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裂变—电子收集”中子探测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09:28
【摘要】:某些核素的中子诱发裂变截面在很宽的能区范围内具备较好的平坦特性,基于裂变的中子探测器具有实现能量响应平坦的潜力。“裂变-电子收集”中子探测技术利用裂变碎片在裂变材料中产生并逃逸的电子给出输出信号,电子收集处于真空环境。由于不存在裂变产物与中间介质的二次作用,直接将裂变能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裂变-电子收集”中子探测技术能够较好地反映裂变截面平坦的特性,电荷收集没有介质原子阻碍,还可同步实现快速的时间响应。本文在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裂变-电子收集”中子探测技术开展系统性研究。“裂变-电子收集”中子探测器主要由镀有裂变材料的涂层电极和位于两侧的电子收集电极组成。通过对中子与探测器相互作用以及中子次级粒子输运过程进行物理分析,结合Monte Carlo数值模拟,本文首先完成裂变材料选择、电极材料选择和涂层厚度确定等物理设计和优化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真空靶室主体结构设计、电极固定和定位设计、真空获取和保持方案制定等工程设计工作,确定了探测器原型机整体设计方案;之后进一步完成了探测器原型机制造及考核、大面积涂层电极制备工艺研究、反应堆中子验证实验、加速器中子标定实验等研制与验证工作。通过上述研究工作,获得的主要结论包括:1)“裂变-电子收集”中子探测器对中子的能量响应平坦程度与裂变截面相当;2)逃逸的裂变碎片本身、电极的材料选择以及电极间距都不会对探测器输出产生本质影响;3)在一定范围内,探测器中子灵敏度随涂层厚度增加,超过此范围后灵敏度趋于固定:4)电子在真空中运动速度高,探测器电荷收集时间在ns量级;5)百伏量级的正高压可使探测器灵敏度有倍数的提升,更高的电压不会有更好的效果,探测器工作电压的选择需要权衡线性电流和真空保持的因素;6)DT中子灵敏度标定实验探测器易受干扰,干扰因素包括电路噪声和环境散射本底;7)采取综合手段提高测点注量率同时压低噪声电流,可有效降低电路噪声影响;8)电极的对称结构设置对环境中子非弹Y本底有良好抑制效果,利用源中子和散射中子不同的分布特点,通过数学方法可排除标定中散射中子的影响。γ射线是混合辐射场中子测量的主要噪声来源。在分析γ射线及其次级电子在“裂变-电子收集”探测器中输运特点的基础上,利用MonteCarlo方法,本文证明文献给出的γ灵敏度抑制方案存在局限,同时提出调整电极参数平衡信号输出电极(涂层电极)电荷得失抑制γ输出的新方案,经实验验证该方案效果良好。通过上述理论和实验研究,获得了对于“裂变-电子收集”中子探测技术的基本认识,完成了探测器原型机的设计、优化和实验验证工作,解决了探测器γ灵敏度抑制、弱信号高本底实验标定、大面积涂层电极制备等难题。探测器原型机对DT中子的灵敏度为8.65×10-20C·cm2,对60Co同位素源γ射线灵敏度为1.79×10-21C·cm2,二者之比大于40:1,探测器时间响应函数半高宽(FWHM)小于3ns。“裂变-电子收集”中子探测器同时具备能量响应平坦、时间响应快、测量信噪比高的优点,其缺点主要在于裂变放能利用率低,灵敏度低且不具备信号放大功能。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深入认识极端条件下物质相互作用的特点和规律,提升高能量密度物理、先进聚变能源以及中子物理学的研究水平提供新型高分辨率的诊断手段。
【图文】:

中子,放能,计数管,闪烁探测器


1UB的探测器既有气态的BF3邋H:比计数管和也有固态的载_闪烁探测器。逡逑有合适的气态化合物,只能采用固态。在lOOkeV范围内6Li与中子的>B,其热中子截面为940b邋(见阁1.2),,它的优点是反应放能大。逡逑n邋+邋hLi=a邋+邋T+4JS6MeV逡逑逦6U邋(n,t)逡逑.邋I邋I邋iviiv^邋i邋t邋11in*邋1邋"*f"V'T'itiiii邋i逦i邋i邋vimi|邋i邋i邋imn|"—'t'tmini'邋i逦'i邋i邋vtiivii邋?逡逑103邋r邋\逦:逡逑102「逦-逡逑t10'逦r逦]逡逑i0°逦^逦,逡逑V逦:逡逑

