合物(Ce(III)-IIP)。表征结果表明,Fe3O4磁性纳米颗粒被成功地负载在SBA-15的孔道中且通过表面引发RAFT聚合制得的Ce(III)-IIP表面印迹层的厚度较为均一,制备的Ce(III)-IIP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磁响应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RAFT聚合制备的Ce(III)-IIP具有更高的吸附容量且Redlich-Peterson等温模型对其等温吸附实验数据的拟合效果最佳(R20.99),动态吸附数据用Thomas模型非线性拟合出来的符合度较高。选择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Ce(III)-IIP对Ce(III)具有良好的专一识别能力。
【图文】:
图 1.1 介孔材料的两种合成方法:软模板法(A)和硬模板法(B)Fig.1.1 Two synthetic strategies of mesoporous materials: soft-templating (A) and Hard- templating图 1.2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特征(A)和它在水溶液里的行为特征(B,C)Fig.1.2 Structure features (A) of surfactant molecule and its behavior in aqueous media (B, C)1.2.2.2 硬模板法硬模板法较软模板法起步晚,它通过向预先合成好的介孔材料(即硬模板)内
架的无机物种相互作用并形成有机-无机液晶状态结构相,然后通过高温热处理或者剂萃取的方法,脱除模板剂并由此得到介孔。图 1.1 介孔材料的两种合成方法:软模板法(A)和硬模板法(B)Fig.1.1 Two synthetic strategies of mesoporous materials: soft-templating (A) and Hard- templating (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L941
本文编号:2664142
【图文】:
图 1.1 介孔材料的两种合成方法:软模板法(A)和硬模板法(B)Fig.1.1 Two synthetic strategies of mesoporous materials: soft-templating (A) and Hard- templating图 1.2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特征(A)和它在水溶液里的行为特征(B,C)Fig.1.2 Structure features (A) of surfactant molecule and its behavior in aqueous media (B, C)1.2.2.2 硬模板法硬模板法较软模板法起步晚,它通过向预先合成好的介孔材料(即硬模板)内
架的无机物种相互作用并形成有机-无机液晶状态结构相,然后通过高温热处理或者剂萃取的方法,脱除模板剂并由此得到介孔。图 1.1 介孔材料的两种合成方法:软模板法(A)和硬模板法(B)Fig.1.1 Two synthetic strategies of mesoporous materials: soft-templating (A) and Hard- templating (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L9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尉凤珍;方向红;;真空蒸发浓缩装置在核放射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试验[J];工业水处理;2009年09期
2 宁振鑫;苏立强;;硅胶表面接枝引发转移终止剂制备牛血红蛋白分子印迹聚合物及性能评价[J];化工时刊;2011年10期
3 夏烈文;褚良银;;基于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温敏型分子印迹聚合物[J];化学通报;2007年07期
4 王建龙;刘海洋;;放射性废水的膜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10期
5 潘建明;邹晓华;李春香;闫永胜;王雪;管炜;;中低放射性金属元素的分离富集及分析研究进展[J];冶金分析;2010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燕;功能化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金属污染物选择性分离与生物传感中的应用[D];江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64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664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