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步辐射光源不断发展,从最初的高能物理加速装置到第四代光源自由电子激光,光源的性能不断提高。光束线作为连接光源和实验站的桥梁,需要能够充分利用光源的特性,因此对光束线的光谱分辨率、光传输效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束线的核心是单色器,在软X-光波段中,有三种主要的单色器:定包含角球面光栅单色器(Dragon)、变包含角平面光栅单色器(SX-700类)和变线距光栅单色器。由于变线距光栅单色器中光学元件少和元件面型简单,容易实现高的光谱分辨率和达到高的传输效率,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讨论变线距光栅单色器原理、设计及实现高光谱分辨率需要的关键技术。主要内容包括: 1、合肥光源(NSRL)重大改造中的表面物理光束线建设。表面物理光束线从真空波荡器中引出,覆盖的能量范围为20-600eV,整个光束线的长度为19300mm。前置聚焦系统采用柱面镜垂直放置5:1聚焦到入射狭缝,采用自聚焦平面变线距光栅单色器作为分光系统,后置聚焦系统采用超环面镜在两个方向上聚焦到样品处。光束线的技术指标为:光通量5×1010photons/s@29eV,样品处光斑0.2x0.1mm2,能量分辨本领10000(E/△E)@29eV。 2、大连化物所相干光源(DCLS)光束线建设。DCLS作为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具有辐射波长可调、不受电子跃迁能级的限制;频谱范围广;亮度和峰值功率极高、且可调;相干性好,又有偏振性;具有短脉冲时间结构、且时间结构可调等诸多优点。建成后的DCLS将是世界上第一台工作在极紫外波段(50-150nm)的自由电子激光器。 同基于储存环的同步辐射光束线相比,四代光源的光束线设计将会面临新的挑战。比如光源脉冲结构与光谱分辨的关系,高瞬时功率对光学元件镀膜的影响,光源的光谱在线诊断等。DICP-FEL共建有四条分支光束线,每条分支光束线分时用光,光源点(饱和长度)在6m-12m内变化。各条光束线光学传输效率(反射率)不同,最高可达85%,最低的可达到45%,可以根据需要开展实验。利用超环面镜和平面变线距光栅构成了光谱仪,用于对光源进行在线的诊断,光谱诊断系统的分辨本领达12000。在FERMI@Elettra实验室,其光谱诊断系统的波长扫描是通过两个相互垂直的直线导轨配合工作。本方案直接将聚焦曲线拟合成圆,通过弧形导轨实现波长扫描,精度以及稳定性将会更加强,具有创新性。 3、光栅单色器的高光谱分辨不仅与光学设计相关,同工程实施中的各项误差控制等关键技术也息息相关。掌握相应的关键技术,是保证实现光学设计的高光谱分辨率指标的基础。这些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高精度直线导轨、转角测量机构、光学元件检测技术、狭缝在线检测技术、光束线安装准直技术和单色器调试技术等。本文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其中狭缝的宽度在线检测、对光学元件装夹的研究以减少装夹对元件面形的影响等都具有创新性。 高精度直线导轨是单色器中的波长扫描机构的关键部件,它推动正弦杆转动,带动光学元件转动从而实现波长扫描。为了实现表面物理光束线的光谱分辨率,自行研制了行程150mm,分辨率30nm的高精度直线导轨。同时表面物理光束线还采用了一套角度测量机构,通过光栅尺直接测量光学元件的转动角度,该角度测量机构的分辨率可达0.05"。通过高精度直线导轨和转角测量机构配合,精确标定光学元件的转角以及对应的波长。 光学元件的测试对象主要包括光学元件的面形误差以及光栅的刻线精度。利用长程面形干涉仪对表面物理光束线单色器中的光学元件的面形误差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光学元件的面形精度满足要求。利用实验室自建的二维线密度系统对平面光栅的刻线精度进行检测,4001/mm光栅的线密度精度为3-7×104,12001/mm光栅的刻线精度为1-3×10-5。 在表面物理光束线中,狭缝的开口宽度比较小,最小值达131am,同时真空环境和大气环境下狭缝的开口大小会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对狭缝宽度有一个较为精确的测量。搭建了一套狭缝宽度在线系统对狭缝宽度进行测量,该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在±5μm以内。 作为光束线的核心部件,单色器的部件离线调试和光谱分辨率直接相关。单色器的安装调试包括离轴转动参数的测试以及双轴平行性的测试、安装准直技术。离轴转动参数最终测得和理论值有所差别,但是偏离光栅中心量在0.07mm以内,对能量的影响在10-4eV以内,而双轴平行性误差在±5"以内,这些误差为实现光学系统的光谱分辨率奠定了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L5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景敏;由物像位置关系得出的透镜成像判断方法[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2 王婷;胡跃明;戚其丰;杨立玲;;IC芯片检测的图像分割算法研究及其实现[J];半导体技术;2009年07期
3 王晓燕;沈牧;任永学;程义涛;;大功率激光器阵列光场分布测试方法的研究[J];半导体技术;2011年04期
4 于海娟,李港,陈檬,张丙元,任锋;LD端泵自锁模激光器泵浦光整形系统[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张广军;魏振忠;;多视觉检测系统的世界坐标唯一全局标定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6 薛利军,张虎,李自田;一种CCD光电智能检测系统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4年01期
7 史国权;刘萌;石广丰;宋林森;;延伸角锥刀刻划衍射光栅过程金属流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王挺峰,米阳,付有余,郭劲;变入射角方式下利用光栅测量激光波长的方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王菲;唐勇;冯进良;李港;陈檬;;牛顿公式在高斯光束透镜变换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张继超;丁亚林;张洪文;;一种四维光学仪器像面的装调方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何平安;胡亚文;陶慧玲;宋燕新;;激光投线仪610自动检测系统[A];2009年全国测绘仪器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郝斌;过晓辉;王胡顺;;高速摄像测量仪作用距离的分析计算[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何平安;胡亚文;陶慧玲;宋燕新;;投线仪误差自动测量系统[A];第十八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徐熙平;苏拾;张国玉;张宁;;基于CCD的摆动扫描镜摆幅光电测量系统研究[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虞红;何秋茹;陶渝辉;;用目标模拟器仿真真实目标能量的计算方法[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6 王建强;;同步辐射XAFS技术在无机化学研究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物理无机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范雪波;林俊;刘卫;王广华;姚剑;曾友石;黄豫;赵屹东;郭智;李燕;;大气颗粒物中碳官能团组分的NEXAFS分析[A];城市气象论坛(2012年)·城市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12年
8 崔崇铮;;光电跟踪仪光轴平行性检测研究[A];武备维修保障理论与应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论文集.3[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胜男;真空紫外同步辐射Seya-Namioka单色仪的多层膜光栅研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李建威;高速光电探测器频率响应特性测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田生科;超积累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对重金属(Zn/Cd/Pb)的解毒机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刘超;激光光热驱动技术与微型光热驱动机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牛爽;全景环带凝视成像光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6 黄
本文编号:2768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768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