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HL-2A装置束发射谱诊断研制及高约束模下边缘湍流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6 08:32
【摘要】:在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中,微观湍流及其引起的反常输运是限制等离子体约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高时空分辨能力的二维诊断系统对于微观湍流的研究大有裨益。本人博士期间在HL-2A装置上研制了一套二维、多通道的束发射谱(Beam Emission Spectroscopy,BES)诊断系统,并使用二维BES诊断对HL-2A及DⅢ-D装置高约束放电模式下边缘湍流的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HL-2A上BES系统通过测量中性束与等离子体碰撞后辐射出的特征谱线(Dα线)的强度扰动,给出二维空间内电子密度的涨落信息。BES系统包括收集光路、传输光路、光电转换和数据采集几大部分,设计时充分结合HL-2A装置的位形及参数特征。诊断窗口位于中性束左侧下方,沿磁力线切向方向斜向上观察中性束。抗辐射、高通过性的镜头组由直径18cm物镜和10cm目镜构成,安装在真空室内,以4:1倍率将径向r=12cm~44cm,极向z=-7.5cm~7.5cm的二维空间成像于BES窗口外侧。BES窗口外侧的二维光纤支架覆盖整个像面,方便光纤束的固定及排布。高度定制化的多模石英光纤束作为高效的传输光路,光纤的数值孔径高达0.37,传输效率高于95%。光电转换系统中使用2 nm窄带滤波片筛选目标谱线;选用带PIN结的光电二极管探测器(PPD)将光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并由四级放电电路转换为电压信号并放大;合适的冷却保证光电转换系统实现低噪声、高量子效率的测量。多通道同步采集系统以2MHz的速率对所有信号进行数字化、采集并存储至数据库。BES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安装光路并与16通道探测器构成了原型系统,实际测试验证了设计合理;第二阶段在原型系统基础上改善了光纤及光纤支架的设计,并将系统拓展至32个通道,实现了湍流的二维测量;第三阶段完成首创的集成式探测器的加工和测试,信噪比和带宽进一步提升,系统也升级至48通道。在HL-2A装置上,32通道的BES系统在L-H转换前清楚观测到二维湍流结构及其随时间的演化情况。在DⅢ-D装置Super H模放电中,二维BES诊断系统在台基顶部观测到频率为60kHz~200kHz离子侧湍流和300kHz~450kHz的电子侧宽频湍流。利用BES诊断计算出两种模式的相关长度、极向速度等特征参数,结合回旋动理学程序GYRO的模拟结果分析,低频模式应为离子温度梯度模(Ion Temperature Gradient Mode),而高频模式可能为微撕裂模(Micro-tearing Mode)。目前HL-2A装置上的BES诊断系统已经拓展至48通道,具备了二维湍流测量的能力。系统时间分辨为0.5μs,径向空间分辨为1cm,极向分辨为1.2cm;对于中频段20~100kHz的湍流,系统的信噪比达到100,而有效的频率测量带宽为200kHz。这样的性能处于先进水平,能够为HL-2A上L-H转换、湍流能量传递、湍流与带状流的相互作用等物理问题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实验数据支撑。二维BES诊断在HL-2A和DⅢ-D装置上高约束模式下湍流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湍流与台基区物理以及与约束改善的关系,可为未来的高约束放电提供指导。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L631.24
【图文】:

托卡马克装置,电子温度,科学家,托卡马克


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全超导托卡马克“东方超环”(EAST)逦以及华逡逑中科技大学的“联合实验托卡马克”(】-1£NB1)【11】三个中大型托卡马克实验平台,逡逑分别如图1.2、1.3、1.4所示。另外,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正在组装的新托卡马逡逑克装置HL-2M[12】,预期在2019年实现第一次等离子体放电运行,届时会在某些逡逑关键参数上实现一定的突破。表1.2列举了国内主要托卡马克装置的部分参数。逡逑除此之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反场环装置“科大一环”(KTX)IW、清华大逡逑学的“中国联合球形托卡马克”(SUNIST)[141等装置也在为中国的磁约束核聚变逡逑相关研宄及聚变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逡逑4逡逑

实物


HIr2A细且实物图

照片,照片


}EAST袭且波染照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自华;卢波;曾浩;饶军;王超;王明伟;王洁琼;姚涛;梁军;陈娅莉;冯鲲;王贺;;HL-2A装置低杂波系统高功率速调管调试[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5年03期