反应截面,中子,放能,计数管


「逦逦(n.p)逦、、逦!逡逑S10°「逦-邋—邋<n,d)逦、.、逦n逡逑c逦-邋-邋(n.a)逦:逡逑J逡逑10^邋r逦/邋I邋!逡逑r逦y邋!彳逡逑IQ"?邋逦a邋■逦i邋逦i邋逦,.i逦逦i邋逦i邋........i逦:邋;i-r^.i逦逦i邋逦i逡逑1CT3邋1CT2邋10'逦10。逦10’逦102逦103逦104逦105逦106逦107逡逑E(eV)逡逑图1.1邋niB的中子反应截面逡逑1UB的探测器既有气态的BF3邋H:比计数管和也有固态的载_闪烁探测器。逡逑没有合适的气态化合物,只能采用固态。在lOOkeV范围内6Li与中子的1(>B,其热中子截面为940b邋(见阁1.2),它的优点是反应放能大。逡逑n邋+邋hLi=a邋+邋T+4JS6MeV逡逑6Un,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L81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国有,包尚联,李玉麟,仲文光,汲长松;用Monte Carlo方法计算锂玻璃的中子探测效率[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9年00期

2 唐国有,包尚联,汲长松;用Monte Carlo方法计算锂玻璃的中子探测效率[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9年S3期

3 阎宏;朱永昌;高祀建;关铭;;中子探测玻璃闪烁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建材科技;2008年01期

4 李培俊,陈琅轩,赖炳泉,徐俊波,宋哲明,何成喜,范泽辉,胡进光,李爱萍,郝有观,力光伦;脉冲快中子探测隐藏爆炸物的研究[J];核物理动态;1995年04期

5 颜志国;成诚;;中子探测技术在安全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安防;2010年11期

6 陈艳平;罗德礼;;中子探测用含~6Li玻璃闪烁材料最新进展[J];无机材料学报;2012年11期

7 廖俊辉;谢一冈;陈元柏;郭萍;郭兰英;欧阳群;凌球;陆双桐;;用于热中子探测的正比管性能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7年02期

8 刘玮;潘尚可;李焕英;蒋勇;陈晓峰;任国浩;;富集~(10)B的Ce:Li_6Lu(~(10)BO_3)_3晶体生长及其闪烁性能[J];无机材料学报;2015年08期

9 陈本华,张佳宝,赵春生;土壤湿度测量两种常用方法的对比及中子探测过程的标定[J];核农学通报;1995年01期

10 陈然;徐勇军;吴建华;刘森林;;西藏地区天然中子所致居民剂量初步评价[J];中国辐射卫生;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叶龙春;缪正强;杨军;熊旭亚;;西安脉冲反应堆脉冲功率热中子探测的时间延迟研究[A];第九届全国固体核径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胡荣江;;参杂的RPC用于低能中子探测的研究[A];二00九全国核反应会暨生物物理与核物理交叉前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宋玉收;叶沿林;葛愉成;李湘庆;;丰中子核反应中多中子探测的进展[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7册)[C];2009年

4 孔赞;李智焕;叶沿林;江栋兴;华辉;李湘庆;楼建玲;吕林辉;李琛;卢飞;范凤英;李忠宇;曹中鑫;马立英;徐瑚珊;胡正国;王猛;雷相国;章学恒;付芬;张宏斌;杨彦云;唐彬;黄天衡;涂小林;张亚鹏;郑川;田育林;欧阳珍;黄美容;徐治国;岳珂;高启;;北京大学中子探测阵列的效率刻度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朱传新;牟云峰;郑普;陈渊;郭海萍;王新华;安力;;~(252)Cf中子分布条件下的中子探测效率测量[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葛东胜;黄文谦;周详;刘倩;刘宏邦;张振宇;陈石;周晓康;王滨龙;谢一冈;郑阳恒;董洋;张强;常洁;李敏;汪晶;;薄型厚气体倍增器快中子探测转换体及γ射线抑制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朱永昌;高祀建;关铭;腾伟峰;;中子探测玻璃闪烁体的研制及其核物理性能的研究[A];2007中国浮法玻璃及玻璃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周百昌;何彬;朱文凯;陈坤;张全虎;葛坤友;;MCNP程序在核弹头核查中子探测技术研究中的应用[A];第四届北京核学会核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游海波;肖军;宋玉收;;8He+P敲出反应实验中中子探测系统性能的GEANT4模拟[A];第十四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栋;“裂变—电子收集”中子探测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8年

2 吴健;基于4H-SiC的中子探测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鲁黎明;应用于热中子探测的nTHGEM模拟及实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8年

2 左卓;一种单探头中子/伽马甄别能谱仪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3 刘毅;基于俘获符合的快中子探测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4 程亮;D-T中子探测系统性能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7年

5 罗晓亮;基于模糊聚类分析的中子与γ射线甄别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孔赞;用于奇异核β衰变实验的中子探测阵列效率刻度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7 刘光磊;替代~3He的网格气体中子探测器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64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664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2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