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核科学论文 >

核电厂电缆桥架火灾危险性及探测报警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9 11:53
  为了能够有效提升核电厂内电缆桥架故障火灾危险性和探测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采用火灾实体试验的方法,通过分析高压电缆桥架火灾蔓延风险规律,对各类型火灾自动报警技术的响应时间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核电厂电力舱内常用探测器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热解粒子探测器、接触式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可以较早的探测到电缆温度异常变化的现象,可用于早期预警。热解粒子探测器对烟粒子浓度、电缆明火燃烧变化均较为敏感,可用于核电厂电力舱室的空间探测。 

【文章来源】:智能建筑. 2020,(11)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核电厂电缆桥架火灾危险性及探测报警试验研究


图8火源位置示意图??

示意图,电缆,沟槽,地点


技m平??Technology?■??Platform?■??(a)电缆成单排垂直架空敷设?(b)电缆成单排水平架空敷设??(c)电缆成捆水平敷设于电缆桥架上??图1电缆敷设示意图??可根据敷设地点的不同划分为直埋敷设、沟槽敷设、隧道敷??设及架空敷设等。??核电厂常规岛内对于未进行穿管保护的电缆主要有以下??四种常见的敷设方式:电缆成单排水平架空敷设于电缆间上??空靠顶棚部位、电缆成单排垂直架空平行敷设于电缆间墙壁??周围或需穿越房间上下层的部位、电缆成单排水平敷设于电??缆桥架上及电缆成捆水平敷设于电缆桥架上四种基本方式,??如图1所示。??电缆在未完全燃烧时,其阴燃释放的热量,就足以让电??缆桥架空间的温度达到150°C,并产生有毒气体,理想的自??动报警装置应在电缆温度达到150°C之前就开始报警。??对于核电厂内电缆桥架位置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的选??用,目前国内一般的做法是设置探测温度的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监控的技术原则是对沿线电缆温度变化进行有效数据??分析,确保事故发生时探测器可快速地响应与报??警。监控线路的稳定性和监控设备的可靠性非常??重要,应以预防为主,做到万无一失。??对于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的设置方式,一般??使用接触式的感温电缆敷设在中间几层电缆桥架??上,监测火灾初期的温度异常情况,由于电缆桥??架的底层容易积累灰尘,成为火灾易发生的部??位,为保证安全性,在电缆桥架的底层也需要设??置一根感温电缆。在电缆桥架位置的最上层,由??于电缆燃烧时对上部空间释放热量,因此往往也??在电缆桥架顶部设置一根感温电缆。除感温电缆??外,分布式光纤感温探测器是一种新型的温度探?

示意图,试验场,示意图,舱室


图2试验场地现场布置示意图?图3缆式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布置示意图??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要求,经过对??比,规范对于自动报警探测器的设??置要求详见表1。??通过对核电厂内电力舱室的现??状总结,以及对规范条例的整理,??可发现当前关于核电厂电力舱室有??关自动报警探测器的选取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核电厂电力舱室结??构与传统建筑、隧道不同,传统探??测器(如点式)分布较散,无法满??足探测区域的长度。??(2?)目前规范对于核电厂电??力舱室内的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的??设置要求不统一,部分规范要求点??图4分布式光纤线型感温探测器布置示意图??型与线型组合设置,部分规范要求??点型即可。??(3?)应用于核电厂电力舱室??内的火灾报警探测器性能研究较??少,探测器的精度是否能满足报警??需求尚未可知。??根据上述问题,结合核电厂内??电力舱室工程技术要求,本文进行??了电力舱室的电缆燃烧试验,测试??了各类型探测器的响应时间,分析??了探测性能。??1试验方案??1.1实验装置??综合试验平台位于首安工业消??防有限公司研发基地,试验场所??的形状为型,分为两段,总??长度32.88m,宽2.7m,高3.5m。??第_段长度为12.79m,第二段长??度为20.09m。场地内两侧设置电??图5分布式光纤线型感温探测器布置图??缆桥架,每侧8层,每层桥架长??30m,宽0.6m,层间距0.2m,??最底层桥架距地面0.4m。试验场??地平面图及剖面图如图2所示,??"L"型模型可分为两个试验段,??根据火灾发展规律,第一段着重用??于分析火灾温度特性,第二段着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综合管廊内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实验研究[J]. 顾广悦,李磊,相坤,端木祥玲,刘海静.  安全. 2020(02)
[2]综合管廊电力舱电缆燃烧温度及烟气分布试验研究[J]. 刘海静,王磊,相坤,南华祥,李龙,宋云龙.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8(12)
[3]城市综合管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探讨[J]. 孙静.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7(04)



本文编号:3526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kxlw/3526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3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