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裂隙岩体渗流—传热耦合的有限元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04:31
【摘要】: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核能也在越来越多的场合被采用。核能源的利用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核废料的产生,目前处理核废料的唯一办法便是专门建设深埋处置库将其存放。本文以核废物的处置为工程背景,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了单裂隙岩体模型和规则多裂隙岩体模型中渗流场和温度场之间的作用关系,并分析了裂隙张开度、裂隙水渗流速度、岩石热传导系数、热源温度等因素对裂隙岩体温度场的分布的影响。主要的成果如下: (1)通过建立单裂隙岩体模型,推导了裂隙水和与裂隙接触岩体的温度控制方程,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理想情况下的解析解,并将其与COMSOL所得的有限元计算结果相比对。结果表明,基于有限元变分方法的数值模拟结果能够和解析解很好的吻合,而解析解求解过程中对于一些次要条件的忽略会导致误差的产生。 (2)在规则多裂隙岩体模型中,得到了流体渗流——传热的控制方程,并对方程进行离散化处理,进行有限元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课题组此前的实验结果以及有限差分软件FLAC的模拟结果进行比对,发现对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结果要略高于实际的实验结果,这是由于绝热边界条件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热量不可避免的耗散降低了实际模型的温度值。COMSOL有限元软件虽然在计算过程中会花费更长的时间,但其对不规则区域网格划分的适应性以及对于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的功能等特点要好于有限差分法。 (3)影响温度场分布的最重要两个因素是裂隙的张开度和裂隙中渗流的速度。裂隙越宽,裂隙渗流越快,会使得更多的水进入裂隙与岩石进行对流换热,从而降低了岩石温度以及水流的升温幅度。同样,热源温度的不同可以给整个裂隙岩体温度场的数值带来改变,而且地下水的流出温度受热源温度影响很大。而岩石的热传导系数增加,会使得裂隙岩体中更多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来进行,而且岩石和水流的温度梯度也会变大。但是其影响幅度要小于裂隙张开度和渗流速度。 (4)离热源近的裂隙控制着温度分布,它会阻隔热量的向远处传递。远端的裂隙以及两条裂隙之间的裂隙都会对整个裂隙岩体温度场的分布产生影响。远处的裂隙一方面会影响与之相邻的近端岩体温度分布,另一方面更主要地控制着更远处岩体以及边界上的温度情况。而两条裂隙之间的裂隙提供了地下水流动的通道,使得单条裂隙对温度分布的影响范围随着裂隙之间的连通而大大增加。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L942.1
【图文】:

岩石,基本假定,理论模型,几何模型


中,所要研究的模型是由两大块IX0.5m的花岗岩所组成,两块岩石

单裂隙,网格划分,岩体


上下边界处的网格相对稀疏,划分了 15个单元,每个单元的长度为66.7inm。中间部分逐渐过渡。模型的整体网格划分以及裂隙附近的局部特征如图34和图3-5所示。从图3-5中可以看出,在COMSOL中对裂隙的处理和对其他连续介质的处理方法相类似,把裂隙当成一个特殊的实体对象来进行处理。说其特殊,是由于允20

场分布,宽裂隙,岩体温度,场分布


Figure 3-8 Isotherm of rock mass model with fracture of 3mm通过比对图3-5、图3-7和图3-8,可以发现随着裂隙宽度的增加,裂隙水流和岩石块体的温度在中间区域内相等的地点出现的越来越晚,而且相等的温度值也是越来越低。当裂缝宽度为1mm时,温度相等的点距模型左边界的距离为0.23m左右,温度约为87°C。当裂缝宽度增加到2mm时,温度相等的点出现在距模型左边界0.38m处,温度也降为7rC。而当裂缝为3mm宽时,直到距模型左边界0.49m处温度才相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松林,黄启平,张健民;层状裂隙岩体蠕变柔量估计的合理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8期

2 张强勇,李术才,陈卫忠;裂隙岩体加索支护模型及其工程应用[J];岩土力学;2004年09期

3 向文飞;周创兵;;裂隙岩体表征单元体研究进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S2期

4 丁红瑞;王如宾;;基于单裂隙岩体二维稳定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J];灾害与防治工程;2005年02期

5 韩嵩;蔡美峰;;单轴荷载下裂隙岩体超声波传播速度研究[J];黄金;2006年12期

6 张海波;王媛;王鲁明;张伟;;裂隙岩体动力特性的试验模拟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7 刘晓丽;王恩志;王思敬;;裂隙岩体精细结构描述及工程特性数值试验[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S2期

8 赵旭平;;工程建设中裂隙岩体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中国煤炭地质;2008年S1期

9 纪成亮;李晓昭;王驹;赵晓豹;汪志涛;邵冠慧;王益壮;;裂隙岩体渗透系数确定方法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2期

10 韩建新;李术才;李树忱;仝兴华;李文婷;;多组贯穿裂隙岩体变形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永胜;魏安;李隽蓬;;非贯通裂隙岩体裂纹扩展规律及破坏机制[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2 李宁;张平;陈蕴生;;裂隙岩体试验研究进展与思考[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3 吉小明;;裂隙岩体多重介质流固耦合分析的全耦合数学模型与有限元公式[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4 柴军瑞;;裂隙岩体水-岩-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综述[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5 梁作景;;坚硬裂隙岩体中洞库的锚喷支护[A];地下工程经验交流会论文选集[C];1982年

6 蒋爵光;凌建明;;非贯通裂隙岩体的损伤模型及其强度预测[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7 李新平;朱维申;;裂隙岩体的损伤断裂模型与强度特性分析[A];岩石力学测试技术及高边坡稳定性——第二次湖北省暨武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8 刘晓丽;王恩志;王思敬;刘顺贵;;裂隙岩体渗透性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吴刚;;裂隙岩体模型的卸荷破坏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7年

10 郑少河;姚海林;葛修润;;裂隙岩体非稳态渗流特性分析[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志伟;“杰青”催化出来的优秀科学家[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强;非贯通裂隙岩体破坏细观特征及其宏观力学参数确定方法[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2 张莉丽;裂隙岩体渗透典型单元体存在性[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易小明;裂隙岩体损伤位移反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4 向文飞;裂隙岩体表征单元体及力学特性尺寸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杨慧;水—岩作用下多裂隙岩体断裂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路威;裂隙岩体水流—传热模型试验与计算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杨建平;裂隙岩体宏观力学参数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8 路亚妮;裂隙岩体冻融损伤力学特性试验及破坏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张勇;稀疏裂隙岩体三维饱和水流—传热及热应力半解析计算方法研究与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10 薛娈鸾;裂隙岩体的渗流与应力应变耦合的复合单元算法[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辛;基于等效渗透张量的裂隙岩体典型单元体存在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王利戈;多裂隙岩体的破坏机理试验及数值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白兰兰;裂隙岩体热流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张海波;动、静荷载作用下不同倾角裂隙岩体力学性能试验模拟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韩松峰;裂隙岩体在水—岩作用下的损伤机理分析及其加固机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6 项吕;渗流影响下裂隙岩体损伤断裂机制的数值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徐剑;层状裂隙岩体弹塑性损伤特性的分析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8 孙健;裂隙岩体热—水—力三场耦合米级尺度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维溪;裂隙岩体渗流—传热耦合的有限元模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10 齐曲;裂隙岩体的随机分析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0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790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f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