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电子致高Z原子L、M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的测量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L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君权;钽—铋原子L次壳层空位的衰变产额[J];核技术;1991年10期
2 何丽蓉;肖乐勤;菅晓霞;周伟良;;氧化铝壳层对纳米铝粉的热反应特性影响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2012年03期
3 彭汝发;长江中下游地区“蛋壳层”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1年06期
4 况艺娜,彭彦彬,马凤云,周本茂;多结构立方体溴碘化银乳剂微晶壳层制备的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99年03期
5 付广智;何彬;尚爱国;李俊;;水淹对壳层增殖系统临界安全的影响分析[J];兵工学报;2006年03期
6 徐君权;中等重原子L壳层空位的退激模型和L_1次壳层空位的衰变率(英文)[J];核技术;1988年10期
7 易有根;葛树明;何彪;江少恩;唐永建;郑志坚;;Ca,Ti,Cu,Ge,Mo和Ag原子的K壳层电离截面的理论计算[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8 肖钦羡,窦剑文;火星出庭做证[J];飞碟探索;1995年06期
9 田野;常宏伟;杨浩智;杜树斌;杨治虎;;O~(5+)离子入射在金属表面形成L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的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6年00期
10 陈健华;l壳层状态的QSL分类与耦合波函数的计算[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剑锋;Wandlowski T.;田中群;;壳层隔绝模式在表面光谱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2014年
2 刘德华;许晨;;各向异性壳层在核壳结构颗粒中的效应[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3 霍甲;王立;俞豪杰;范登森;;壳层带孔的中空钴-二茂铁基配位聚合物微球的合成、表征和磁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李剑锋;;电化学-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EC-SHINERS)[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3分会:电催化与洁净能源电化学转化[C];2014年
5 李群艳;吴镇江;董鹏;陈运法;;SiO_2@Al(OH)_3核壳结构型复合粒子的制备[A];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徐洪杰;杨国华;朱德彰;潘浩昌;陈寿面;;He离子激发Ce、Nd、Sm、Gd和DyL次壳层电离截面[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下册)[C];199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段馨竹;低能电子致高Z原子L、M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的测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2 侯雨;基于复合壳层碳点制备的纳米温度计[D];辽宁大学;2016年
3 吕牛;氟离子碰撞引起的铅L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金秀梅;吐温-20修饰的四氧化三铁聚集体表面的SiO_2壳和Au壳层的包覆[D];吉林大学;2013年
5 杜天宇;核壳结构Fe-ZSM-5的制备及脱硝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刘红杰;镁和铝样品特征等离子体的L壳层X射线吸收特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2年
7 董里;CdS壳层对Mn离子掺杂的ZnS纳米溶胶发光性质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田野;高电荷态离子碰撞引起的钽、金L壳层X射线产生截面测量[D];兰州大学;2008年
9 宋婷;氧化镁晶体高压物性的壳层模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97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79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