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水堆应急冷却过程操纵员干预策略研究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TL421.1
【部分图文】:
“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堆芯的应急冷却在设计时便做出了相应的优化和改进,而??典型的“第二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则更多的依靠操纵员依据应急操作规程,根据事故??现象选择合适的应急冷却策略,完成堆芯余热的导出,从而制止超设计基准事故恶化为??严重事故,因此,操纵员的干预行为在事故缓解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故本文选择了典??型“第二代”压水堆CNP600为研宄对象,建立了操纵员一、二次侧补泄干预行动模型,??对在操纵员千预下的事故进程和事故后果进行详细研宄。??2.1.1?CNP600压水堆概述??CNP600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核电品牌。在设计上以大亚湾核电??站所采用的法国三环路900MW级压水堆M310为参考,堆芯选用121组燃料组件,采??用了二环路设计,每个环路包含]台蒸汽发生器和1台主冷却剂泵。通过设计优化,单??个环路的出力水平达到330MWt25]。冷却剂环路布置如图2.1示意。??采用CNP600技术的核电站为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2号机组与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3、4号机组,分别于2002年4月、2004年5月、2010年10月及2012年4月投入??业运。山二也成我座主设造和运理650MW。??
2.1.2系统分析程序RELAP5??RELAP5系列程序是由Idaho国家工程与环境实验室ONEEL)开发的用于轻水堆??系统事故瞬态分析的程序,其发展历程如图2.2所示RELAP程序的发展源自于1966??年形成的?RELAPSE?(Reactor?Leak?And?Power?Safety?Excursion),后续版本的?RELAP2、??RELAP3、RELAP4?程序贝丨J改称为?RELAP(Reactor?Excursion?and?Leak?Analysis?Program)。??RELAP5之前的早期RELAP程序均以均相流为基础,最后一个版本RELAP4/MOD7于??1980年发布,曾被NRC指定为安全审批程序。】982年,RELAP5/M0D1发布,采用了??一维、两流体、非均相和非平衡态模型取代了?RELAP4中均相流模型,成为最佳估计系??统程序。RELAP5/MOD1程序可用于对小破口失水事故和瞬态的计算与分析[271。1985??年发布的RELAP5/MOD2加入了再淹没模型,对MODI进行了一些改进,采用了六方??程两流体非平衡相模型,可用于各类破口失水事故和瞬态的计算。RELAP5/MOD3则于??1995年完成开发,可适用于轻水堆核电厂所有瞬态的计算,被广泛应用于评审认证与安??全分析中。RELAP5/MOD3.4则为较新的RELAP5/MOD3版本,增加了对节块横向流动??的计算,对程序模型进行了改进。??
在事故工况下,由于蒸汽发生器具有非常强的剩余功率排出能力,并且二次侧补泄??过程不会对安全壳完整性造成威胁,故在实施堆芯应急冷却时,可优先选择使用二次侧??补泄过程。由辅助给水系统为蒸汽发生器补水,并通过大气排放管线卸压排汽,为主冷??却剂系统提供冷却,使其尽快降温降压,安全注入系统及早投入运行,重新淹没堆芯,??阻止超设计基准事故恶化为严重事故。??若二次侧补泄过程实施失效,例如同时丧失至蒸汽发生器的给水,则操纵员应转向??使用一次侧补泄过程为堆芯提供有效的应急冷却。一次侧补泄过程的实质是通过主系统??边界上的可控失水,加快主冷却剂系统卸压,从而引入安注流,因而一次侧补泄过程有??加大主冷却剂系统储水量流失,加速堆芯的裸露的风险。故实施一次侧补泄过程必须谨??慎,也对实施时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一次侧补泄过程根据补泄时机的不同,可分为“先补后泄”(Feed-Bleed)和“先泄??后补”(Bleed?-Feed),“先补后泄”过程是先手动投入上充或安全注入,待主冷却剂系??统水装量增加而升压后,顶开稳压器安全阀组排汽的过程。“先补后泄”过程堆芯裸露??。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邰江;;“华龙一号”安全特性分析[J];中国核电;2015年04期
2 方城;高红;陈振民;刘燕;;核电站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温度测量通道校准研究[J];自动化应用;2015年10期
3 邵舸;佟立丽;曹学武;;压水堆核电厂严重事故卸压阀能力评估[J];核科学与工程;2015年01期
4 种毅敏;杨志义;石雪垚;张佳佳;李春;倪曼;徐雨婷;;二代改进型核电厂严重事故下一回路卸压时机敏感性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15年01期
5 侯华青;沈永刚;崔旭阳;蒋晓华;;SBLOCA叠加高压安注失效事故全范围事故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4年S1期
6 陶俊;曹学武;;堆芯晚期注水对一回路压力的影响分析[J];核动力工程;2011年03期
7 谢海燕;蔡琦;蒋卫民;张军;陈玉清;;船用堆小破口失水事故处置的影响因素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年S1期
8 冉旭;方红宇;;状态导向规程引导下的蒸汽发生器给水流量完全丧失事故分析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0年S1期
9 张琨;佟立丽;曹学武;;压水堆核电厂自然循环对一回路卸压策略的影响[J];核动力工程;2009年02期
10 于雷;王少明;;核动力装置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数学建模与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谢小飞;事故工况深燃耗燃料元件材料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2 倪超;AP1000核电厂大破口失水事故最佳估算分析建模与不确定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张喆;基于征兆的核电厂应急规程产生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李永兵;认证级LOCA分析程序验证及其三维效应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51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285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