2 彭晓炜;龚学余;刘文艳;;HL-2A装置中的电子回旋波电流驱动[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3 饶军;李波;周俊;姚列英;康自华;王明伟;李立;冯鲲;黄梅;陆志鸿;张劲松;李青;刘永;;HL-2A装置2MW电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研制[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9年04期

4 蒋婧;冉红;刘德权;程发银;白刚毅;;HL-2A偏滤器结构改造及热负荷分析[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6年01期

5 冉红,程发银,严建成,朱毓坤;HL-2A装置偏滤器改造的初步设计[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5年03期

6 唐益武,严建成,严龙文,刘德权,孙平;HL-2A偏压偏滤器物理设计[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4年02期

7 曾晓晓;才来中;吴婷;;石英晶体微天平在HL-2A装置上的应用[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7年02期

8 李连才;周艳;邓中朝;易江;李永高;冯北滨;;HL-2A装置上粒子输运的研究[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9年02期

9 刘莉,袁保山,毛苏英,李波,李强;HL-2A装置反馈控制系统程序放电的实现[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3年04期

10 洪文玉 ,严龙文 ,王恩耀;HL-2A装置偏滤器靶等离子体参数的测量[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2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俊;饶军;李波;黄梅;张国庆;王贺;康自华;;HL-2A装置电子回旋共振加热二次谐波非寻常模系统运行与实验[A];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09年

2 雷光玖;姜韶风;钟光武;曹建勇;卢大伦;邹桂清;刘鹤;张贤明;江涛;杨继芳;钱家湄;唐立新;周才品;毛维成;刘永;;HL-2A中性束大功率离子源的研制[A];第三届全国粒子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俊;饶军;陈罡宇;张劲松;黄梅;宋绍栋;;Hl-2A装置上2MW电子回旋共振加热传输系统研制[A];第十三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卢波;王贺;白兴宇;曾浩;黄梅;;HL-2A装置低杂波鉴相系统设计[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三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7册(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卷、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分卷、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卷)[C];2013年

5 袁国梁;杨进蔚;宋先瑛;李旭;张轶泼;杨青巍;;HL-2A超热电子辐射测量系统的发展[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7册)[C];2009年

6 钟武律;HL-2A团队;;HL-2A托卡马克高约束模中的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C];2017年

7 李华俊;王树锦;宣伟民;李志建;彭建飞;胡浩天;黄昭荣;王小平;徐丽荣;康利;卜明南;毛维成;刘永;;HL-2A装置两套80 MVA电动发电机组的技术改造[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7册)[C];2009年

8 李景春;龚学余;路兴强;王亮;;HL-2A装置电子回旋波功率吸收和电流驱动的数值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三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7册(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卷、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分卷、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卷)[C];2013年

9 高金明;程钧;严龙文;李伟;聂林;冯北滨;陈程远;卢杰;易萍;季小全;周艳;刘仪;杨青巍;;HL-2A装置超声分子束注入缓解偏滤器靶板上边缘局域模热通量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四卷)——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7册(计算物理分卷、核物理分卷、粒子加速器分卷、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卷、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分卷、辐射物理分卷)[C];2015年

10 孙腾飞;刘仪;季小全;徐媛;;HL-2A托卡马克装置上内部共振磁扰动线圈系统介绍[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四卷)——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7册(计算物理分卷、核物理分卷、粒子加速器分卷、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卷、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分卷、辐射物理分卷)[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一帆;HL-2A装置束发射谱诊断研制及高约束模下边缘湍流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HL-2A装置水平场电源有源滤波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陈丽;HL-2A装置中轫致辐射诊断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武婷婷;HL-2A托卡马克中电阻壁模的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4 李燕丽;HL-2A托卡马克大破裂期间逃逸电子产生与扩散的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5 刘春华;HL-2A多道激光汤姆逊散射系统及绝对标定实验[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文柱;HL-2A装置中有效电荷数的光谱诊断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杨曾辰;HL-2A装置上超声分子束缓解边缘局域模的实验研究[D];西华大学;2016年

8 杨家兴;HL-2A装置NBI高压缓冲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薛雷;HL-2A托卡马克装置CVI杂质浓度空间分布的测量[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陈鹏;HL-2A托卡马克装置上的光路系统研究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43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743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6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