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聚变示范堆氦冷固态增殖剂包层第一壁热强度分析及结构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8 04:22
【摘要】:当今能源问题越来越突出,传统的煤、石油、天然气能源匮乏以及使用带来的生态破坏、温室气体、空气污染等是人类当前面临的困难之一。高效、清洁、环保的能源形式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变得更加紧迫。核聚变所需的燃料由于自然界中非常丰富,其产物放射性低,几乎不产生对环境具有破坏的物质。因此,人们认为核聚变能清洁、高效、取之不近,它是最有效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 在示范聚变反应堆(Demonstration Power Plant,DEMO)中,实现低发电成本与能量转换部件的包层模块具有高温环境适应性,氦冷固态陶瓷氚增殖剂铁素体/马氏体钢(He-Cooled/Solid Ceramic/Be/F/M Steel,HCSB)是众多冷却方案和包层设计中被各国普遍采用的方式。本文以包层第一壁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物理耦合数值模拟,针对热环境下Be/Eurofer97层状界面结构强度、第一壁结构优化及动力学等科学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研究包层模块第一壁热环境下Be/Eurofer97钢层状界面及整体结构强度特征,得到界面周围应力达到最大,而界面处出现应力下降很快的现象,及中间扩散层厚度对应力及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然后,基于ANSYS Workbench中的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CFX和计算静力学程序,通过单向热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得到设计的第一壁应力分布和相应危险区域,这里同时考虑到第一壁中防护层和热沉结构各自的许用要求。 研究防护层厚度、流道结构及第一壁结构材料前侧厚度三种结构参数对第一壁温度和应力分布及各自最大值的影响,科学合理考虑这些结构参数对第一壁的整体影响,提出第一壁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第一壁可以有效实现降低第一壁中防护层和热沉结构各自危险部位的最高温度和最大应力目的。 本文针对优化后的第一壁,进行结构动力学分析,得到了第一壁的各阶固有频率和振型,为有效预防实际工况下共振造成第一壁结构的疲劳、碰撞、变形等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采用双向流固耦合的方法,进一步分析内部具有高速流体流动时,第一壁的振动情况。这些从工程和科学角度,为后续深入的包层模块结构动力学分析奠定分析基础。 本文对聚变堆包层模块第一壁的设计、热强度分析、结构优化及振动分析开展的工作,对增强聚变环境下第一壁整体的机械性能和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L64
【图文】:

模型图,模型,聚变反应堆,实验堆


示意图如图 1-1 所示)是核聚变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国际项目,它主要是为了验证聚变反应堆的工程可行性而建造的热核聚变实验堆。目前,中国、俄罗斯、欧盟、韩国、美国、印度和日本是参于 ITER 计划的七个成员国,位于法国境内的卡达拉舍(Cadalache)被作为建造 ITER 的地方。

包层模,包层,概念设计,中子


图 1-2 TBM 与 ITER 和示范堆的关系连接 ITER 与 DEMO 的重要部件是 TBM。DEMO 包层模块与 ITER 实验包设计上采取了“act-like”的策略,通俗解释为“神似而形不似”[6]。2) DEMO 固态增殖剂包层模块概念设计方案由于示范堆包层概念设计当前还在研究阶段,根据国际聚变研究与技术的发正在发展的 DEMO 包层类型中,中国 DEMO 聚变堆选择氦冷却、固态锂陶、低活性铁素体马氏体钢(HCSB)作为包层概念的一种。选择 HCSB 作为 D模块的设计概念,最基本的原因是,ITER 的实验包层模块测试也要采用 H模块概念,到目前为止,具有非常广泛的实验数据支持。由于核聚变反应需要氚,其通过锂与中子反应生成,氚增值率(Tritium Breio,简称 TBR)是衡量产氚情况的参数,为了保证氚满足核聚变运行的需求增殖区,氚增殖剂通常是含锂的化合物或单质,与中子反应生成氚。为了给

示意图,三维结构,示意图,安装拆卸


HCSB-DEMO三维结构示意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柏权 ,黄锦华 ,严建成;流动液态锂第一壁的物理可行性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2年00期

2 杨耀臣;;钚-铀循环的聚变-裂变混合堆中第一壁的厚度和杂质对产额的影响[J];核科学与工程;1982年02期

3 靳强;刘松林;李敏;汪卫华;FDS团队;;双功能锂铅实验包层模块第一壁冷却流道热工水力学设计优化分析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11年04期

4 杨耀臣;邱励俭;;聚变-裂变混合堆第一壁及包层传热学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1985年03期

5 何开辉,Satoshi NISHIO;SiC/SiC复合材料第一壁热工设计[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03年01期

6 贾文宝;黑大千;钱仲悠;;聚变堆实验包层模块第一壁温度场及热结构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年S1期

7 周涛;刘梦影;廖航涛;苏子威;;聚变堆实验包层模块第一壁传热结构优化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26期

8 王琦杰;曹启祥;赵周;冯开明;;中国氦冷固态增殖剂试验包层模块第一壁的改进设计与分析[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4年03期

9 葛昌纯;;面向等离子体材料与可控核聚变[J];中国科技财富;2009年17期

10 刘省勇;刘健健;张年梅;;力磁耦合作用下第一壁矩形模块的动态响应[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唐兴华;施立群;戚强;张斌;张卫媛;张文钊;;第一壁碳材料中的氦和氢同位素滞留特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核技术与应用学术研讨会会议资料文集[C];2012年

2 刘翔;谌继明;张年满;潘传红;刘永;王站宏;王莉;Jochen Linke;Manfred Roedig;;中国高纯铍作为ITER候选的面对等离子体材料的热负荷评估[A];第十三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王锡胜;;ITER第一壁认证模块研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9年版)[C];2010年

4 石思超;沈京玲;何凤岐;金万平;张存林;何石;;ITER第一壁探伤要求及无损检测方案研究[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李春京;黄群英;黄波;吴庆生;刘少军;吴宜灿;FDS团队;;热等静压扩散焊接技术制造小比例CLAM钢第一壁平板模块[A];第四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怀林;张培升;吕征;杨文;阮於珍;;CARR堆辐照中国ITER-TBM用第一壁结构材料的可行性[A];第四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世超;螺旋流道液态第一壁流动稳定性分析[D];安徽大学;2016年

2 刘军辉;聚变示范堆氦冷固态增殖剂包层第一壁热强度分析及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赵永强;聚变堆第一壁热/结构耦合力学行为与热疲劳性能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4 石思超;ITER第一壁屏蔽包层结合质量的宽频超声检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倩雯;CFETR氦冷固态包层第一壁设计优化与瞬态热工安全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07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807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9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