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基于极向磁能转移的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破裂缓解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3 10:49
【摘要】:在破裂过程中,等离子体内能和极向磁能快速耗散在真空室内部,产生热沉积、电磁力和逃逸电流三大破裂危害。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nternational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及未来聚变装置的等离子体内能和极向磁能巨大,等离子体破裂危害对装置的安全运行及寿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而必须对等离子体破裂造成的危害进行缓解。目前最有效的破裂缓解方法是杂质注入,杂质注入在理论上可以缓解ITER装置等离子体破裂造成的危害,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杂质注入引起的热辐射分布不均匀和杂质注入水平还达不到完全缓解逃逸电流的要求等。本文从新的角度,提出基于极向磁能转移(Magnetic Energy Transfer,MET)的破裂缓解方法,简称极向磁能转移。该方法利用与等离子体耦合的磁能转移线圈(简称MET线圈),在破裂过程中通过电磁耦合将真空室内部的极向磁能部分转移到真空室外部,减小耗散在真空室内部的极向磁能,进而减小耗散在真空室内部的总能量,达到破裂缓解的目的。在正常放电过程中MET线圈处于开路状态,仅在破裂过程中通过触发连接开关快速导通,因此MET线圈仅在破裂过程中工作,对正常放电没有任何影响。本文结合J-TEXT装置的结构特点和参数对基于极向磁能转移的破裂缓解方法展开研究,探索极向磁能转移的可行性及对破裂危害的缓解效果,为ITER及未来聚变装置提供参考。本文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首先,研究了 J-TEXT装置破裂过程中的极向磁能耗散规律,为研究极向磁能转移奠定了基础。结合J-TEXT装置的结构特点和参数,分析了等离子体与极向场线圈、真空室的耦合关系,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了破裂前后极向磁能的大小和分布,并通过实验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得到了 J-TEXT装置在破裂过程中有80-100%的极向磁能耗散在真空室内部的结论。其次,研究了基于极向磁能转移的破裂缓解方法。建立了J-TEXT极向磁能转移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典型的极向磁能转移过程,分析了 MET线圈参数对极向磁能转移效率的影响,开展了 J-TEXT极向磁能转移实验,实验验证了相关分析结果。研究发现MET线圈与等离子体的相对位置决定了二者的耦合系数,而二者的耦合系数是影响磁能转移效率的关键参数。在J-TEXT装置采用偏置线圈做为MET线圈的情况下,磁能转移效率最高达到25.3%,破裂过程中耗散在真空室内部的极向磁能可以降低到65.9%。最后,研究了极向磁能转移对逃逸电流的缓解效果。在破裂过程中随着等离子体电流的下降,MET线圈中建立与等离子体电流同向的感应电流,可以减小破裂过程中的环向感应电场,进而缓解逃逸电流。在实验中观测到磁能转移可以有效缓解逃逸电流。J-TEXT装置上的极向磁能转移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小破裂过程耗散在真空室内部的极向磁能,同时还可以有效缓解逃逸电流。极向磁能转移与杂质注入等现有破裂缓解方法的原理不同,但是二者可以协同缓解破裂危害,以获得更好的破裂缓解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L612
【图文】:

示意图,结构示意图,托卡马克装置,磁约束核聚变


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W托卡马克装置为代表的磁约束核聚变研巧取得了逡逑很大的进展,引领了聚变研究的潮流。托卡马克装置是利用磁场来约束和加热等离逡逑子体的聚变实验装置,托卡马克原理示意图如图1-1所示。纵场线圈产生与等离子体逡逑电流平行的环向磁场,将等离子体约束在环向真空室内部。等离子体电流与极向场逡逑线圈及中也螺线管通过变压器原理进行z1合,通过欧姆加热对等离子体进行加热。逡逑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再配合其它加热及约束方式,使等离子体达到足够高的温度,逡逑从而发生聚变反应■逡逑1逡逑

示意图,磁能,示意图,真空室


磁能从真空室内部转移到真空室外部,减小破裂过程中耗散在真空室内部的极向磁逡逑能,进而实现破裂缓解。逡逑磁能转移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该方法需耍增加一组与等离子体~合的MET逡逑线圈,并与一个连接开关和一个电阻负载相互串联构成磁能转移系统。在破裂过程逡逑中,等离子体电流巧灭会在MET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当闭合连接开关使MET逡逑线圈导通时,感应电动势将在MET线圈中建立与等离子体电流同向的感应电流,进逡逑而~合等离子体的极向磁能,并将岕合的磁能导出真空室被电阻负载消耗。连接开逡逑关仅在破裂瞬间快速闭合并导通MET线圈,在正常放电时处于断开状态,使MET逡逑线圈处于开路状态,对正常放电没有影响。逡逑磁能转移通过减小破裂过程中耗散在真空室内部的极向磁能,进而减小冷等离逡逑子体欧姆加热消耗的极向磁能

托卡马克装置,主机,铁芯


析J-TEXT破裂过程中的极向磁能耗散规律,需要结合J-TEXT装置的数。因此,本节将分别介绍J-TEXT装置的铁总、极向场线圈和真空室。逡逑铁巧逡逑铁狂的托卡马克具有欧姆加热场线圈的物理设计简单和等离子体区域特点。铁芯体积和磁感应强度的饱和值决定了铁芯可提的供伏秒数,体放电时间的长度。铁芯磁感应强度的饱和值一般为2T左右,为了增电时间,需要增大铁芯的体积,进而增大铁抵可W提供的伏秒数。随置规模越来越大,等离子体放电参数越来越高,放电时间越来越长,求越来越大,对铁芯体积的要求也越来越大。现代大型托卡马克装置要求,在工程上实现起来难度很大,因此大型装置一般都是空也的。逡逑EXT装置铁芯为日字型,由中也柱和铁扼组成。据J-TEXT资料记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连城;刘盛炀;左建传;陆同兰;;磁能液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1期

2 于勇;纪红飞;刘凤山;;高效磁能液在水稻上应用效果[J];现代化农业;2012年06期

3 周治平;;暗能量转换成为附加磁能的论证[J];前沿科学;2014年04期

4 唐铸文;对互感线圈磁能的准确描述[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5 杨军;王维军;杨铁;孔凡云;;水稻应用“农宝”磁能液肥试验总结[J];北方水稻;2008年05期

6 徐志平,柳忠彬,范祥位;永磁力(能)与机械力(能)直接转换理论及永磁能发动机(磁机)[J];四川轻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刘仲凯;飞碟:一个静态的磁能装置(上)[J];飞碟探索;1996年06期

8 刘仲凯;飞碟: 一个静态的磁能装置(下)[J];飞碟探索;1997年01期

9 ;Matus Prochaczka磁能概念车[J];文明;2009年07期

10 李子芳,黄耀清,王宏波;载流线圈互感磁能的正负问题[J];高师理科学刊;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地铁节能从飞轮储能出发——访盾石磁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唐英伟[A];《高速铁路与轨道交通》电气版2015年04月[C];2015年

2 张东省;韩微微;徐希娟;李娜;盖卫鹏;;磁能融冰雪加热技术在公路工程的应用[A];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张东省;;磁能融冰雪加热技术在公路工程的应用[A];养护与管理(2016年第1期 总第59期)[C];2016年

4 李臻;康龙云;魏业文;;基于磁能再生开关的新型并联无功补偿技术研究[A];第四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电能质量与高效优质用电论文集[C];2015年

5 邓波;庞小峰;陈刚;张玉春;张永迪;;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磁能活性水的生物效应[A];第十三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庞小峰;张玉春;张永迪;陈慧黠;;磁能活性水的生物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王建全;杨兴华;张峦国;杨喜军;吴君;;基于谐振电抗器和磁能恢复开关的单相AC-DC变换器[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全国高科技自然生态建筑研究课题组;王惠廉;;生态宇宙能建筑的理论构建[A];生态文明·绿色崛起——中国生态前沿报告[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谭华健;微量子发电“黑科技”亮相中山[N];中山日报;2018年

2 记者 李墨;汉企“磁能揩油”入列火炬计划[N];湖北日报;2014年

3 周江华;《21世纪物理学研究新视野》一书的启示(一)[N];科技日报;2007年

4 周江华;《21世纪物理学研究新视野》一书的启示(二)[N];科技日报;2007年

5 ;步进磁机[N];国际商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君;基于极向磁能转移的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破裂缓解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2 丁永华;J-TEXT托卡马克主机安装及磁测量系统的建立[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章力;交变磁能处理对高速钢刀具的耐磨性能影响实验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2 郭颂;金属切削刀具的磁能强化技术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年

3 何方波;对一种补偿电路单元—磁能恢复开关电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黄志臻;基于磁能恢复开关补偿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5 沈俊波;激光—电磁场复合强化提升45钢硬度和耐磨性能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79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779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2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